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014中考政治专题总复习 树立公平意识 自觉维护正义课件(含2013年真题为例)
树立公平意识自觉维护正义中考考纲考纲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考纲42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中考考纲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查情况本课时考查重点1.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怎样维护社会公平?2.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3.怎样自觉维护正义?考纲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考纲41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考纲42选择题选择题选择题考纲解读考纲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1.什么是公平?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把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他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就产生了公平或不公平的感觉。人们心目中的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个人,即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承担他应分担的责任、得到他应得的利益。如果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或者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不公平。考纲解读考纲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2.公平的重要性①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维系良好合作的重要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器。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②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③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考纲解读考纲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2.公平的重要性④如果受到不公平对待,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就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⑤维护公平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障公民平等权的要求。考纲解读考纲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3.维护公平,我们要怎么做?①要有正义的制度规则来保证。社会需要合作,合作要以公平为基础。②我们要树立公平竞争、合作的意识,各自承担责任,完成各自的任务。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付出。③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用合法的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提醒:帮助和扶持社会弱势阶层、弱势群体是社会公平的要求。考纲解读考纲41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4.如何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①公平总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②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觉得委屈、困惑时,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寻找解决途径,用合法的手段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④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对应中考题堂上训练(在中考同步跟踪训练第112页)考纲解读考纲42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5.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考纲解读考纲42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6.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②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来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最终造福于每一个社会成员。③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提醒: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不是为少数人或多数人的利益制定的,而是为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考纲解读考纲42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7.怎样自觉维护正义?①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②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③做有正义感的人。我们立身做人要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无私无畏,反对强权霸道、恃强凌弱。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如果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我们不仅要为自身、为他人的正义去努力,还要为集体的正义去奔走,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考纲解读考纲42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提醒:人的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行为。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对应中考题堂上训练(在中考同步跟踪训练第112、113页)突破难点非正义行为与违法行为的关系:违法行为一定是非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非正义行为有违反道德规则的,有违反行业、单位的制度规则的,有违反法律制度的,只有违反法律制度的非正义行为才是违法行为。突破难点【近三年广东省中考题点拨】单项选择题1.(2011·广东)广东省从2010年起,各级财政都要逐年提高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拨款的比例,教育投入将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这样做()①有利于提高广东人民的文化素质②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与正义③是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体现④体现了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公益性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点拨: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用排除错误选项法。公益性是义务教育的特征,不是教育的特征,义务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排除含有④的选项。答案:C突破难点【近三年广东省中考题点拨】单项选择题2.(2012·广东)近年来,广东在公办学校的学位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入学需要的地方,普遍实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积分制入学管理办法。实行上述办法有利于()①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②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监管③维护农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④保障农民工子女的人身安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点拨:实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积分制入学管理办法是平等、公平的体现。答案:C突破难点【近三年广东省中考题点拨】单项选择题3.(2013·广东)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要求,要督促各地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终于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议程中。教育部的上述要求()A.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特征B.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整体文化素质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和谐稳定D.说明农民工的受教育权受到充分尊重点拨:材料讲的是农民工子女的升学问题,不是农民工受教育的问题,也不是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因此,A、B、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突破难点【中考主观题典型例题】简答题4.(2013·咸宁)在201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半月谈》杂志社举办了“我心目中的改革期盼”大型调查活动,部分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阅读右图,运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近80%的公众对改革最大的期盼就是追求公平?(2)我们如何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突破难点【中考主观题典型例题】简答题答案:(1)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公平。对社会而言,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对个人而言,有了公平,我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2)①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手段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②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③崇尚公平、主持公道,积极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突破难点【易错知识点堂上巩固复习】改正下列题目:1.公平总是绝对的。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权。把“绝对”改为“相对”把“人格尊严”改为“生命”
本文标题:2014中考政治专题总复习 树立公平意识 自觉维护正义课件(含2013年真题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82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