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苏三起解又名《女起解》、《洪洞县》。梅、尚、程、荀及张君秋等演出均有特色。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王在妓院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苏私赠银两使回南京。王走后,鸨儿把苏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与人私通,毒死沈,反诬告苏。县官受贿,判苏死罪。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去太原复审。途中苏诉说自身的遭遇,崇加以劝慰。2020/4/28戏剧一、中国戏剧的萌芽——原始歌舞、优戏2020/4/28原始歌舞:–《尚书·舜典》:“予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舜帝时,原始人民在打猎以前或打猎以后,披着各种兽皮,敲打着石头跳舞,用以祈福或酬神。同时也用以庆祝他们获得丰收后的喜悦。2020/4/28–《吕氏春秋·古乐篇》:“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部落之一。那时他们就有一套由多人拿着牛尾做的道具,一面歌唱,一面跳舞的乐曲了。2020/4/28“掌祓除祀上帝”的巫觋,和以歌唱或滑稽表演为职业的艺人——“优”。先秦的优戏:《史记·滑稽列传》–优孟、优旃2020/4/28傩舞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2020/4/28王国维:“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而此二者,固未可以后世戏剧视之也。”(《宋元戏曲考》)我们虽还不能把优、巫的表演看作是戏曲艺术形成的真正开端,但优伶和巫觋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戏剧演员了二、中国戏剧的摇篮——汉魏六朝2020/4/28汉代百戏所谓“百戏”,即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张衡《二京赋》的记述,汉代百戏中就有各式杂技、武术、幻术和滑稽表演等节目。如“吞刀”、“吐火”、“扛鼎”、“寻橦”(爬竿)、“冲狭”(钻刀圈)、“跳丸”(抛弹丸)、“走索”等等2020/4/28–“角抵戏”2020/4/28《东海黄公》东海有个姓黄的老头,少时身佩赤金刀,头缠红绸子,还能施行法术,制伏猛兽毒蛇。后来年老力衰,加之饮酒过度,在一次与白虎博斗中,因法术失灵,终于被老虎吃掉了。2020/4/28代面,是一种有化装、有动作、有歌舞的舞曲。–《兰陵王》魏晋南北朝的小型歌舞戏——代面兰陵王高长恭,是北齐文襄王的四儿子。他勇猛善战,胆气过人。但因容貌俊美而缺少威严,往往不能威慑住敌人。于是,他用木头刻了一付狞厉可怕的面具,每逢打仗时,他身穿紫色战袍,腰束金带,手持战鞭,头戴假面具,所向披靡,勇冠三军。齐人因此作《兰陵王入阵曲》,摹拟他上阵指挥、击刺的姿态和动作。三、最早的戏剧形式——唐代参军戏2020/4/28唐代的参军戏–以滑稽诙谐,笑谑讽刺。以科白为主–嘲弄者“参军”;戏弄者“苍鹘”。2020/4/28唐代的“大曲舞”歌舞戏。就是一种规模较大的音乐舞曲;四、古代戏剧的成熟——宋金元2020/4/28瓦舍、勾栏和歌舞戏从宋开国到南渡以前的一百余年,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与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工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出现了群众游艺娱乐场所瓦舍。最大的瓦舍有“大小勾栏棚”五十余座,有的可容纳观众数千人。“勾栏棚”,就是在每个瓦舍里栏出一些可供演出的圈子。在这些勾栏中,分别演出不同的节目。诸如讲史、说书、角抵、歌舞戏、诸宫调、合生、武术杂技,以及影子戏、傀儡戏、说笑话、滑稽表演、装神弄鬼等等。不论风雨寒暑,日日如是。观众以广大市民为主,也有贵家子弟、官僚幕客、军校士卒等等。2020/4/28宋杂剧在唐代参军戏和歌舞戏的基础上,糅合其它技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滑稽短剧,一般以大曲曲调来演唱故事。《目连救母》2020/4/282020/4/28傀儡戏、影戏、金院本和诸宫调傀儡戏和影戏2020/4/282020/4/282020/4/28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2020/4/28《琵琶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赴京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允,强迫其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牛氏说服牛丞相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丞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五、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2020/4/28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王实甫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太医院户籍。生活于13C20到13C末或14C初,由金入元,年龄大约不超过80岁。在戏曲最繁盛的元贞、大德年鉴,关汉卿是活跃人物。一生主要活动于大都,到过杭州,是玉(御)京书会的最著名的才人,被公认为剧坛领袖。他和当时的杂剧界和勾栏倡优有着广泛的联系,亲自参加杂剧演出,是一位熟谙舞台艺术的杂剧行家里手,是一位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的才人艺匠。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趜、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魂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关汉卿剧作关汉卿最杰出的艺术成就是杂剧,他一生创作有67本杂剧,现存也有18种,如《感天动地窦娥冤》、《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包待制三勘蝴蝶梦》、《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等,这些剧作主要是以公案剧、历史剧、爱情风月剧出现,都善于将现实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融为一体,当行本色,雅俗共赏,是元杂剧中第一流的作品。《单刀会》《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单刀会》在构思上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前三折反复铺垫,第四折关羽正式赴会情节结构第一折:定计。东吴乔公追述关羽的英勇业绩。第二折:劝阻。隐士司马徽介绍关羽的英武威猛。第三折:训子。关羽自白。第四折:刀会。关羽镇定自若,慷慨陈词,与鲁肃斗智斗勇。单刀会侯少奎昆曲【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返回《窦娥冤》题材来源与戏剧冲突题材来源从据史料记载的“东海孝妇”的故事演化而来,汉人刘向的《说苑》、《汉书·于定国传》、晋人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戏剧冲突剧情结构楔子:交代了窦娥可悲的身世。引出蔡婆和窦引章。第一折:开端。抵债别父第二折:发展。守寡拒婚第三折:高潮。受诬蒙冤第四折:结局。鬼魂雪冤窦天章以女还贷——赛卢医杀人逃贷——张驴儿父子无意救蔡婆——张氏父子强行入赘——窦娥不从,张驴儿误毒其父——逼婚不从,张驴儿将窦娥告上——屈打成招——绑缚法场——鬼魂诉冤戏剧冲突的对立面不断地转换。窦天章与蔡婆(高利贷)——社会经济关系的残酷蔡婆与赛卢医(杀人以逃债)蔡婆与张驴儿(救人为要挟)——社会人际关系的丑陋窦娥与张驴儿(无赖逼婚)矛盾激化(以尸讹诈)——社会伦常纲纪的败坏窦娥与官府(桃杌下跪)——官府贪赃枉法的普遍窦娥与天地(咒天骂地)——整个社会无可逃避的黑暗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窦娥反抗性格发展的几个阶段:善良本分的本性:认命(“莫不是”)想的是如何遵从天命反抗性格的始现:不甘受侮(“要官休”)在人间寻找天理反抗性格的发展:埋怨命运(咒天骂地)指责天地之不公反抗性格的高潮:要求天地(三桩誓愿)对天地呼喊出“我要”“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握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跎颜渊: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唉,只落得两泪涟涟。”讨论题1、怎样理解窦娥在刑场上所发的三桩誓愿以及誓愿的应验?2、有人认为,《窦娥冤》作为大悲剧,应该到第三折完就结束,才能突出“悲”,加上第四折,冲淡了悲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三桩誓愿的实现,正义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传统人格理想、生活理想最终实现的结尾,寄托着关汉卿的深刻感情。传统的中华文明与思想,赋予了作者坚定而执着的信念:古老悠久的传统道德文明是不可动摇的,不可毁灭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尽管异族的入侵和外来文化输入暂时使传统的文明受到冲击,但它最终仍然会光复的,会发扬光大的。这种结尾,体现出关汉卿企望的还是儒家的仁义德治。纪君祥《赵氏孤儿》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伏尔泰改写成《中国孤儿》在法国公演。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全剧五折加一楔子,故事源于《左传》和《史记·赵世家》。故事梗概:晋灵公佞臣屠岸贾,进谗言将忠良赵盾家族300余口,满门杀绝,仍不放过公主与驸马赵朔所生赵氏孤儿。草泽医生程婴将赵氏孤儿带出宫门,守门将军韩厥放程婴出宫而自尽。程婴投奔老臣公孙杵臼,用自己的儿子换了赵氏孤儿。屠岸贾逼公孙杵臼交出赵氏孤儿,公孙杵臼撞阶自尽,屠岸贾将假赵氏孤儿程婴之子连剁三剑杀死。屠岸贾收留程婴为门客,并将程婴假子真赵氏孤儿收为义子,取名屠成。20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武艺超群,屠岸贾想依仗屠成弑了灵公,夺了晋国。赵氏孤儿得知家仇,杀死屠岸贾,为赵氏报仇雪恨。赵氏孤儿复姓赵,朝廷恢复赵氏爵位,并封赠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保护赵氏孤儿的死难忠良。2020/4/28悲惨悲壮悲愤悲哀王实甫的生平王实甫(?-1324前),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著有杂剧14种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凌波仙】吊词:风月营密匝匝列旌旗,莺花寨明飚飚排剑戟。翠红乡雄纠纠施谋智。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朱权《太和正音谱》: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西厢”故事的演变本事唐·元稹《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要情节是唐贞元年间,张生游西山蒲州,住在普救寺内,与姨母“崔氏妇”相遇。适逢乱兵骚扰。由于张生的保护,崔氏一家免于战祸。“姨母感其德”设宴招待张生,由此与表妹崔莺莺相识。在长生的百般追求和红娘的帮助下,二人私接秦晋。后来张生去长安应试,以莺莺是“尤物”和“妖孽”为借口,遗弃了她。《莺莺传》带有极大地自传性。据史,元稹早年曾与表妹崔氏相爱,私下结合后又将她遗弃并且另娶了尚书之女韦丛。元稹在《莺莺传》中一方面铺陈莺莺的美丽多情,有着炫耀的色彩,另一面他又借此为自己的负心进行辩护。莺莺被弃后对张生说:“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没身之誓,其有终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戏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52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