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昂昂溪区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2010-1.4
1森林经营方案2011——2020年昂昂溪区昂昂溪林业局二〇〇九年十二月2前言按照省林业厅黑林办发【2009】110号《关于编制2011-2020年度森林经营方案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指导2011-2020年我区国有林场的建设经营活动,区林业局成立了《昂昂溪区十二五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精兵强将组成了编制小组,在认真总结上一个经理期森林经营情况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2009年二类清查结果和2004年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在进行了大量的外业调查和内业汇总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厅《2011-2020年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大纲》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昂昂溪区2011-2020年森林经营方案》。在本方案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利用、保护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把保护好森林资源,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指导2011-2020年林场的生产经营活动,我们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多次深入现地进行核对,经过精心的测算,我们确定了合理的年伐量,落实了各年度工作指标,具体落实到地块,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制定了具体措施。方案与原方案相比,相同之处:一是森林分类经营思想贯彻始终;二是坚持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使用的最新数据,由森林经营管理系统软件生成,计算方法科学,数据真实可靠。不同之处:一是增加了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内容;二是增加了高保护价值区内容;三是增加了低产林改造规划;四是增加了林地生产力维护;五是增加了公众参与内容;六是采用了最新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的数据。在方案编制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林业部门领导及专家的指3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在编制过程中,难免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编者二OO九年十二月第一章基本情况4第一节自然概况一、地理位置昂昂溪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东岸,隶属齐齐哈尔市南市区,距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南18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3°41′-124°17′,北纬46°59′-47°13′,东邻铁锋区和杜蒙自治县,西靠嫩江干流,与富拉尔基区隔江相望,南与泰来县接壤,北面是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龙沙区,辖区总面积740平方公里。二、气候条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日照时数2,771.5小时,有效积温2,600°,年平均降水量415.5毫米左右,蒸发量1,429毫米,无霜期136天左右。所处的地理环境水系比较发达,水源丰富,有大小河流两条,我省第二大河流嫩江贴西部境内流经23公里,嫩江支流乌裕尔河在东部流径26.6公里,流经总长49.6公里,年水资源量为20,041万立方米。三、地貌与植被我区所属地貌单元为嫩江东岸冲积平原,位于松嫩平原的西北部。施业区内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其次是草甸土和盐碱土。地势较为平坦,起伏不大,海拔高度在144-151米之间。全区植被类型属满州植物区系与小兴安岭、蒙古植物区系交错地带,属草甸草原类型,共50科100余种。乔木主要有樟子松、云杉、榆树、柳树、杨树等树种。灌木主要有丁香、山丁子、卫茅、红瑞木、枸杞、黑加仑、柽柳、接骨木、红穗醋栗等;草本主要有羊胡子苔草、小叶樟、冰草、三棱草等;中草药有防风、龙胆草、柴胡、车前子等;菌类主要有花脸蘑等(见表1)。5总之,施业区自然气候条件差,俗称“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风沙、干旱严重,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昂昂溪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生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在昂昂溪更加频繁,昂昂溪文化类型距今5000年以上。历尽沧桑,1961年8月30日,齐齐哈尔市政府决定将昂昂溪人民公社改为昂昂溪区,截止目前,区辖新建、新兴、道北、林机4个街道办事处,榆树屯、水师营满族两个镇,18个行政村,一个国有昂昂溪林场。全区总人口84557人,其中农业人口37209人。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970万元,年人均收入5143元,。交通便利,主要公路有111国道和齐齐哈尔至大庆市杜蒙自治县的齐杜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大小站点7个,有通往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昂昂溪站一处;距城区北齐齐哈尔民航机场仅15公里。第三节经营面积我区所属昂昂溪林场总经营面积2664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541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123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2523公顷;苗圃7公顷;无林地11公顷。森林覆盖率94.7%(见表2)。第四节森林分类区划情况一、分类区划的标准:《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暂行)和《国6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的标准,结合我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实际,将该场林业用地区划界定为:1、重点公益林:嫩江东岸2公里内的水源涵养林;松嫩沙地中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区的防风固沙林划定为重点公益林。2、将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内的防风固沙林划定为一般公益林。3、将苗圃地划定为商品林。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结果:重点公益林2527公顷,13个林班,160个小班;一般公益林7公顷,2个林班,7个小班;商品林7公顷,2个林班,2个小班。三、事权划分:按事权划分该场重点生态公益林是国家级,享受国家级生态补偿基金。全部为国有。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不享受生态补偿。四、林种布局全场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生态林只有一个林种即防护林,面积2534公顷,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2527公顷,一般公益林7公顷。其二级林种为:1、水源涵养林面积246公顷,主要分布在嫩江东岸2公里内的水源涵养林。属重点生态公益林。2、防风固沙林面积2288公顷,主要分布在嫩江沙地中土壤贫瘠、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区的防风固沙林。其中重点7公益林2281公顷,一般公益林7公顷。商品林全部为苗圃地7公顷。五、经营措施按照界定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1、对划定的重点生态林,禁止商业性采伐,采取抚育伐。其中,对幼龄林采取透光伐,中龄林生长伐,近、成熟林卫生伐,提高林分质量,培育森林资源。2、对于划定的一般生态林以造林为主,积极培育森林资源,在管护上就近划分给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区的责任人管护。3、对划定的商品林,在管护上就近划分给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区的责任人管护。4、国有林场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单位的要求,建立管护经营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24名公益林管护经营责任人头上。5、在管护上采取以管护站的方式,并充分利用冠下资源,以实现管护和利用相统一。6、完善森林有害生物监测体系,防止有害生物扩大蔓延。六、高保护价值区的界定根据该场场区经营区123公顷的樟子松水源涵养林在当地的生态能量度、珍贵度、稀有度和景观度,确定其为高保护价值区(见表3、4、5、6)。第五节森林资源状况一、森林资源情况该场经营总面积266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41公顷,有林地面积为2523公顷,其中,天然林面积为34公顷,人工林面积82489公顷;现有林木总蓄积171515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为1156立方米,人工林蓄积为170359立方米。全部为重点生态公益林。二、按林种分:全场有一个林种,即防护林,面积2523公顷,蓄积17151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的100%、100%。其中,防风固沙林面积2284公顷,蓄积159974立方米,分别占90.53%和93.27%;水源涵养林面积242公顷,蓄积11541立方米,分别占9.47%和6.73%。三、林分类型该场有林地面积2523公顷,蓄积171515立方米。包括5个林分类型,分别为:1、杨树林面积2234公顷,蓄积161083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8.54%和93.91%,该林分多处于成熟林阶段;2、樟子松林面积186公顷,蓄积7553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7.37%和4.4%,该林分多处于幼、中、近熟林阶段;3、落叶松林面积5公顷,蓄积385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0.19%和0.22%,该林分多处于中龄林阶段;4、针阔混交林面积64公顷,蓄积1338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2.53%和0.78%,该林分多处于幼、中、成熟林阶段;5、软阔混交林面积34公顷,蓄积1156立方米,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1.37%和0.69%,该林分多处于幼龄林阶段。四、龄组结构情况在有林地中,幼龄林面积234顷,蓄积4780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9.3%和2.8%;中龄林面积89公顷,蓄积40909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3.5%和2.4%;近熟林面积103公顷,蓄积7195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4.1%和4.2%;成熟林面积2097公顷,蓄积155486立方米,分别占有林地面积、蓄积的83.1%和90.6%。五、林副资源情况该场以人工林为主,处于全省西部干旱地区,地利条件差,林木生长缓慢,林下资源匮乏。林中有少量的食用菌资源,产量2,000千克,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六、其它资源情况该场经营区内有少量的矿产资源,主要是建筑用沙石,由一定的开发价值(见表7、8、9)。第六节森林资源变化及分析一、林地利用状况分析该场总经营面积2664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41公顷,林地利用率达95.38%以上,林地利用状况良好。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252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99.29%。其中,人工林面积2489公顷,占林业用地的97.95%,天然林面积34公顷,占林业用地的1.33%。能够较好的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见表3)。二、龄组状况分析该场幼、中、近、成熟林面积、蓄积比例分别为1:0.3:0.4:8.3和0.3:0.2:0.4:9.1。从全场的龄组构成情况来看,森林多处于成熟龄期,龄组结构不尽合理。就幼、中、近熟林面积、蓄积而言,面积为426公10顷,仅占有林地面积的16.9%,蓄积量为16029立方米,仅占总蓄积量的9.3%,距合理的龄组结构相差较大。为此,在经理期内(2011-2020),林场必须在抓好幼、中龄林抚育的同时,加速对成熟林的卫生抚育和更新改造,因为部分成熟林林龄都达到27年以上,都过了防护成熟和生理成熟,防护效能降低,降低林分,树冠稀疏,病虫害严重,枯立木达30%,个别小班达70%,无法进行防治,只能采取改造、更新等补救措施,调整林龄结构、林木树种组成,逐步改西部地区的“杨家将”向樟子松或杨樟混交林方向发展,提高林分质量,更大地发挥其三大功能(见表8)。三、林种状况分析该场森林资源按2009年二类调查结果,以及2004年分类经营区划界定的要求,林种全部区划为防护林,面积2523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00%。具体为水源涵养林面积242公顷,防风固沙林面积2281公顷。林种区划有利于生态效能的发挥,但由于资源总量低,林种结构单一,还满足不了现阶段生态建设的需要(见表7)。四、林分质量状况分析全场林分质量一般。一是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67.98立方米,按起源分:人工林公顷蓄积量平均为68.44立方米,天然林公顷蓄积量平均为34立方米;二是以人工纯林为主面积占98.7%,天然林地占有林地面积的1.3%;三是林地质量差,林木分布不均,树木径级小,没有大径材可培育;四是由于林龄大,长势差,立枯现象严重;五是成熟林面积达209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83.1%,以人工杨树林为主。五、森林资源消长分析从2000年至2010年对比分析来看,2000年,经营性消耗为111600立方米,2010年经营性消耗为1100立方米,减少了500立方米。主要原因:一是实施生态补偿以来受重点公益林采伐强度不超过15%的限制,该场成熟林不能及时采伐利用。二是非经营性消耗2000年为200立方米,2010年没有,这是实施重点公益林管护措施取得的效果。三是从生长量来看2010年比2000年降低了1080立方米,这要是由于近几年来成熟林增多,生长量明显下降。从以上数字变化说明了森林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成熟林过多生长量降低应及时采伐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改造更新,调整林龄结构(见表10)。六、生物多样性分析建场以来,该场进行了大面积的造林,但树种单一,物种数量少。据森林资源专业调查,与建场初期相比,乔木由二种增加到四种,林分类型单一。为此,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
本文标题:昂昂溪区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2010-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5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