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四川武胜县“长治”工程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第41卷第13期2010年7月 人 民 长 江Yangtze River Vol.41,No.13July,2010收稿日期:2010-05-16作者简介:唐志勇,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及管理工作。 文章编号:1001-4179(2010)13-0063-02四川武胜县“长治”工程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唐志勇(四川省武胜县水土保持办公室,四川武胜638400)摘要:武胜县“长治”工程按照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总体思路,以科技为支撑、效益为中心,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通过20多年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总结了该项目治理成效、经验和做法,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管理提供有益借鉴。关 键 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治”工程;四川省武胜县中图法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A 四川省武胜县地处川中方山丘陵区,位于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966km2,耕地面积30132hm2。辖31个乡镇,515个村,总人口83.82万人。据1988年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99km2,占幅员面积的62%,其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489km2,占流失面积的82%。年均土壤侵蚀总量为412.98万t,侵蚀模数为6929t/(km2·a),属强度流失区。1989年国家将该县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下简称“长治”工程)。自列入“长治”工程以来,共实施了2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其中1期3条,2期4条,3期7条,5期7条,7期1条。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3.83km2,其中坡改梯3952.33hm2,栽植水土保持林5450.65hm2,经果林4388.16hm2,实行封禁治理5386.89hm2,推行保土耕作27204.97hm2,整治山平塘760座,修建蓄水池7896口,新修排灌沟渠1087.84km,开挖沉沙凼19740个,完成土石方2426.99万m3,完成投资8869.97万元。1 综合治理成效该县“长治”工程规划5个项目区,通过20多年持续、规模、连片、综合的重点治理,建立了万民寨种养业示范园、庙坝密植桑园、水口山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金鸡岭生态示范园、字库黄花梨产业园等,实施的22条小流域中有17条已通过国家验收并被评为优质工程,其中1期的走马河小流域、治理区形成了有效的综合防护体系,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年增加拦蓄径流量1.31亿m3,解决了1.28万人的饮水困难,增加灌溉面积0.45万hm2,改善灌溉面积0.12万hm2,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50kg,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5%。林草覆盖率从6.49%提高到20.87%,提高了涵养水源的能力,年拦截泥沙258万t。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原来消失多年的野鸡、画眉等野生动物得以重现,描绘出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5期的永兴河小流域先后成为“长治”工程第3次工作会议和第15次工作会议考察参观现场,7期的富强河小流域成为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参观现场,充分体现了该县的水土保持工程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增收工程,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工程,建设质量过硬的品牌工程。2 主要做法与经验2.1 强化领导,部门通力合作为了加强对该县“长治”工程的领导,县政府成立 人 民 长 江2010年 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水利局、发展计划局、建设局、国土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交通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以及落实配套资金等。财政、农业、林业、交通等部门,积极协助,相互配合,献计献策,出人出物;媒体深入工地,现场采访典型经验,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进行宣传,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农业、林业、蚕桑等部门抽调技术干部到治理现场蹲点,进行技术指导。各级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任期目标的重要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党政领导包片,脱产干部蹲点,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责任到人。2.2 推行“八个制度”,健全管理体制(1)群众参与制。在施工设计阶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工程实施前,会同实施地乡、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实地规划,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2)工程建设公示制。对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及监督投诉电话进行公示,使群众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内容,争取广大群众支持、理解、配合,并参与和监督工程建设的实施。(3)工程建设招投标制。每年的水保项目在县招监办、发改局、财政局等单位的全过程参与和监督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办法择优确定施工队伍。(4)水保林苗木政府采购制。在经果林苗木采购方面,根据统一招标明确的业主育苗单位,在农业、财政等部门和苗木栽植所在地干部的监督下进行验收,确保了经果林苗木的品种纯度,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而且有效地杜绝了腐败的发生。(5)工程建设监理制。确定了具有生态环境建设资质的监理单位担任工程监理,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资金进行全过程控制,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达到设计要求。(6)县级财政报账制。对中央投入和地方配套的资金,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项目管理的规定,设置了专账,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并严格按照财政纪律,全面实行县级报账制。(7)工程建设群众承诺制。为避免重点工程示范片施工过程中发生纠纷,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在工程实施前,当地群众出具了支持工程建设的“四愿意承诺书”,即愿意服从统一规划,愿意打破现有耕作界线,愿意损失的青苗、竹、树等不赔偿,愿意项目占地不补偿,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8)水保工程产权确认制。为切实加强对工程设施的管护,做到使用与管护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在工程建设竣工后,及时将水保设施的产权移交给当地政府,并对重点工程进行了建卡发册,确保了工程管护的落实。2.3 严把“五道关口”,确保工程质量在项目实施中,严把“五道关口”,切实履行设计不合格不实施,材料不合格不使用,质量不合格不验收,验收不合格不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1)施工设计关。严格按照水保技术规范,在实地踏勘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坡沟兼治,工程、生物、农耕措施优化配置,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并严格按设计进行施工,取得了很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2)材料检测关。加强施工材料、经果林苗木质量标准的控制,所有施工材料必须经现场有关部门管理人员验收签字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所有的经果林苗木必须出具品质检验证明和检疫证书,从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3)质量监督关。制定了水土保持项目技术质量标准,成立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监督,要求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凡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达标。(4)检查验收关。制定了水土保持项目检查验收评定办法,对主体工程的重点部位,必须经阶段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工程竣工后,由水利、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工程款结算。(5)资金管理关。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项管理,确定项目法人,配备专人管理财务与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了会计账簿报表制度,制定了工程进度管理及资金拨付管理制度,使工程款结算有切实可行的依据。2.4 加强建后管理,保护治理成果水保工程管护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工程验收后及时移交给当地群众进行管理,并造册登记,发放管护手册,明确管护的责、权、利,切实保护好治理成果,让其持续发挥效益。(编辑:孙远)(下转第93页)46
本文标题:四川武胜县“长治”工程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099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