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
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一(相关知识)1、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时间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自2009年3月25日启动,总体整治时间3年。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达到的目标答:用三年时间,彻底消除各种脏、乱、差现象,最终取得“五个规范”和“三个全面提升”,即垃圾收运处理规范,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规范,城乡街巷摊点摆设规范,城乡街道车辆停放规范,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卫生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全面提升;实现城乡环境整洁、卫生、文明、优美的目的。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答: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负责,统筹推进、分步实施。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标准(四化)答:“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包括哪四大工程答:一是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程。二是推进环境设施完善工程。三是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工程。四是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6、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是什么?五乱指哪五乱?答: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两个重点。五乱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7、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七进”指的是?答: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进景区、进学校、进家庭。28、“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内容是什么?答: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9、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有: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文雅、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10、城市容貌治理的重点是什么?答:一是重点治理卫生死角,卫生保洁管理全面覆盖;二是重点治理广告乱贴乱画;三是治理摊点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加强综合管理;四是治理占道停车、阻碍交通行为;五是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扬尘污染等问题。11、城乡综合整治城市应达到哪七好?农村应达到哪四好?答:城乡综合整治城市应达“垃圾解决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广告管理好,车辆停放好,占道经营管理好,卫生习惯培养好”。农村应达到“垃圾处理好,污水处理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12、农村“两管五改”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那些内容?答:农村实行“两管五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其中“两管”指管水、管粪;“五改”指改良水井、改良厕所、改良畜厩、改良炉灶、改良环境。13、农村家庭卫生应达到那些要求?答:农村家庭卫生应达到居室要通风,室内要清洁卫生;卧具要干净,被褥勤洗勤晒;碗筷、炊具要干净,定期煮沸消毒;不吃死因不明的肉食,隔夜剩菜要加热煮沸再吃;人畜要分居,家畜家禽要圈养;柴草煤堆摆放要整齐,杂物和食物要分别堆放,农药、化肥与食物要分开;庭院要养花种树,绿化美化;厕所要符合卫生要求,有墙有棚,粪便要做到无害化处理;垃圾要及时处理。314、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对家庭成员有什么卫生要求?答: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对家庭成员提出的卫生要求是: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头发清洁、勤理;一人一巾;每天洗漱;一人一刷;每天刷牙;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吸烟、不酗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15、“门前三包”指哪“三包”?“五归”的内容是什么?答:“门前三包”指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五归”是指: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二(学校整治要求)第一,治理“脏、乱、差”的现象1、实现洁净卫生。保持校园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烟头、纸屑、瓜果皮核等垃圾,不乱排污水,生活区基本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无蛛网、无尘、无污物、无异味、无“牛皮癣”等,到处一片干净卫生。2、做到整齐规范。校内杜绝车辆乱停、物品乱放、摊点乱摆、广告乱贴、墙壁乱涂、线网乱拉等现象,学生食堂生产加工流程规范有序、学生宿舍物品摆放整齐。3、达到优美宜人。根据学校特色,制定绿化美化计划,积极绿化美化校园,营造自然优美、体现学院气势、彰显校园文化的生活环境。第二,创建节约环保校园1、节约能源资源。树立节约观念,养成节约习惯,珍惜淡水、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积极推广最新节能技术,加快进行节能改造,加强节约管理,降低能源资源消耗。2、保护校园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放弃使用塑料带和一次性用具,尽量使用环保材料用具,减少污物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净化学习、生活空间。第三,创建文明和谐校园。1、强化安全意识。注重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开展防灾救灾演练,建立教育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体系。2、提升文明素质。进一步倡导“八荣八耻”、“五讲四美三热爱”风尚,严格遵守《学生守则》,树立文明新风,增强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文明、环境意识。53、营造和谐氛围。做到以人为本,让师生员工的意愿能被尊重,师生满意学校的各项工作,并能积极支持配合学校的发展建设,全校形成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职工之间、干群之间、干部之间紧密和谐的关系。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三(活动步骤)(一)集中突击阶段2009年3月25日至4月底。集中组织开展治理“五乱”(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工地乱象)和强化宣传、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校容校貌治理,特别是食堂、宿舍、门卫及学校周边环境清洁卫生等工作。(二)推进深化阶段2009年4月26日至2009年9月30日。集中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师生员工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员工素质,基本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实现校园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民风文明的目标。(三)全面提升阶段2009年10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善,提升环境档次,达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四化”标准。建立起长效机制,实现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健全、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体制科学的目标。本次校园环境治理活动涉及面广、任务重,需要学校各单位、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师生广泛参与、支持配合、共同努力,为把我校建设成洁净卫生、整齐规范和优美宜人校园贡献力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四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标准: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是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城乡面貌,提升城镇品味,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到2012年底,实现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五改”“五通”是指:7四清是指: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清淤泥五改是指: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房五通是指:通水、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三包”是指:门前三包拽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卫生要做到“四无”,无瓜皮、果壳、纸屑、烟蒂,无垃圾废土,无积水污泥,无脏乱杂物;包绿化是使环境绿化、美化;包秩序要做到“四不一无”,不乱拱乱建、不乱堆杂物、不乱停放车辆,不占道干活妨碍交通,无露天粪缸和简陋厕所。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对普通居民的要求:普通居民要做到行车归道,停车归点,不违章开挖,不乱搭乱建,不乱刻乱画,不乱牵乱挂。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商店、经营户的要求:商店、经营户要做到坐商归店,行商归市,建筑归场,广告归栏,不占道经营。商铺门窗整洁、遮阳篷干净、规范,醍目美观,橱窗玻璃完好、明亮、洁净,货物陈列有序。无向店外抛洒垃圾货物乱排污水现象,饮食店内墙面和地面无油渍、积水、无将排油烟口、排污水口、炉口面向道路的情况。6、村、镇城乡环境治理“十要十不准”:(1)要搞好环境卫生,不准乱扔垃圾;(2)要改水改厨改圈,不准乱排污水;(3)要拴养圈养牲畜,不准敞养敞放;(4)要保持院落整洁,不准乱堆杂物;(5)要规范标语广告,不准乱贴乱画;(6)要入市归店经营,不准乱摆摊点;(7)要定点停放车辆,不准乱停乱放;(8)要遵守城乡规划,不准乱搭乱建;8(9)要做到文明施工,不准工地乱象;(10)要栽种花草树木,不准破坏绿化。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宣传资料之五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方案根据省委领导指示精神及省治理办、省委督察室《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09]95号)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活动目标及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定》(川委发[2009]15号),结合教育厅《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的意见》(川教[2009]222号)。9月15日至10月31日,广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提高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知晓率和参与率,进一步营造校园氛围。二、活动内容及形式1、教育厅制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海报和宣传画,开设全省教育系统治理工作监督热线(028-86716397)。各地各校相应制作校园环境治理海报、书签、倡议书和宣传单,并开设本地本校治理工作监督热线。2、学校在校园大门和学生食堂、公寓、活动中心、教学楼内外及商业街、车辆停放点、绿化带等部位设置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横幅和标语,并根据需要建立校园环境治理信息公布栏、展板和宣传橱窗。3、学校在校园建筑立面装饰、户外广告牌、霓虹灯箱上加入环境治理的内容,清除广告乱贴乱画“牛皮癣”顽症和鞋印、球印等污迹。4、学校组织宣传、学工、后勤部门及学生团体向师生员工编10发有质量、有号召力的手机短信,广泛宣传,深入动员。5、学校酌情新添一批有特色的环保垃圾桶,强化广大员工师生的行为意识。6、学校给食堂、公寓、校园安全监督员制发专门的服装,发挥移动广告效应。7、学校举办“校园环境综合治理”主题摄影展,展示治理成果,让师生员工受到熏陶、感染和启发,强化环境卫生意识。8、各地各校进行“我爱我校”、“小手拉大手”、“环境治理,我在行动”公益广告的征集和制作,在本地本校教育电视、网络、广播、大屏幕和报刊展播、发布、登载。9、各地各校进行“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宣传片的征集和制作,内容包括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以及在治理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三、保障措施1、提高认识广大师生员工及其家属是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的主要力量,更是推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开展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培育“整洁优美、节约环保、文明和谐”校园氛围,畅通监督渠道,激发师生员工及其家属参与整理工作的重要途径。2、明确责任教育厅综治办负责教育系统综合治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等工作。各地各校分管领导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集中宣传活动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本地本校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发动和综合协调,各地各校“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3、加强督查指导11教育厅采取专项检查、跟踪检查、重点督查、暗访暗查等形式,加强对“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的督促检查力度;各地各校分管领导和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协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先进,鞭策后进,加强舆论监督。对负面典型将曝光进行警示教育,对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失职渎职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将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4、建立信息报送和激励机制各地各校要及时将“进学校”公益广告和监督热线宣传活动素材报送教育厅综治办,综治办汇总和筛选后,报请教育厅“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审定,在“四川教育电视台”和“四川学校后勤与产业信息网”专题播出和发布,并视情推荐至省治理办和对优秀作品报送单位及作者予以奖励。四川省教育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0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本文标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5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