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6竹園學術論文專輯社會科295唐代對安南之治理朱達鈞探討唐代對安南之治理,首先必須對安南之建置名稱及沿革,作一番探討,以瞭解交州之歷代變革,及唐代的交州以安南著稱之確切時間,及交州都督、安南都護之職責以觀察其重要性。再探討唐代安南地區的蠻亂與外患問題,來分析中央對於安南亂事之因應對策。一、安南建置名稱及沿革(一)「交州」之歷代沿革「交趾」之名稱,在《尚書》1、《淮南子》2、《史記》3均有記載,但所記畢竟屬遠古時代,傳說成份較濃,未必指得就是唐代的安南,或現今的北越一帶,而《後漢書》引《禮記》一書,記載交趾之習俗,已提到交趾在南方,據此書云:禮記稱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4南蠻之風俗,因男女同川而浴,而名為「交趾」。交趾乃「交州」之前身,自古就為百越族聚居之地,因越人足大趾廣,兩足合立而交,亦名為「交趾」,據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志》云:交州……今為安南都護府理所……古越地也。秦始皇平百越,以為桂林、象郡,今州即秦象郡地也。趙佗王南越又屬焉。元鼎六年平呂嘉,遂定越地,以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元封五年置刺史以部之。名曰交趾者,交以南,諸夷其足大趾廣,兩足前立,則交焉。漢本定為交趾1《尚書》(台北:曉園出版社《十三經》標點本,1994年7月初版。)〈堯典〉,云:「申命羲叔,宅南交。……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頁97~98。2劉安,《淮南子》,收錄於慧豐學會,《漢文大系》20(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67年10月初版。)卷九,〈主術訓〉云:「昔者神農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趾。」頁3。3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月第2版。)卷一,〈五帝本紀〉顓頊條,云:「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頁11。4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6月第1版。)卷八六,《南蠻傳》,頁2834。2006竹園學術論文專輯社會科296刺史,不稱州,以別於十二州,建安八年,張津刺史,士燮為太守,共表請立為州,自此始稱交州焉。吳黃武五年,分交趾、日南、九真、合浦四郡為交州,南海、鬱林、蒼梧為廣州,尋省廣州,還併交州,以番禺為交州理所,後又徙於交趾。晉太康中,徙理龍編,隋開皇十年罷交趾郡為玉州,仁壽四年置總管府,大業三年,罷州復為交趾郡。5漢代之交趾,本屬化外之地,不以州稱之,直至後漢獻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趾刺史張津、交趾太守士燮共同上奏請立交州,交趾之地才稱之以州。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短暫的將交州一分為二:交趾、九真、日南、合浦屬交州;南海、鬱林、蒼梧屬廣州。後又罷廢廣州,其地又歸屬交州,但治所設於廣州之番禺,後又遷回交趾。東晉太康年間,交州治所遷龍編(今北越河內)。隋代也有更換,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原交趾郡改為玉州,仁壽四年(公元604年)於此地設「總管府」,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玉州復為交趾郡。(二)唐代之交州以「安南」著稱隋末丘和為交趾太守,於唐高祖李淵開國後之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奉表歸國,據《舊唐書》云:大業末……黃門侍郎裴矩奏言:「丘和歷居二郡,皆以惠政著聞,寬而不擾。」煬帝從之,遣和為交趾太守。既至,撫諸豪傑,甚得蠻夷之心。會煬帝為化及所弒,鴻臚卿甯長真以鬱林、始安之地附於蕭銑……會隋驍果自江都還者,審知隋滅,遂以州從銑。及銑平,和以南海之地歸國。詔使李道裕即授上柱國、爵國公、交州總管。和遣司馬高士廉奉表請入朝,詔許之。6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將交州總管府改為交州都督府,仍據同書云:高祖受命之初,改郡為州,太守並稱刺史。其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置總管府。5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志》(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68,民國73年8月初版。)卷三八,〈嶺南道四‧交州〉,頁600~601。6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第1版。)卷五九,〈丘和傳〉,頁2325。又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2月第1版。)卷九十,〈丘和傳〉,亦有記載:「丘和……大業末……遂拜交趾太守,撫接盡情,荒憬安之。煬帝崩,而和未知……會隋驍果自江都來,乃審隋亡,和即陳款歸國,而嶺嶠閉岨,乃權附(蕭)銑。銑平,遂得歸。詔李道裕即授和交州大總管,爵譚國公。」頁3777~3778。2006竹園學術論文專輯社會科297以統軍戎。至武德七年,改總管府為都督府。7唐初於緣邊及軍事要衝設置總管府,實因全國兵馬倥傯,天下尚未底定,總管府「其功能性較側重於軍事意義,非如改制後之都督府以處理地方行政事務為主。」8「安南」正式之通稱雖始於唐代,其實早在三國時代,就已有安南之名詞,據《三國志》云:赤烏十一年(公元248年),交阯九真夷賊攻沒城邑,交部騷動。以(袁)胤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9當時的交州刺史為袁胤,以冠上「安南校尉」之官銜,此乃最早有「安南」之稱謂。又據《南齊書》云:詔曰:「林邑……當根純乃誠款到,率其僚職,遠績克宣,良有可嘉。宜沾爵號,以弘休澤,可持節、都督緣海諸軍事、安南將軍林邑王。」范楊邁子孫范諸農率種人攻當根純,復得本國。十年,以諸農為持節、都督緣海諸軍事、安南將軍、林邑王。10又據《梁書》云:詔曰:「扶南王憍陳如闍耶跋摩,介居海表,世纂南服,厥誠遠著,重譯獻賝,宜蒙酬納,班以榮號,可安南將軍、扶南王。」11以上得知,「安南校尉」、「安南將軍」之官名,不僅是頭銜而已,且帶有地方名稱之色彩濃厚,所加之封號已含蓋交州、扶南、林邑等地,足見安南之名稱,可謂其來有自。唐代早在高宗永徽(公元650~655年)以後,交州已有「安南府」之名稱。當時之交州都督府尚未更名為安南都護府,且對當時交州地區之行政統屬,做了一次調整,據《舊唐書》云:永徽後,以廣、桂、容、邕、安南府,皆隸廣府都督統攝,謂之五府節度使,名7劉昫等撰,《舊唐書》卷三八,〈地理志一〉,頁1384。8桂齊遜,〈唐代都督、都護及軍鎮制度與節度體制創建之關係〉,《大陸雜誌》第八十九卷第四期,民國83年10月15日,頁19。亦可參考蘇基朗,〈唐代前期的都督制度及其淵源〉,《食貨雜誌》(復刊)第十四卷第十一、十二期合刊本,民國74年3月。頁459~483。9陳壽撰,《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7月第2版。〉卷六一,〈吳書陸胤傳〉,頁1409。10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1月第1版。〉卷五八,〈林邑傳〉,頁1031。11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5月第1版。〉卷五四,〈扶南傳〉,頁789~790。2006竹園學術論文專輯社會科298嶺南五管。12又據《唐會要》云:調露元年八月七日,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13以上得知,高宗永徽年間(公元650至655年)以後,交州(安南府)與廣州、桂州、容州、邕州並列為嶺南五管,受廣州都督府統轄。至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14,交州都督府才正式改為安南都護府而著稱。又據《舊唐書》所記,是否得以說明,廣州都督已是安南都護之上司?據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云:漢帥府在交州,唐在廣州。15漢代嶺南地區之最高行政機構,設在交州。在經歷六朝的發展後,廣州地位已逐漸凌駕交州之上。到了唐代,嶺南地區之最高行政機構,乃置於廣州。雖然如此,安南都護府之地位仍有其重要性。安南與廣州之間的關係,據《舊唐書》云: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十五道,每道置採訪使,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職:京畿採訪使理京師城內,都畿理東都城內,關內以就官遙領,河南理汴州,河東理蒲州,河北理魏州,隴右理鄯州,山南東道理襄州,山南西道理梁州,劍南理益州,淮南理揚州,江南東道理蘇州,江南西道理洪州,黔中理黔州,嶺南理廣州。又於邊境置節度、經略使,式遏四夷。16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全國正式分為十五道,各道置「採訪使」,此乃12《舊唐書》卷四一,〈地理志四〉,頁1712。13王溥,《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國63年8月四版。〉卷七三,〈安南都護府〉,頁1320。14據《新唐書》卷四三上,〈地理志七〉上,記載:「安南中都護府,交趾郡,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曰交州,治交趾。(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曰安南都護府,(肅宗)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曰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復為安南府。寶曆元年徙治宋平。」頁1111~1112。但據《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記載:「(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辛卯,改交州為安南都護府。」頁108。按:《新唐書》與《唐會要》均記載於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改交州都督府為安南都護府,而《舊唐書‧高宗本紀下》記載在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僅限於一說恐有訛誤,因此當以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改制為是。15周去非撰,《嶺外代答》,〈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百部叢書集成》,民國55年。〉卷一,頁15。16《舊唐書》卷三八,〈地理志一〉,頁1385。2006竹園學術論文專輯社會科299地方之監察機關17。嶺南道之採訪使,設於廣州,而安南屬於嶺南道,當然受嶺南道採訪使的「監察」。但必須注意的是,唐廷於邊境設置之節度使、經略使等,以控管四夷之功能較為明顯,安南都護府也是如此。所以,安南都護府在某些行政上雖受廣州都督所監察,但安南都護府位於南陲邊境,仍保有其行政上之獨立性,據唐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志》云:開元二十一年,又于邊境置節度經略使理所,以綏靖夷獠。統略軍,南海郡,係本州城內有經略軍五千四百人。清海軍,恩平郡,管兵一千人。容管經略使,普寧郡,管兵一千一百人。鎮南經略使,安南都護府,管兵四千二百人。邕管經略使,郎寧郡,管兵一千七百人。18因此,安南都護府處於緣邊地帶,於同年設置節度經略使,為的是綏靖地方,控管夷獠。安南都護府在中唐時期,又經過名稱之變更,據《新唐書》云:安南中都護府,交趾郡,武德五年曰交州,治交趾。調露元年曰安南都護府,至德二載日鎮南都護府,大曆三年復為安南府。寶曆元年徙治宋平。19高宗調露元年(公元679年)置安南都護府,肅宗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更號為「鎮南都護府」,代宗大曆三年(公元768年),又恢復為安南都護府。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因南詔侵寇安南,中央對於安南都護府之行政隸屬,又做了一番調整,據《資治通鑑》云:嶺南舊分五管,廣、桂、邕、容、安南,皆隸嶺南節度使,蔡京奏請分嶺南為兩道節度使,從之。五月,敕以廣州為東道,邕州為西道,又割桂管龔、象二州,容管藤、巖二州隸邕管。尋以嶺南節度使韋宙為東道節度使,以蔡京為西道節度使。2017關於唐代之地方監察制度,可參考楊樹藩著,《唐代政制史》(台北:正中書局,民國56年3月台初版。)第二編第二章,〈地方監察機關〉,頁255~273。亦可參考任師育才著,〈唐代監察制度之研究〉,《唐史研究論集》(台北:鼎文書局,民國64年。)頁1~86。18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志》(台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冊468,民國69年初版。)卷三四,〈嶺南道一‧廣州〉,頁567。19《新唐書》卷四三上,〈地理志七〉上,頁1111~1112。20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6月第一版。)卷二五○,〈懿宗咸通三年〉條,頁8098。又據《舊唐書》卷十九上,〈懿宗本紀〉,云:「(懿宗咸通)三年……五月,敕:『……宜分嶺南為東、西道節度觀察處置等使,以廣州為嶺南東道,邕州為嶺南西道,別擇良使,付以節旌。……宜割桂州管內龔州、象州,容州管內藤州、巖州,並隸嶺南西道收管。』……以邕管經略使鄭愚為廣州刺史,充嶺南東道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將軍宋戎為嶺南西道節度使。」頁652。按:《舊唐書》記載鄭愚為嶺南東道節度使;宋戎為嶺南西道節度使。與《資治通鑑》記載有異,因蔡京2006竹園學術論文專輯社會科300南詔侵略安南,唐廷為保嶺南道,於是將嶺南道一分為二,東道治所在廣州,西道治所在邕州,且擴大了邕管之轄區範圍,安南都護府則隸屬於嶺南西道,此舉乃為了方便嶺南西道之軍事調度,以抗南詔。懿宗咸通七年(公元8
本文标题:唐代对安南之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8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