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
1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诊疗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2、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哺乳期女性,常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为非哺乳期女性。2.体征: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随炎症发展常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表现。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有炎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脓腔形成。(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2.中医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3.脓肿形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四)标准住院期间为≤1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N6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1-3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乳房彩超(脓肿形成者需行术前定位)。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2药物的选择。2.入院后即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3.术后取(炎性)肿物或脓腔壁组织送病理检查,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种类。(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1.复查项目:血常规,必要时行乳房超声检查。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抗菌药物用至体温正常后3天。(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3天,引流管通畅或已拔除。2.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2.出现新发脓肿,需要继续治疗,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3.未形成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乳腺增生乳腺增生诊疗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乳腺增生2、排除乳腺癌3、行增生组织切除术(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少数有乳头溢液;月经失调。2、体征: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形状不一,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33、医技检查:红外线扫描可作初筛;B超检查,能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钼靶检查,可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4、细胞学或病理检查:对通过上述检查尚不能确诊的乳腺增生,需做乳腺穿刺行细胞学检查,明确性质,或作病理检查排除乳腺癌。(三)乳腺增生分类1、乳痛症: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2、乳腺腺病: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3、囊性增生:多认为本类型的增生病才是真正的病理性增生症,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四)乳腺增生的程度分期1、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2、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小叶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45岁,症状表现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Ⅱ期。3、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Ⅲ期。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4、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5、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Ⅰ期和Ⅱ期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1-3%。(五)治疗方案的选择1、医患沟通:一旦明确为乳腺增生,应将病情、诊疗方案告知患者,如有明显包块,又不能定性时,应作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不得盲目采取治疗措施。如果患者不愿作前述检查,要求治疗应由患者签字。2、非手术治疗:如药物;理疗;中医中药;雄激素等。3、手术治疗: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但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六)标准住院时间10天。(七)术前准备1、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4、细胞学或病理检查。4(八)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30分钟;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抗菌药物。(九)手术日为住院后2天或在门诊手术1、麻醉方式:根据手术需要采用局麻、静脉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增生腺体单纯切除,如有癌变按乳癌手术进行;3、输血:一般不需要,视术中情况而定;4、病理:如术前已作病检,且已明确可不再作,如未作或未明确性质,应作冰冻、石蜡切片;(十)术后住院恢复10天。(十一)出院标准:1、切口愈合好: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等。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或合并症。3、如在门诊治疗,也要按上述要求观察,并向患者交待随时来院观察处理。(十二)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如采用保守治疗,疗效不好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做好沟通。2、如手术中发现较小的增生组织无法切除时,应告知患者,术后定期观察随访,必要时继续采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乳腺癌一、乳腺癌临床诊疗流程(一)适用对象。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2、行乳腺癌切除术。(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4.病理:细针穿刺、Core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5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乳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2.胸部X光片、心电图;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九)术后住院恢复≤12天。(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61.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2.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3.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I”期再造手术;4.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5.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6.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7.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本文标题: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4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