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情况(一)专业名称、代码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80201(二)教育类型、学历层次及招生对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全日制专科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三)学制与毕业学分学制:基本学制三年,弹性学制二至五年毕业学分:最低毕业学分是128(四)专业简介二、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XX机械行业,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安全标准和规范,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维修、管理等工作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专业动手能力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二)职业岗位(群)能力目标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XX机械行业;其岗位(群)的主要职业能力范围是具备对机电产品设备的实际操作及机械零部件加工技能;机电设备维护及维修与故障排除;具备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技术改进等能力;能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及检修,并对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具有初级设计能力,同时要求毕业生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岗位一机电设备操作机床的操作;刀具的选用与刃磨;工件的具有正确选择使用工、夹、量、辅具的能力;维修电工等级证;数控车、铣、加工装夹;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正确使用;机加设备的日常维护。具有机械零件测绘及简单设计能力;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能力等中心操作工等级证岗位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依照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独立或是协同完成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整机的组装与调试;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具有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等进行安装、调试操作的能力;具有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具有机电系统编程、控制、调试等能力等维修电工等级证;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证;装修钳工等级证岗位三机电设备维护及维修机电产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维修及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及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设备的精度恢复;设备保养;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具有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等进行维护与维修的能力;具有设备故障诊断与检修能力等维修电工等级证;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证;装修钳工等级证岗位四机电设备管理及售后服务熟悉典型机电产品性能,机电产品设备的组装及质量管理、产品检修等具备机电产品、设备的组配能力;具有机电产品设备的质量管理及产品检修能力装修钳工、维修电工等级证三、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规格构成要素主要内容与要求专业知识职业素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创业基础职业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军训;社会实践职业拓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三生教育;禁毒防艾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C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计算机课程选修模块职业能力基本能力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变频器技术及应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金工实习核心能力电机与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编程操作;机械装配技术;电控系统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综合实训;职业技能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拓展能力ISO9000;市场营销;嵌入式系统;现场总线技术;物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设备管理职业证书中、高级维修电工等级证;中、高级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工等级证;装修钳工等级证综合素质思想素质入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生教育;禁毒防艾文化素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大学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C程序设计;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网络课程选修模块;专业知识身心素质入学教育;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生教育;禁毒防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职业道德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在学校“二三三”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有本学院特色或亮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根据不同企业需要,结合本专业实际,依托合作企业,不断改进“订单培养、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并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三年不断线的工学结合而且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第一通识教育及基本职业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开设公共基础课结合校园文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基本能力;同时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及基本职业能力。第二职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通过开设专业课并实施专业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聘请企业教师参与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共同培养学生职业核心技能。第三综合职业技能教育阶段: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联系生产实际,通过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此外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专业课程“理、实一体”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与国内外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和先进经验,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本省工业企业。五、职业行动领域构建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职业行动领域岗位一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操作/运行;机械部件加工;各种常见加工及装配工具的正确使用;工件的装夹;典型机电产品装配;电气单元构建机电控制系统操作技能;机电系统工作分析能力;工程制图识图能力;零件加工或单元构建技能1、熟练操作一种普通机加设备(车床或铣床);2、能操作其它普通机加设备;3、了解及掌握常用数控机加设备的操作;4、能编写常规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5、熟练使用各种常见加工及装配工具;6、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岗位二机电设备安装、依照图纸或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独立或是协同完成机械部件的组装与调试;电气部件的组装与调试;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机电控制系统操作技能;1、具有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调试整机的组装与调试;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生产指导与过程控制能力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2、整机的组装与调试。3、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能阅读专业资料;4、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器具;5、具有装配钳工、维修电工技能操作证岗位三机电设备维护及维修机电设备维护/检修;机电产品、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机电产品装配、设备操作机电设备机械维修技能机电设备电气维修技能机电产品、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能力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设备保养能力1、能熟练进行机加设备三级保养;进行机加设备的一般维修工作;2、具有读图和制图的能力;能熟练使用电脑绘图;3、能熟练使用标准件手册;能阅读专业资料;4、机电设备维护/检修;5、能进行典型机电产品装配6、整机检验/调试岗位四机电设备管理及售后服务机电设备组装;整机检验/调试;机电设备管理;产品检修及质量反馈;具备机电产品的组配能力;具备机电产品检测技能;机电产品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技能;机电产品的管理能力;产品检测与维修能力。具有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创新能力1、独立或是协同完成机械部件的组装;3、熟练使用各种常见检测器具;5、整机检验/调试6、机电产品的管理;7、产品检修及质量分析;8、安全操作及生产管理;六、课程设置及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领域描述以既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为目标,以调研报告为基础,分析职业岗位(群)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岗位(群)工作范围,再将职业岗位(群)工作范围提炼升华成为可以进行实际教学操作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使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尽可能的贴近创设实际工作环境开展教学,从而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主干课程: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机械装配技术等(二)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电控系统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综合实训、简单控制系统制作实训;职业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三)核心课程学习领域描述学习领域一: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学期安排第二学期学时数56职业能力要求:熟悉使用电工仪器仪表,并能安装检测三相电机控制线路;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装接与维护。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知识;能安装检测三相电机控制线路;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装接与维护。课程内容学习情景一:直流电机调速;直流电机启动、反转与制动控制;学习情景二:变压器同名端判定;学习情景三:三相感应电动机启动和调速控制;学习情景四:常用低压电器的使用;学习情景五:控制电机学习情景六:电机控制电路接线及故障排除教学方法:理实一体教学学生要求:能使用电工仪器仪表,并能安装检测三相电机控制线路;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装接与维护。教师要求:教学过程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注重学生三相电机控制线路接线及故障排除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实境要求):充分利用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室、电机与电拖理实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安装检测三相电机控制线路技能训练,教学中合理安排实训项目,使学生的能力素质更能够满足就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学习领域二: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学期安排第一学期学时数90职业能力要求:具备正确使用电工电子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和分析处理电工电子实验数据、独立撰写实验报告的基本能力;具有识读电路图、分析电路和计算电路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有关电工电子知识的能力。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学生根据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结合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最终实现基本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用。课程内容学习情景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学习情景二:直流电路的分析;学习情景三:正弦交流电路;学习情景四:三相电路;学习情景五:常用交流电工设备;学习情景六:继电-接触器控制;学习情景七:半导体二极管及电源电路;学习情境八: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学习情境九: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学习情境十:数字逻辑基础;学习情境十一:数字集成门电路;学习情境十二:组合逻辑电路;学习情境十三:集成触发器;学习情境十四:时序逻辑电路;教学方法:理实结合教学学生要求:能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并能安装检测电工电子线路;能够对电气设备进行装接与调试。教师要求:教学过程要体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实习实训场所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注重学生对电气设备进行装接与调试能力培养。理实一体(实境要求):充分利用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室;电机与电拖理实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实训项目,使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以锻炼以更能够满足就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学习领域三: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学期安排第二学期学时数56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有关力学的工程计算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识读机械结构图和原理图分析机械设备运行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机械产品设计项目的初步规划和设计能力;达到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有关机械知识的能力。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与维护工作所必需的机械设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本文标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89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