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三章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第三章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目录第一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二节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第三节对农、工、商关系的认识及政策思想的演变第四节“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冲突第五节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第六节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第一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一、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一)秦朝至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二)东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第一节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公元3世纪至公元6世纪)(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的主要特征(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第二节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一、“无为而有为”的经济管理思想(一)汉初“无为”思想的产生背景(二)“与民休息”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二、“善者因之”的经济思想(一)司马迁“善因”论的主要内容(二)司马迁的“善因论”与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的比较第二节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三、国家对于工商业的掌控和干预(一)桑弘羊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及政策措施(1)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2)均输。(3)平准。(二)王莽的“六管”政策四、政府控制货币铸造权的思想第三节对农、工、商关系的认识及政策思想的演变一、重农抑商思想的传承与强化(一)汉初对重农思想的继承(二)汉初的抑商政策二、农、工、商各有本末的思想三、对商业活动的重视(一)司马迁对商业活动的肯定(二)桑弘羊的商业致富论第四节“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冲突一、汉初的“礼义治国”思想(一)“礼义治国”思想提出的背景(二)“礼义治国”思想的主要内容二、“正其谊不谋其利”思想的正统化三、盐铁会议上的义利之争(一)“盐铁会议”及《盐铁论》(二)贤良、文学与桑弘羊的“义利”之争第五节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一、限田模式的发生与发展二、王田思想的幻灭(一)“王田制”的主要内容(二)“王田制”幻灭的原因第五节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三、西晋占田制的思想(一)占田制产生的客观基础(二)占田制的内容四、北魏均田制度的实践与消亡(一)均田思想的提出(二)均田制的主要内容第六节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一、《货殖列传》对商人治生思想的总结(一)《货殖列传》的史学意义(二)司马迁对商人“治生之术”的总结(1)“以末治财,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文持之。(2)掌握经营决策的时机。(3)合理利润率与资本投向理论。(4)经营者的个人素质。第六节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二、《四民月令》中的治生思想(一)《四民月令》中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按照自给自足的原则安排生产活动。第二,农、工、商兼营。第三,重视教育。第四,综合利用、量入为出的财务管理思想。(二)《经济论》与《四民月令》分工思想的比较第六节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三、《齐民要术》的地主家庭治生思想(一)《齐民要术》中“治生之学”的内涵(二)《齐民要术》中“治生之学”的主要内容本章小结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是中国封建统治建立、封建经济不断上升的历史时期。为了迅速恢复因战争而凋敝的经济,汉初实行了“与民休息”、放任主义的政策,“无为而治”是汉初统治者经济管理的主导思想。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提出了著名的“善因论”的思想。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以桑弘羊为代表将国家干预主义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在汉代得到了传承和强化,东汉时期的王符提出了“农工商各有本末”的观点,对以往的农本商末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解释。“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思想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的先声。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汉代至北魏先后实行过限田、王田、占田、均田的土地分配方式。中国古代治生之学开端于先秦的商家,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对商人治生之学进行了总结。中国封建社会商人资本具有向地主阶级转化的要求,西汉时期出现了商人治生之学向地主治生之学转变的历史趋向。
本文标题:第三章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7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