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读后感
《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读后感耿媛媛在读中行走,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学习。《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确实收获颇丰。关于规划课题的选题,作者提出了他的“三本”主张和“七条思路”。作者认为,规划课题的选题要从学校及个人的实际出发,以实为本;要从教育教学的需要出发,以需为本;要从自身的能力出发,以能为本。规划课题的选题可以关注教学弊病,取用鲜活理论;可以缩小研究视角,实施聚焦透视;可以放大点滴成果,推窗引来大江;可以抽象建构概念,创新实践模式;可以转移研究重点,致力“应为”“可为”;可以熔铸多种元素,重组推陈出新;可以琵琶巧妙反弹,逆向创生境界。至于规划课题的实施,冯卫东老师建议,要清理“地基”、蓄养“底气”、着力“行走”、经营“理论”。很欣赏冯老师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我们要做自己应做、能做、和做得好的事,而不必涉及自己其实无能为力的东西,去营构美丽而又虚幻的海市蜃楼。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们“应为”和“可为”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历练,在实践中提升。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们做教师有了底气,有了经验,有了可言说的内容。下面请大家看一下我的这个《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数字记忆”的实践研究》能不能算上一个课题。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数字记忆”的实践研究教了数十年的的语文,曾有半年由于各种原因教了数学。正是这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让我对教语文有了更新的认识。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繁茂的大树,那么它便包含了枝枝节节,还有大大小小的叶子不计其数。而数学可以比作一个大梁,简简单单,清清楚楚。语文,因繁茂而美丽,数学因简洁而实用。上语文课,我们常常要把简单的知识加以延伸和拓展。一首20字的古诗,我们可以加上几百字的赏析;百十字的文言文,我们会有几十项乃至上百项的分析研究。而数学,则不然,往往一个复杂的问题,用几个数字,一个公式或者一个数就可以代替。我想:学生识记语文,要把一本书无限放大,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像数学一样去压缩他们,去便于记忆呢?于是,我开始尝试把数字和语文结合。等我再次接手语文时,我就试着把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压缩。就七年级下册语文来说,我尝试这样做。先提炼出全册书中的古诗18首。一提古诗,学生便马上应对18。接着进行细化,即2+3+4+3+3+3=18,也就是课本上《古诗二首》、《动物诗三首》、《咏荷诗四首》、《毛泽东词二首》外加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古代诗词三首》、《古诗三首》,此时,诗的题目也便会在学生脑中浮现:《题破山寺后禅院》、《登岳阳楼》,《蝉》、《孤雁》、《鹧鸪》,《采莲曲》、《莲叶》、《赠荷花》、《白莲》,《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使至塞上》、《黄鹤楼》、《归园田居》。这么一串串出来记忆,学生很快理清了全册书上的古诗。对于古诗学习,我们又分七步走。即古诗七步:1了解作者作品;2了解时代背景:;3本诗含义;4重点句赏析;5中心思想;6掌握课后习题;7掌握基础训练上的知识。一步步走着,学生每学习一首古诗都会按着这七步进行。我发现,学生这样学习古诗很顺畅,不仅自己掌握得快,后来还学会了给班级的同学讲解。如法炮制,我们又总结出了文言文6篇,文言文八步学法。感觉这样复习特别轻松,学生快快乐乐地学到了知识。以上仅仅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思考,能否行得通,是否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还需要大家的建议和指导。如冯卫东老师所言:“规划课题怎样研究,依我看,最关键的一点是,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我愿意且行且实践。
本文标题:《今天怎样做教科研》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2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