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大纲(陈国辉 迟旭升主编)
1《基础会计》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初学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各章节的内容基本按照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阐释的深浅程度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课程概述本课程是我校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既有特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又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及其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4)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规范体系和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等。课程性质《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备知识。适用专业与年级《基础会计》教材适用于财经院校各专业基础会计的教学。特别应作为我院教师组织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复习考试的依据。本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课程共72学时,4学分。其中:课堂讲授54学时,3学分;实验室实验18学时,1学分。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一门会计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课程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基础会计》,陈国辉、迟旭升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基础会计习题与案例》,陈文铭、张捷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课堂讲授及作业布置《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的课程,也是学好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课程。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介绍相关的会计基本理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方法;根据教学进度及时布置作业,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但由于受总学时的限制,本门课程的作业大多安排在课外进行。实验室实验在整个课时安排中占有较大比重,应周密安排,在课堂讲授结束之前,及时与实验室联系,安排实验时间与具体地点,在实验过程中,任课教师应按时到场,根据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确保实验效果。学时分配表课程总学时72课堂重点讲授章节学时数备注2第一章(共5节)4讲授4课时第二章(共3节)5讲授4课时,讨论1学时第三章(共3节)4讲授3课时,讨论1学时第四章(共4节)5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第五章(共6节)16讲授14课时,课堂练习2课时第六章(共3节)1讲授1课时第七章(共2节)1讲授1课时第八章(共4节)3讲授3课时第九章(共5节)4讲授4课时第十章(共3节)5讲授4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第十一章(共3节)4讲授3课时,课堂练习1课时第十二章(共5节)2讲授2课时实验室实验18注:教材中第五章中“材料采购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不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可只作简单介绍;第七章只讲述一、二节,第三节关于成本计算的内容可结合第五章有关内容一并讲述;第十一章讲授至利润表;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的内容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同时不作为考试内容。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应在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领会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并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提高。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计是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劳动成果有了剩余以后,由于人们关心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进行剩余劳动成果的管理和分配的需要,会计的行为和思想才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重要阶段。3第二节会计的含义一、会计的含义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涵义有信息系统论、管理活动论等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会计定义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手段,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二、会计的属性会计的属性即会计的本质。会计既有技术性,又有社会性。三、会计学及其分支会计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理论会计学和应用会计学两类。第三节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随着会计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演化,其基本职能是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利用货币计量客观反映一个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管理经济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会计通过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方面反映一个特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会计的信息系统。其特征为:(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2)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3)对经济活动要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形成了会计的控制系统。其特征为:(1)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2)具有连续性。(3)具有完整性。会计的这两个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的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会计除了反映和监督职能之外,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二、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就是设置会计的目的与要求。关于会计目标的学术观点主要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第四节会计的任务与作用一、会计的任务会计的任务主要有: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利用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二、会计的作用会计的主要作用有: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信息;加强经济核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保证企业投入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为投资者提供财务报告,以便于其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第五节会计的方法一、会计方法的概念会计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方法是从会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服务。二、会计方法的构成会计方法可分为: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等。这些方4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会计方法体系。三、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及具体内容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反映和控制所应用的专门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以下七种:(1)设置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凭证;(4)登记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告。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学习目标: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会计等式是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同时也是会计上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理论基石。本章主要从会计对象入手,来阐述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重点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基本内容:第一节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的含义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客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二、会计对象的内容不同类别的会计主体其会计对象的内容(资金运动)各异。(一)企业类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表现为循环与周转的方式。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可以划分为资金投入、资金使用和资金退出三个阶段,表现为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和固定资金等具体形态。具体内容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可以划分为资金投入、资金使用(可划分为商品购进和商品销售两个过程)和资金退出三个阶段,表现为货币资金、商品资金和固定资金等具体形态。其具体内容同上。(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可以划分为资金拨入和资金付出两个阶段,会计对象的内容是预算资金及其收支。第二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对象的具体划分就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的划分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的依据,也构成了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二、会计要素的内容企业类会计主体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一)资产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要素的特征为:(1)资产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2)资产必须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5资产要素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二)负债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要素的特征为:(1)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3)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要素按照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其中,流动负债按产生原因可分为在借贷过程中形成、在结算过程中形成、在经营过程中形成和在利润分配过程中形成四种。(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特征为(教材补充内容):(1)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享有的权利;(2)所有者权益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的资产总额与负债之间的差额。所有者权益要素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四)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要素的特征为:(1)收入是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3)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等。(五)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要素的特征为(教材补充内容):(1)费用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2)费用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3)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费用要素包括成本和费用两个方面。其中: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等;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六)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的特征为(教材补充内容):(1)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利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企业实现的收入和发生的费用;(3)利润中包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利润要素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第三节会计等式一、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基本组成内容会计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会计等式主要有以下按种:1.静态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静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3.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对会计等式产生影响,具体情况看不外乎九种类型(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但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讲课中应利用必要的实例加以说明)二、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组成6的。它们是资金运动的具体体现。资金运动同其他一切运动一样,具有静态和
本文标题: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大纲(陈国辉 迟旭升主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38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