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2高考生物步步高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2
第二讲细胞的结构体验高考回归本源一、生物源重温高考经典1.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2010·山东,4B)②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2011·四川,2A)③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2011·四川,2D)④造血干细胞中合成的细胞膜蛋白运输的途径可能是: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2010·福建,2B)⑤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2010·山东,4A)⑥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011·山东,5D)⑦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特点是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2010·广东,42A)答案②③⑤⑥回归命题本源1.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主要是,还有)、。2.生物膜的生理特性——性,结构特性——。3.细胞功能越复杂,其细胞膜上种类和数量越多。4.真核细胞中,内质网外连膜,内连膜,中间还与许多细胞器膜相连,可通过分子的运动完成转化实现膜成分的更新;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可以的形式完成转化,由此可见,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脂质磷脂胆固醇蛋白质选择透过的流动性一定蛋白质细胞核囊泡连续性5.双膜细胞器有和,单膜细胞器有、、、,是具有双膜的细胞结构,它们共同构成细胞的,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核膜生物膜系统二、细胞器2.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2011·广东,1B)②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2011·江苏,2B)③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2011·四川,2C)④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2011·江苏,2D)⑤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2011·重庆,1D)⑥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2011·江苏,10C)重温高考经典⑦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2011·重庆,1B)⑧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2011·山东,6C)⑨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2011·四川,2B)答案③⑤⑦⑧1.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的机器,有的核糖体附着于的外面,有的游离于中。附着于上的核糖体主要是合成分泌蛋白,游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多半供细胞本身生长需要。2.分泌蛋白在上合成后,经过的加工后进入中进行加工和包装,然后以的方式通过细胞膜排出细胞外。蛋白质内质网细胞质基质内质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胞吐回归命题本源3.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有、无)膜细胞器,存在于动物及低等中。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中的形成有关。4.高尔基体是由许多扁平的构成的以为主要功能的细胞器。5.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是一种半自主性的。是细胞内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之称。6.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的场所,内含叶绿体DNA。7.原核生物具有的唯一细胞器是,没有叶绿体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等,没有线粒体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如等。无植物细胞纺锤体囊泡分泌细胞器动力工厂光合作用核糖体蓝藻硝化细菌三、细胞器3.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2011·江苏,10D)②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2010·安徽,1D)③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2010·江苏,2C)④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2011·重庆,1A)重温高考经典⑤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2008·江苏,4D)⑥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2010·新课标全国,1B)⑦硝化细菌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2010·四川,1D)答案③④⑤⑦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场所,是和的控制中心。主要包括、核液、和核仁四部分。2.核膜是位于真核生物的核与细胞质交界处的(单、双)层结构膜,不是完全连续的。3.核孔是核质之间运输的通道,也具有一定选择性,并不能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核孔的数目也因细胞种类及代谢状况不同而有差别,转录活性低或不转录的细胞中,核孔数目(少、多)。4.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没有染色体,通过方式繁殖后代,其可遗传的变异只能来自DNA水平的。5.甲基绿能够将DNA染成色,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因此细胞核也会成色。贮存复制和转录细胞代谢遗传核膜染色质双大分子少二分裂基因突变绿绿回归命题本源专题导航自主填充跨膜主动协助自由代谢和遗传红差速离心生物膜系统膜泡线粒体高尔斟体染色质液泡核心考点题点突破考点一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典例1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B.②是高尔基体膜结构C.③是叶绿体内膜D.④线粒体内膜解析多肽的加工修饰场所——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因此①为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②中有纤维素的合成,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②是高尔基体膜;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的基粒上进行,与叶绿体的内膜无关;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答案C链接提升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成分上的联系: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体现膜系统的统一性;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体现了膜系统的差异性。(注: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被结构。)(2)生物膜的成分、结构、功能的相互关系(3)功能上的联系(分泌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变式训练1甲图为细胞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乙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分泌蛋白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而不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中合成的,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①②③均代表细胞的某种结构,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④代表某种物质,它是________。(3)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不能仅靠核糖体完成(其他表述合理即可)(2)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ATP(或三磷酸腺苷)(3)一定的流动性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根据甲图和乙图及生物膜系统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得出题中与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有关的相应结构的名称与所起作用。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因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不能仅靠核糖体完成。乙图中①为内质网,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囊泡,④为ATP。分泌蛋白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点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典例2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内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解析该图表示的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故A错误;原核细胞中除具有核糖体外,不具备其他细胞器,而该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故B错误;图中①表示线粒体,葡萄糖只能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正确;A和T的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转录、逆转录等过程,线粒体中含有DNA,能进行DNA复制,故①中能发生A和T的配对,④表示核糖体,在核糖体中发生翻译过程,不涉及A和T的配对,故D错误。答案C链接提升1.细胞器(1)含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2)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拟核)。(3)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2.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而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有中心体。3.几类细胞的辨别方法变式训练2如图甲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表乙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蛋白质(%)脂质(%)核酸(%)细胞器A细胞器B细胞器C67596128400微量039乙A.将该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C.细胞器B可能是甲图中的⑦D.细胞器C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解析该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所以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放在清水中不能发生;该细胞具有叶绿体⑧,所以不可能是根尖细胞;细胞器B不含有核酸,所以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⑦(核糖体);细胞器C不含有脂质,所以不含有生物膜,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⑧是叶绿体,含生物膜)。答案D温馨提示根尖的成熟区会具备大液泡,但根位于植物不见光部位,不含有叶绿体。考点三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典例3(2011·江苏生物,21改编)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解析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是由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决定的,A项错误。As进入水稻转化成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从而破坏酶的活性,影响水稻代谢活动,影响株高、根长和干重,B项正确。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为能量和载体,两者所处的环境相同,则能量相同,因此加P后,As的含量减少,说明运输两种离子的载体相同,C项正确。磷脂、核酸和ATP都含有P元素,故可促进水稻生长发育,D项正确。答案A链接提升1.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1)判断物质运输方式的方法:(2)根据运输方向,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变式训练3(2010·上海生物,10)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解析从图中得出,该过程需要载体协助,不需要能量,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只能进行顺浓度梯度运输,D项正确。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因此载体蛋白只能运输一种或一类化合物,A项错;碘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项错;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过程均存在一个最大运输速率,C项错。答案D规范审题规范答题答卷投影规范审题抓关键词,规范审题信息1由此可知: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具有选择性,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和能量。信息2由此分析:①亲核蛋白的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②亲核蛋白的尾部能进入细胞核;③而且亲核蛋白能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的。信息3由此处分析可知:带有尾部的亲核蛋白全部进入细胞核,说明亲核蛋白能由低浓度区向高浓度区运输,表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细致析题,精准判读批注1此项选错的原因是对信息2处审题不清。批注2由信息1、3可判断B项错误,C项正确。批注3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忽视信息1、3而错选D项。满分答案C温馨提示规范的审图、读图能力在高考中有较高要求,平时应多总结规律多练习。返回
本文标题:2012高考生物步步高二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8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