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分泌系统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第一节概述第五节肾上腺内分泌第六节胰岛内分泌第三节甲状腺的内分泌第四节甲状旁腺及钙磷代谢调节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机体内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通过体液调节许多器官和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一、内分泌系统概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内分泌细胞1.独立的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等)2.附属于某些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群(胰岛、黄体)3.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睾丸间质细胞)4.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心肌分泌心房钠素)现在认为,机体许多器官、组织都有内分泌的功能内分泌腺在形态结构上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体积比较小(2)腺体无导管(3)实质内腺细胞排列成团、索或滤泡状(4)间质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略激素(hormone):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能生物活性物质。(一)激素的化学分类含氮激素(含氮激素易被消化酶所水解,作为药物使用时采用注射给药)蛋白类: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腺垂体激素肽类:神经垂体激素、降钙素、胃肠激素胺类: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类固醇激素: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固醇类:维生素D3脂肪酸衍生物:前列腺素二、激素概述含氮激素分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膜被颗粒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超微结构特征滑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脂滴略(二)激素运输方式远距离分泌: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到达远距离靶组织。旁分泌:激素分泌出来后,入组织液,经扩散作用于邻近组织细胞。自分泌:激素分泌后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内分泌细胞本身。神经内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到达靶细胞。(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生理生化反应。∴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酶促反应逐级放大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0.1μg1μg40μg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拮抗作用: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允许作用:某激素(本身不发挥此作用)为另外激素发挥作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的现象称为允许作用。是协同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如:糖皮质激素对血管平滑肌并无直接收缩作用,但当它缺乏或不足时,NE的缩血管效应就难以发挥。竞争作用:化学结构类似的激素能竞争同一受体的结合位点。如:高浓度的孕酮能与醛固酮竞争同一受体→减弱醛固酮的效应。(四)激素作用原理激素的受体(1)细胞膜受体:非脂溶性激素的受体。当含氮激素(除甲状腺素外)与膜受体结合后,经G蛋白介导(再经cAMP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和不经G蛋白介导(经酪氨酸激酶的受体)的模式→生物效应。(2)细胞内受体:脂溶性激素与这类受体结合发挥作用。这类受体分为胞浆受体与核受体。当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后,与胞浆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进入核内→生物效应。受体的调节:指对受体的数量及与受体的亲和力的调控和影响。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第一信使:激素第二信使:cAMP、cGMP、三磷酸肌醇、二酰甘油、Ca2+等第二信使第一信使1965年,Sutherland,cAMP第二信使学说,获1971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1.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cAMP第二信使模式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兴奋性G蛋白(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ATPcAMP(第二信使)细胞内生物效应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激活G蛋白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2.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IP3/DG第二信使模式激素(第一信使)结合G蛋白偶联受体兴奋性G蛋白(Gp)激活磷脂酶C(PLC)PIP2(第二信使)IP3和DG激活蛋白激酶C内质网释放Ca2+激活G蛋白(与β、γ亚单位分离)细胞内生物效应Ca2+·CaM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激活G蛋白3.酶偶联受体介导-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模式膜受体与酶是同一蛋白分子,本身具有酶活性,又称受体酪氨酸激酶。生长因子、胰岛素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细胞内生物效应膜外N端:识别、结合第一信使膜内C端: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激素进入细胞膜与胞浆受体结合→H-R复合物H-R复合物进入核内H-R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合此复合物结合在染色质的非蛋白质的特异位点上调控DNA转录过程细胞内生物效应特点:作用时间较缓慢非基因调控的快速效应机制(五)激素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三个功能轴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反馈调节:负反馈为主神经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激素↑副交感(迷走)↑→胰岛素↑效应物调节:血糖↑→胰岛素↑→血糖↓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下丘脑N垂体下丘脑垂体束下丘脑腺垂体垂体门脉下丘脑-垂体的解剖及生理联系(功能单元)下丘脑:高级植物神经中枢,高级内分泌中枢。垂体腺垂体(垂体前叶):分泌多种激素;神经垂体(垂体后叶):无分泌功能,只储存和释放由下丘脑运来的激素。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下丘脑弓状核等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沿轴浆运输至垂体门脉系统释放,影响腺垂体的分泌活动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关系: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是合成激素催产素、抗利尿激素的部位,神经垂体是储存和释放激素的场所一、下丘脑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腺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IH;又称生长抑素,SS)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和泌乳素释放因子(PRF)促黑激素释放因子(MRF)及促黑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抗利尿激素(ADH)神经垂体催产素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regulatorypeptide,HRP):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主要调节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肽类激素,分为抑制激素和促激素。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胞,不能合成激素;是贮存和释放激素的部位。视上核主要合成抗利尿激素(ADH);室旁核主要合成催产素(OXT)。在适宜的刺激作用下,视上核、室旁核N元兴奋,兴奋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中的N末梢,引起Ca2+内流,激素与载体蛋白释放入血。二、神经垂体激素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ADH,VP)1.抗利尿作用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受体结合,通过cAMP第二信使模式促进水通道蛋白由细胞内向细胞膜的转移,促进水的重吸收。2.缩血管作用ADH大剂量时,与血管平滑肌受体结合,收缩血管。(1)对乳腺的作用哺乳期的乳腺,在催乳素作用下,不断分泌乳汁,并将乳汁储存于乳腺腺泡内。催产素可促进乳腺腺泡周围的肌细胞收缩,使乳汁经输乳管射出。婴儿吸吮母亲乳头,可反射性地引起催产素分泌而促进射乳,此即为射乳反射。(2)对子宫的作用催产素对非孕子宫的作用较弱,而对妊娠子宫的作用较强。因此可刺激妊娠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分娩时产道压迫引起的N-体液反射也可注射催产素用于人工助产。催产素(OT)略至少7种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黑素(MSH)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二、腺垂体激素(一)生长激素(GH)•组成:191个氨基酸•分子量:22kD•血清含量:静息状态下,成年男性1~5μg/L•分泌:脉冲节律性(1-4h/脉冲),睡眠时分泌明显增加。下丘脑GHRH↑GHRIH↓深睡眠、低血糖、应激、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运动腺垂体GH↑血浆GH↑肝、肾等细胞生长素介质↑血浆生长素介质↑种属差异大:除猴外,动物生长激素对人无效1.生长激素的作用(1)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对脑的生长发育无影响。幼年期缺乏→侏儒症;幼年期过多→巨人症;成年后过多→肢端肥大症。(2)促进物质代谢:①蛋白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②脂肪:促进脂肪分解。③糖:生理量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过量抑制糖的利用→血糖↑→垂体性糖尿病(一)生长激素(GH)机制异常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软骨骨化和软骨细胞分裂→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幼年↓→侏儒症;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促蛋白质合成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并加速DNA和RNA的合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脂肪分解GH能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酸氧化,减少组织的脂肪量GH↑→酮体症促糖利用GH生理量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加强糖利用;抑糖利用GH过量则抑制糖的利用→血糖↑GH过量因脂肪酸氧化↑→抑糖氧化GH↑→垂体性糖尿2.生长激素的作用机制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介质(SM)又称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和IGF-Ⅱ)诱导产生通过酶偶联受体信号介导模式肝、肾、软骨、骨骼肌等的GH受体软骨、骨骼肌等细胞上的IGF受体通过酶偶联受体信号介导模式促进生长发育、促进物质代谢(一)生长激素(GH)垂体侏儒临床表现生长迟缓身材矮小而比例对称性器官发育不良,副性征缺乏智力正常非垂体侏儒鉴别软骨发育障碍原基性侏儒卵巢发育不全症(一)生长激素(GH)其靶细胞是黑色素细胞。人体中的黑色素细胞主要集中在皮肤、毛发、虹膜。促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使皮肤与毛发等处的颜色加深。(二)促黑(色素细胞)激素略⑵对性腺的作用:①女性:促进黄体形成并维持孕激素的分泌②男性:PRL能促进前列腺和精囊腺的生长(三)催乳素(prolactin,PRL)乳腺结构模式图(a静止期b活动期)妊娠期:血中雌激素孕激素抑制PRL的泌乳作用乳腺具备泌乳能力却不泌乳(1)对乳腺及泌乳的作用促进乳腺生长发育在哺乳期启动并维持乳腺泌乳。哺乳期:血中雌激素孕激素PRL开始并维持泌乳略主要作用:促进各种内分泌靶腺的生长和分泌(四)促激素形成三个调节轴: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睾丸/卵巢)轴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第三节甲状腺内分泌甲状腺主要由大量大小不同的囊状腺泡组成。其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埋于甲状腺左右两叶背面,上下各一对。其合成和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对人体机能有广泛的调节作用。一、甲状腺的组织结构甲状腺主要由许多囊状腺泡组成。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单层立方滤泡上皮构成,腔内充满酸性胶质(碘化甲状腺球蛋白),H.E染色呈均质红染状。甲状腺激素是体内唯一在细胞外储存的内分泌激素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降钙素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T4量大,但T3活性高降解T4脱碘变成T3是T3的主要来源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和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碘化后形成的甲状腺激素酪氨酸的碘化物1.腺泡聚碘:甲状腺滤泡上皮主动从血液转运碘,达血液浓度的20~30倍2.碘的活化:上皮内甲状腺过氧化酶氧化为活性碘3.酪氨酸碘化:含大量酪氨酸的甲状腺球蛋白碘化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缩合)5.贮存:上皮细胞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腺泡腔(细胞外),以胶质形式大量贮存(可利用50~120d)。6.释放与运输:受促甲状腺激素刺激后,被腺细胞吞饮,溶酶体分解下甲状腺球蛋白后,分离出T3、T4释放入血。7.代谢:20%在肝降解,80%在外周组织脱碘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1.腺泡聚碘:2.碘的活化:3.酪氨酸碘化: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5.贮存:6.释放与运输:7.代谢: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I–过氧化酶I2活化碘硫氧嘧啶,硫脲类药物(–)TSH(+)1.腺泡聚碘:2.碘的活化:3.酪氨酸碘化:4.碘化酪氨酸的偶联:5.
本文标题:内分泌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17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