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最全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湖南省耒阳市一中罗洪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识方面: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二大的召开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能力方面:(1)、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它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的;与以往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相比较,说明其先进性。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须结果,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2、通过对比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纲领,帮助学生掌握比较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近代中国革命所走过的道路,明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通过对党的早期创始人的介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难点:对党的一大与二大制定的纲领的比较与评价。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示例]导言一:谈话式(CAI课件展示政党的概念,或指导学生查阅词典,了解什么是政党)政党是代表某个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实现其利益而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教师设问)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出现过哪些政党或政党性质的组织?他们开展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指出)近代以来的历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它们充分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历史的重担落到了无产阶级的头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导言二:情境式(CAI课件再现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场景)以回顾方式导入成立背景……导言三:问题式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建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是什么?(保国会)其宗旨是什么?(保国、保神、保教)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中国同盟会)其政纲纲领是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20世纪初,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具有推动作用的史事有哪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材料(毛泽东语),导入新课。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子目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导学引思题〗1、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2、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有那些?3、它与以往的政党有何不同?它的诞生对中国有什么影响?4、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新”体现在那些什么方面?(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思维提示〗运用分析法理解掌握,即通过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国内国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共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与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加以比较概括,形成近代政党成立的共同历史条件,即时代要求、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等。从其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斗争任务、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她的成立给中国人民、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讨论点拨〗(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教师用CAI课件展示)(投影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1)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出现的,它是当前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的革命阶级。(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中学识丰富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在艰巨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来的。(3)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使自己有所依托并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否则会在书斋中枯萎下去;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形成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师:(回答问题: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请思考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的条件?)生:(思考,教师引出下文)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然而,历史发展已经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历史的重担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身上。2、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简要介绍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情况。)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斗争的发展。到1919年,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达到了200多万人,且斗争不断发展,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作用,成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成为中共成立坚实的阶级基础。4、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基于这种认识,陈独秀、李大钊等着手创立党的组织,各地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成立类似的组织,他们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①出版通俗刊物,向工人进行阶级教育;②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讲述马克思主义;③帮助工人建立工会,组织工人开展活动。这些都为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组织基础。5、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归纳点拨〗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会议概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成员、简要经过等,可择要介绍与会代表的情况)2、会议内容①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②明确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③明确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领导机构:可对党的纲领与中心任务进行分析,既充分说明了党的阶级性质,又理性指出,它们没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能真正有效地指导党的斗争。3、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教材,归纳为①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有着最广泛的代表性;③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思考】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新”在哪里?(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群众基础、斗争结果等等。子目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导学引思题〗1.中共“二大”召开于何时?此时国际与国内形势如何?2.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什么?民主革命纲领制定有何重大意义?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是如何出现的?这次斗争的失败留下了怎样的教训?〖思维提示〗运用比较法,即通过分析认识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与以往的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比较来掌握理解。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的制定过程,首先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找准革命的敌人,确定革命的性质,选准革命的动力,然后以此为根据制定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二大”之所以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初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在“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是在中共领导下出现的,这时的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主要是争取政治权利。对“二七惨案”的教训一定要记牢,这是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归纳点拨〗1、背景(可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国际方面:华盛顿会议召开及九国公约的签订,帝国主义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共产国际和列宁的指导,如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国内方面:军阀混战,阶级矛盾激化。如1920年7月的直皖战争,1922年4-6月的第一次直奉战争等。2、中共“二大”的召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会议概况、主要内容及伟大意义等。教师应强调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大意义,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理论意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开端。实践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阐发】民主革命纲领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意义:后来,党在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以及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制定的土地政策,都是以民主革命纲领为理论依据的。所以,正确的革命理论,对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中共成立后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2)、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顶点是什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3)、这次斗争的失败留下了怎样的教训?必须建立统一战线,必须开展武装斗争。3、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创办各种报刊杂志,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开展工人运动,这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通过一大和二大的召开,党逐渐从理想主义走向了现实主义,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对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总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知识网络〗〖方法技巧〗本节内容可总结为:一个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两个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三个内容(反帝反封、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共产主义);中共成立的四个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干部基础);中共成立后五个变化(有了无产阶级政党、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有了焕然一新的革命面貌)。〖拓展延伸〗[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简录:“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建立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标——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简录:“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请回答:(1)党的“一大”纲领的基点是什么?它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样认识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2)为什么说党的“二大”纲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纲领?解析:该题以中国共产党“一大”和“二大”的纲领为背景材料,通过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主革命任务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错误理解,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革命纲领,;材料二是在正确认识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制定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一纲领引导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工人阶级壮大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共产国际帮助中共诞生一大:宣告成立二大:制定纲领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答案:(1)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为基点。当时过早地在中国提出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革命任务。因为脆弱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中华民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不复存在,当时中国仍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2)它正确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也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4、当堂检测反馈一、选择题1、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条件的不同之处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共产国际的帮助C、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再现历史知识能力与比较能力。ABCD四项均是中共诞生的历史条件。而ACD同时也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但B项不是五四运动的条件。经过比较B正确。答案:B2.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①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目标
本文标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最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0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