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4国内外化纤发展概况与新品种展望
第30卷第2期合成纤维专家论坛国内外化纤发展概况与新品种展望陈佩兰(全国合成纤维科技信息中心200336)摘要从宏观角度阐述了世界化纤工业在产量、技术、产品方面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我国合纤工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目标,并对二十一世纪国内外化纤新品种的发展动向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化纤发展新品种1国内外化纤发展概况自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工业化生产锦纶以来,历经60余年,全球化纤工业产量惊人增长,品种不断出新,生产技术飞速发展,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原料,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1.1产量1999年世界纺织纤维总产量肠70万吨,比1998年增长2%,其中化学纤维为乃93万吨,而合成纤维为2387万吨,合纤占纺织纤维总量的51.1%。我国1999年化纤生产总量为以洲).41万吨,比1998年增长17.6%,其中合成纤维产量548.75万吨(涤纶443.92万吨、锦纶31.92万吨、睛纶41.39万吨、丙纶25.56万吨),已连续三年雄居世界第一位。我国2仪刃年预测化纤产量为690万吨,纤维加工量约为1190万吨,故纺织原料中55%是化学纤维。LZ技术不断开发能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技术,追求高产量、高效能。表现在:¹高速化、大容量。聚合设备生产规模一般可达300一以刃吨旧·系列,吉玛公司连续缩聚生产线能力最大已可达驯X〕吨/日·系列;长丝卷绕速度POY可达4以X)一5500米/分,月)Y可达8(X幻-1《XXX)米/分、DTY加工速度可达1350米/分;短纤维单系列产量提高到2印一250吨/天,喷丝板孔数扩增到5(XX)一93印孔。º工艺路线灵活性、经济性,如连续聚合、熔体直接纺丝、纺拉联合、非织造直接成布、机电一体化等等。1.3产品近年来现代纤维科学的进步带动了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的发展,为传统的纺织工业不断技术创新,向高科技产业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对时装和流行、运动和休闲、环境和健康提出了更高质量要求,希望今天的纤维材料除了接近自然、仿生态,具有真丝般柔软感和纤细感、光泽优雅之外,同时还要求赋予特殊功能(高感性、高吸湿透湿、防水性、抗静电及导电性、抗菌性及除臭性、离子交换性、生物降解与相容性等),以适应生活富裕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满足市场需求,化纤产品除了尽力追求上述功能性、差别化、智能化产品之外,还在传统高强高模纤维基础上,努力追求高强、高模和超细的极限产品,不断开发高科技领域所不可缺少的高性能特种纤维。日本东洋纺公司于1998年10月率先工业化生产商品名为“zylon,,的PBO(聚苯并双嗯哇)纤维,是目前世界上强度、模量最高的超级纤维,其强度为37cN/dt-ex),仅达理论值的9%,其模量为730Gpa,也仅达理论值的38%;而一般纤维目前强度还不到理论值的5%,模量还不到理论值的10%,因此升值潜力还很大,极限产品的有关技术尚有待进一步突破。作者简介:陈佩兰,印岁,高级工程师,现在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全国合纤科技信息中心工作,长期从事合纤生产、科研与杂志编辑工作。一5一专家论坛合成纤维2(X)1年3月2我国合纤工业现状与技术进步目标2.1生产现状1999年,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化纤行业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化纤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化纤过量进口问题得到初步遏制,国内市场需求恢复性增长,化纤产品库存减少,产销率提高,主要原料价格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显著好转。我国19印年化纤产量仅1万吨,4O年来我国化纤工业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速度,如前所述1999年产量已突破仅X)万吨,据2(X刃年1一6月化纤产量统计已达325.86万吨,预计2(X刃年可达690万吨。受国内外纺织市场逐渐回升的影响,全国化纤产品库存减少(仅16.8万吨,同比去年减少45.3%),产销率提高,化纤行业国有企业整体实现扭亏,实现利润16亿元。由于国家加大打击走私力度和实施规范加工贸易政策,加上行业积极开展反倾销工作,1999年我国化纤进口虽明显减少,但全年化纤还进口142.12万吨,比1998年的172.68万吨减少30.56万吨,仍是世界化纤第一进口大国。由于周边国家已逐渐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1999年我国化纤纺织品服装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约出口156.73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6.6%。受国际市场化纤主要原料和原油价格大幅上扬影响,我国1999年聚醋切片及纤维价格呈上升趋势,比1998年上升约20%-30%,睛纶上升约30%一35%。2(XX)年以来国内除氨纶价格逐渐走低之外,大多合纤市场价位继续呈现稳中有升态势。2.2存在问题2.2.1合纤原料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由于化纤生产增长较快,而化纤原料建设跟不上,我国合纤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进一步恶化,1999年合纤原料进口3以.5万吨,比1998年增加122.3万吨,同比增长67.2%。其中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和丙烯睛大幅度增长,分别进口56.77、154.2、巧.82万吨,同比增长83.9%、111.7%和59.8%。聚醋切片和己内酞胺分别进口34.42万吨和22.08万吨,同比增长22.36%和25.53%,合纤原料中仅尼龙66盐因神马集团6万吨项目投产而只进口O,95万吨,同比减少67.35%。由此一6一可见,我国合纤原料缺口很大,合纤行业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度已高达45%以上。根据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较大情况,合纤原料过分依赖国际市场会导致我国化纤生产不稳定和价格波动,降低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点应引起化纤业界的高度重视。2,2,2化纤过量进口问题仍未得到根治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X刃年上半年(1一6月)我国化纤共进口63.82万吨,虽比去年又有减少,但由于进口价格降低幅度较大,尤其是聚醋切片及纤维仍向国内倾销严重。2.23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化纤行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部分装置设备老化、规模过小、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能耗物耗高、劳动生产率低等。例如以综合指标劳动生产率而言,美国1999年化纤劳动生产率为117.5吨/人,台湾省1998年化纤劳动生产率为136.7吨/人,而我国大陆1998年化纤劳动生产率仅12.9吨/人,可见相差10倍之多。又如国外已普遍采用的熔体直接纺丝技术,而国内比重不足10%。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化纤新品种数量、品类少,差别化率低(目前国内仅约18%,而国外一般4O%一50%)、功能性差。目前开发的差别化纤维多属于功能单一的第一、二代产品,多功能复合新品种及其应用开发才刚起步,而国外早已开发出种类繁多的第三、四代多功能纤维,日本甚至已达到“超真”的“新新合纤”阶段。2.2.4化纤纺织一体化新产品开发生产体系尚未建立,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迟缓只有以喷气织机、剑杆织机为主的无梭织机可供合纤产品的织造,我国织机的无梭化率自199(〕年后才开始增幅加大。据统计我国1997年共拥有棉织机73.33万台,其中无梭织机4.58万台,无梭化率为6.25%;而同年美国已达88.7%,台湾省也有86.7%。目前我国的印染后整理行业设备陈旧,产品多属中低档,难以适应高品质、高附加值、新合纤功能的服装面料开发,成为制约我国服装生产和出口发展的瓶颈。必须瞄准当代最先进的高新技术迎头赶上,重点突破,形成自化纤新原料开始经纺织、印染、整理至最终服装设计成衣的一贯制开发体系。第30卷第2期合成纤维专家论坛目前我国衣着、装饰、产业三大类纺织品应用的比例为67:20:13,而美国为41:37:22,日本为39:29:32,可见产业用纺织品比例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高技术、高性能的产业用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必将推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我国对这些相关的特种纤维的生产开发还相当薄弱,不少品种尚属空白,与国外差距很大,急待统筹规划重视发展。2.3“十五”规划目标中国纺织工业局规划的“十五”化纤工业发展目标已经确定。化纤和天然纤维发展目标是纤维加工总量由2以X)年的1(XX)万吨,发展到么刃5年的纤维加工总量为1300万吨;人均纤维消耗量为6.6公斤(2(XX)年为5.6公斤,一般发达国家约20公斤);吨纤维创汇水平由目前的1.2万美元提高到L6万美元。化纤工业“十五”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为: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到入刃5年差别化纤维由2以刃年的20%调整到40%;º服饰用、室内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入刃5年的比例将提高到65;21:14;»出口创汇服装面料自给率达到80%,化纤纺织用原材料自给率达到卯%以上。化纤工业“十五”规划发展的重点是:涤纶熔体直接纺技术;各品种化学纤维要向功能性、差别化方向发展;化纤及化纤原料今后将要通过现有企业改造扩建,增加生产能力,扩大自给率;建立从原料经抽丝到后加工的垂直整合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中国工程院在国家纺织工业局、国家有关部委和解放军总后军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已于1998年底正式列题:“推进化纤新材料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应用”项目,并委派专家共同组成三结合咨询项目组,分设医卫保健、军工新材料、农业建筑水利、交通运输与防护四个专题,对国内外应用化纤新材料情况、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行业可行性等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推进的政策、措施和建议供国务院参考。该项目的完成势必对我国化纤的产业应用发展起一定推动作用。3化纤新品种展望我国服装年生产能力90亿件,为世界第一。1998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创汇428.8亿美元,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的In,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114。我国服装出口中有一半属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每年进口面料大约印亿美元,出口服装国产面料自给率较低,仅45.招%,而且内外销服装采用进口面料的比重逐年增长。当前,面料间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服装生产和出口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高档次、高品质纺织面料新品的开发,是纤维原料、纺纱、织造、染整、艺术设计多项技术的综合产物。面料是纤维性质的最终体现,纤维是构成面料的最基本要素。尽力开发出适合高档面料要求的纤维原料是化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面对新世纪,综合国内外情况,例举以下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化纤新品种:3.1微细旦纤维细旦纤维的发展起始于涤纶长丝,印年代中期日本首先采用常规直接纺丝法稳定地生产呵为0.4一1.0的细旦涤纶长丝,同期美国和前苏联则用熔体或溶液喷射法生产0.old枉沈的短纤维用于高性能的过滤材料。随着纺丝成型技术的成熟与发展,1贝抖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取得了以复合纺丝法生产0.1一0.匆磕超细纤维的专利,以后日本各大公司都迅速开展研究,终于在70年代使剥离法、海岛法等复合纺丝法实现了工业化。目前枯瓣型、中空型、多层型产品约为o.ld权汉左右,海岛型产品则已可制到0.1一o.oldtex,经过不断的深人研究改进,采用高新技术日本至今最细已能纺制到0.以刀ld仪江的超极细纤维,细旦化也已发展到几乎所有的合纤品种。超细旦锦纶早已应用于制成具有书写效应的人造虎皮,细旦丙纶已立足于内衣与运动服,最近0.仿dtex的猜纶也已问世,ld快沉以下的碳纤维和芳纶则有利于提高强度。纤维纤度变细后,不仅柔软蓬松,且比表面积增加,吸附性加大,皮芯差异减少,在服装面料和高科技领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衣用纤维方面,随着纺织染后加工技术的综合开发,已成功地生产了一批新丝型、桃皮型、新精梳仿毛型、干爽型和超高密度型的所谓“新合纤织物”,使合纤产品由仿真阶段进人超真阶段。在非衣用领域,细旦织物可印制十分鲜明而清晰的文字和图像,可代替纸张成为耐久性高级印刷用材料;细旦纤维微孔多而小,吸附能力强,是功能性纤维理想的基材,通过接枝共聚或添加剂共混纺丝可制成高效一7一专家论坛合成纤维ZIX)1年3月率离子交换和高吸附功能性纤维,应用于海水提铀、血球分离等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研究课题。随着超细纤维开发热,我国于1卿年由北京纺科院机械厂研制成功复合纺丝机并陆续在全国推广,近几年又采用合资形式、引进设备或嫁接技术先后建立了近十家
本文标题:4国内外化纤发展概况与新品种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