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理想树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16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10-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考点34神经调节考点35体液调节考点36神经—体液调节的实例考点37免疫调节考点38内环境稳态的综合调节理想树出品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关于内环境的相关判断及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应试基础必备1.内环境的成分(1)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人和动物体内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3)内环境的成分①血浆的主要成分:如图所示,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2)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构成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即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并成为血浆的一部分,但血浆不能转化成淋巴。(血浆中90%是水,无机盐约占1%,蛋白质占7%~9%。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也有不同,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两者蛋白质含量很少。应试基础必备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溶液渗透压①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酸碱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③血浆pH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溶质微粒数量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高低越多越大越高越少越小越低(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3.内环境的生理作用内环境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4.稳态及其调节机制(1)概念及实质①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②实质:稳态是指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2)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失调的表现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a.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b.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c.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②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血糖平衡失调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pH失调导致酸中毒、碱中毒;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导致细胞形态、功能异常;体温失调导致发热、中暑等。返回考点目录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高考考法突破考法1有关内环境的相关判断及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角度1内环境化学成分的判断1.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于内环境成分。(1)血液运送的气体及各种营养物质:如O2、水、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无机盐等。(2)血液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CO2、尿素、尿酸、氨等。(3)血液运送的各种功能性物质:如激素、血浆蛋白等。(4)组织液中的各种功能性物质:如神经递质等。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1)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以及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2)细胞外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尿液、原尿、消化液、泪液、汗液等)。角度2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的判断1.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血浆pH的调节;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组织胺使毛细血管扩张。2.体内所有细胞直接获取营养物质的场所:都是内环境,不能直接从外界获取。3.代谢废物首先到达的场所:组织液。代谢废物包括CO2、尿素、多余的H2O和无机盐。高考考法突破角度3体内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判断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角度4内环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相关图形的分析与判断2.拓展:由内环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归纳组织水肿的原因。(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角度5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图示分析(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体内细胞只有经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人体与此直接相关的四大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①消化系统负责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②循环系统负责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的运输。③呼吸系统排出CO2和少量H2O(以气体形式)。④泌尿系统排出尿素、H2O和无机盐;皮肤排出部分H2O、无机盐和尿素。高考考法突破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角度6内环境稳态的维持1.内环境三大理化性质的维持(1)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盐离子有关。(2)血浆pH的维持:血浆pH的缓冲体系主要由H2CO3和NaHCO3构成。剧烈运动血浆pH维持平衡的原因: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不稳定释放出二氧化碳维持pH的平衡。2.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分析(1)肌无力: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2)不同物质及对稳态的影响: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代谢废物上升,可导致尿毒症;O2缺乏可导致乳酸中毒;血浆中Ca2+过低,可出现抽搐。(3)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可参考本考法角度4相关内容)。高考考法突破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返回考法本考点结束考点33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考点34神经调节高考考法突破考法2有关反射弧结构与功能的分析考法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4神经调节考法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应试基础必备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1)神经元:神经系统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①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轴突一般是一条较长的神经纤维,分支较少;树突是多条较短的神经纤维,分支较多。考点34神经调节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并传导兴奋。有些神经元具有分泌功能,如下丘脑神经细胞。(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①反射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或动物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的应答。②反射的类型: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项目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区别形成过程先天具有的后天形成的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信号刺激)神经联系永久性的(固定的)暂时性的(可变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中枢大脑皮层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经过条件刺激,不断强化形成条件反射结论: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应试基础必备(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①反射弧的结构考点34神经调节②反射弧组成及作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2)动作电位的形成: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由于Na+内流而产生的内正外负状态,如图所示:如图所示:a.两个反射弧都包括五部分基本结构。b.相应反射完成都离不开外界条件刺激和反射弧的完整。c.在传入神经都有神经节结构。d.两者中枢都在脊髓,属低级中枢,都受高级中枢调控。e.缩手反射由3个神经元组成,内有2个突触结构,而膝跳反射只有2个神经元,内有1个突触结构。f.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1)静息电位的形成:由于K+外流而产生的内负外正状态,如图所示:(3)兴奋的传导①传导形式: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②传导过程: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③传导特点:双向传导。④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膜外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4神经调节③结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①概念: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鞘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②分类④神经递质a.突触小泡释放的递质:兴奋性递质或抑制性递质。如: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b.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神经冲动的传导①传导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②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③特点:单向性(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4神经调节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突触间传递的比较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组成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比较项目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突触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刺激方式电刺激化学刺激传导形式局部电流电信号→化学信号(通过神经递质)→电信号传导速度快慢传导方向离体条件下可双向传导单向传递作用使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②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a.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功能。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c.脑干:有许多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d.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e.脊髓: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如排尿、排便等低级反射活动的中枢。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4神经调节(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返回考点目录(4)记忆的形成(3)人脑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发生障碍的表现:W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S区发生障碍,不能说话;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应试基础必备考点34神经调节高考考法突破考法2有关反射弧结构与功能的分析考点34神经调节角度1反射发生的必要条件1.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若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损伤,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仍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该过程不叫反射。2.能发生反射的生物:反射是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具备的特征,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具备。角度2相关概念辨析1.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区别两者都包含相应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但感受器是感觉神经元,而效应器是运动神经元;效应器除包含神经末梢外还包括相应的腺体和肌肉。2.中枢神经和神经中枢的区别(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中枢神经是神经系统分类中的概念,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
本文标题:【理想树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16高考生物二轮课件:专题10-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1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