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苏州总体城市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委托方(甲方):苏州市规划局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方(丙方):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事业法人代码:40001083—0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81001)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院规划设计成果专用章: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2010年5月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所主管所长:尹强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主任工:董珂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邓东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杨一帆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肖礼军城市规划师伍敏城市规划师刘继华城市规划师赵权助理城市规划师李争越助理城市规划师李云飞助理城市规划师李雪助理城市规划师罗维助理城市规划师李婉莹助理城市规划师编制单位: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院长:钮卫东 高级城市规划师主管总工:俞 娟 高级城市规划师分管所长:虞林洪 高级城市规划师项目负责人:梅晓红 高级城市规划师 黄晓春 城市规划师项目参加人:田新臣工程师单云飞 工程师 徐佳助理工程师王剑锋助理工程师王丽娜赵哲1 总则1.1 项目目标---------------------11.2 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21.3 规划设计范围-------------------31.4 规划依据与相关规划----------------31.5 规划成果内容-------------------42 背景认知2.1 山水格局---------------------82.2 历史人文---------------------83 总体控制与引导3.1 总目标----------------------123.2 总策略----------------------133.3 控制与引导要点一:结构与形态-----------143.4 控制与引导要点二:中心--------------183.5 控制与引导要点三:边界--------------253.6 控制与引导要点四:通道--------------313.7 控制与引导要点五:强度、高度、密度--------363.8 控制与引导要点六:色彩--------------453.9 控制与引导要点七:建筑设计------------473.10 控制与引导要点八:公共服务设施----------513.11 控制与引导要点九:开敞空间------------563.12 控制与引导要点十:社区--------------804 片区控制与引导4.1 苏州现状可置换用地一览--------------864.2 中心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总量估算----------884.3 片区控制与引导一:古城区-------------904.4 片区控制与引导二:老城区-------------984.5 片区控制与引导三:高新区-------------1024.6 片区控制与引导四:相城区-------------1084.7 片区控制与引导五:工业园区------------1134.8 片区控制与引导六:吴中区-------------1184.9 主城中心概念设计方案---------------1244.10 吴中中心区概念设计方案--------------132目 录前言历史上的苏州工商繁盛、人文荟萃、世间美景名扬九州。现在的苏州经济高速发展,2006年全国内地城市GDP排名第五,经济发展成就也有目共睹。然而苏州昔日仙境般的“人间天堂”几成为现实中乏味的“世界工厂”,土地、水、生态环境、产业持续竞争力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已面临巨大的困境和挑战。苏州城市建设中的成绩是主要方面,尤其是在历史保护方面堪称模范。但在醉心于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中,延续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生长方式,出现了诸多城市建设问题。本次总体城市设计在分析现状建设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分别提出应对策略,并提出由各区行政主体主导的特色片区的具体策略和控制要求,引导苏州最终实现“青山、清水,新天堂”的美好图景。总问题:“苏州是一个有机整体,还是东西南北中相互分隔的‘4+1’个独立王国?”行政分割、自然边界分割、重大基础设施分割等因素,综合导致原本完整的苏州被切割成“4+1”个苏州。各区分别以自身需要出发,希望建立一套完备的城市功能,封闭的空间结构,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项目之间的恶性竞争,苏州各区之间的互补、协调不断受到破坏,诸侯割据的特征不断显现,城市的整体结构受到严重损害。这一总问题通过苏州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反映出来,突出表现在结构与形态、中心、边界、通道、强度高度密度、色彩、建筑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开敞空间和社区等十个方面。基本判断:第一,有心无核;第二,结构虚弱,现有结构无法支撑城市不断膨胀出的庞大机体。有心无核:苏州市及各个片区并不缺乏中心,更加准确的说,各个片区都不同程度的形成一定的综合服务职能聚集区,但是这若干中心之间缺少整合,各自独立,从而导致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无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核心功能与标志性中心形象。整个城市形成一个没有轴心的轮盘。结构虚弱:各区分离、阻隔,既缺乏完整结构,片区结构也很脆弱。现有结构只能有效支撑60~80平方公里范围(约相当于老城大小的城市片区)的充分活力,跨出这个范围,城市活力急剧下降,过分膨胀的外围片区成为失血的肢体。不断地外延扩张并不能促进城市中心的繁荣,相反,只能导致城市更加分散和疏离。庞大的体魄却带来失落的天堂。因此,城市设计提出总策略:和合强心,融通健体。21总则受苏州市规划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担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规划任务。编制单位组建规划设计小组,于2008年3月起进入现场展开规划设计工作。依据《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所明确的苏州城市发展总目标和规划要求,编制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其中,《苏州城市高度控制规划》由“苏州市规划局编研中心”独立编制完成,单独成册;《苏州市城市色彩规划专题研究》由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独立编制完成,单独成册。本次规划得到苏州市规划局、各规划分局、《姑苏晚报》社、苏州大学社会学系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致谢!1.1项目目标1.整合各区资源,推进“和合战略”整合苏州空间资源,塑造整体形象,进行系统控制,分区引导,最终实现“青山清水,新天堂”的城市发展总目标。在肯定各片区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的成绩基础上,更加明确各区的特色与建设引导策略,协助各区梳理空间结构,确定建设重点和标准,制定工作路线图。2.把握核心空间要素,形成苏州整体形象明确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整体形象的核心要素,对症下药,弥合各种消极的建设边界,整合苏州多中心系统,沟通各种积极的自然和活动通道,引导场所的营建和实体的设计,促进城市活力,形成苏州整体形象。3.发掘城市空间和形象特征,重塑苏州特色研究苏州传统和现状的空间、形象、形态特征,发掘苏州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在深入分析资源条件和限制因素基础上,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继承和弘扬“吴文化”,探索与具有苏州特色的建设模式。4.密切对接规划管理平台,探索有效的城市设计实施机制抓住城市设计与管理平台的衔接点,积极推动城市设计成果向城市规划管理依据的转化,在落实总规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城市设计反馈总体规划,引导控规编制,推动部分成果向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转化。1.2指导思想与技术路线1.诠释总规,细化总规,落实总规贯彻总规思想和策略,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弥补总规在城市形态分析方面的不足,深入讨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要素、特征片区,制定指引规划管理和建设的城市设计导则和项目库。2.从城市的使用者出发,“以人为本”深入研究市民的切实需要,围绕“人”的使用,安排城市设计重点。在研究过程中,积极运用社会学方法,深入邻里和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强调“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城市设计工作框架33.多维度的综合价值观和研究方法从区域协调、文化传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推进多维度的思考与分析,强化苏州的形象与特色,梳理形态与结构。4.思维创新,手段创新,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从主观性较强的经验判断思维方式,逐步走向更为客观的逻辑推理思维方式,推动城市设计学术的进步。积极采用空间句法分析技术、GIS平台上的三维分析技术、社会学调查等综合分析方法,获取更为客观的基础数据,辅助城市设计工作的进行。5.整体控制,分区引导,强调实施确定城市形态与结构的核心和关键要素,在城市层面进行严格控制和统一引导。同时鼓励各片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各自特点和“和合战略”提出的分片策略,制定分区设计导则。与苏州已经编制和在编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推动规划成果向总规、控规、地方条例等法定文件转化,形成节点工程和门户工程的项目库。1.3规划设计范围《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380平方公里。1.4规划依据与相关规划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2006]第146号)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参照)4.《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5.《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6.《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苏州市中心城区空间句法模型苏州市中心城区现状影像图1.5 规划成果内容与作用本次城市设计成果内容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文本、说明书和附件等三部分。其中:文本是规划管理文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总体控制与引导”部分提出了十类重要设计要素的引导要求,是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内一切相关规划、设计编制与建设行为的指导通则;“片区控制与引导”是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六个主要的特色分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引导要求,并以建议项目库的形式把与城市设计相关的主要工作内容落实为各片区建设主体的主要项目。文本中的核心内容应反馈到总体规划当中,规划管理部门应以文本条文作为相关下位规划编制和管理的依据。说明书是对编制内容的详细说明,对文本相应条款进行图文并茂的详细解释,对重要内容给以案例示范。附件中为空间句法、社会学调查、社区调研等三份研究报告。编制说明书和附件的作用是对文本加以解释,其中的内容为下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编制单位提供指导和借鉴。62背景认知1.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提出“青山、清水、新天堂”的城市发展总目标,亟需具体的落实措施。苏州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人居环境和城市建设方面却日益丧失了昔日“人间天堂”的美丽图景,城市越发缺乏特色。本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保育和发掘以太湖山水、江南水乡、吴文化为代表的自然、人文资源,重塑新天堂。在既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指引下,亟需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探索具体的实施手段。同时,由本版城市总规编制单位继续编制苏州市城市总体设计,有利于贯彻总规指导思想,为下位规划的编制提供有益引导。2.苏州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要求更加多元和复杂。苏州较为成功的实现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古城保护受到更大压力,同时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在迅速消失,多级水网和湖荡景观受到破坏,生态环境受到威胁。本版城市总体规划鲜明的指出“保护”与“发展”这对矛盾,提出应积极引导苏州走出以快速消耗自然、人文等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现有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实现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生态安全为核心内容的综合目标,将牵扯到更加多元和复杂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分布于城市建设、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生活、交通系统等不同的领域,涉及到“混合使用”、“公交优先”、“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等多种可以借鉴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因此,需要在城市设计的大框架下,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
本文标题:苏州总体城市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9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