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和而不同《老子》二章:世界事物相反相成,多样统一。《晏子对齐侯问》:“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史伯对桓公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秋水》: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了,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所以,《诗·豳风·狼跋》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得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能总是‘相同’,就和这些道理是一样的。”返回译文大同《礼记》1、关于大同世界的理想桃花园、乌托邦、共产主义;基督教的彼岸世界、希腊城邦的政治理想等。2、关于小康现实的选择小康靠的是威权统治下的等级制(礼、义、廉、智、信)。几千年到今,历史已雄辩地证明行不通。道德靠不住,还得靠法律,专制行不通还得靠民主,等级靠不住还得靠平等,压迫靠不住还得靠自由。兼爱不比仁爱差,但中国人也没有选择它。容忍与自由胡适一、背景:本文发表于《自由中国》1959年3月16日第20卷第6期,《自由中国》于1949年由胡适和雷震共同创办,1960年被停刊。主编雷震被拘捕判刑。胡适说这事“在国外实在见不得人”,他回台后接见记者,认为《自由中国》为了争取言论自由而停刊也不失为“光荣的下场”,并说“我曾主张为他(雷震)造铜像,不料换来的是十年坐监,这是很不公平的!”胡适说这话时还用手拍了一下桌子。胡适此文的发表与查封相隔了一年半时间。显然针对查封。威权与宽容、改良与革命、和平与暴力、自由与激进。李大钊与胡适、陈独秀与胡适、毛泽东与陈独秀。二、作者: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一家颇有声望的杂志《展望》推胡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伟人之一。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初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青年时代留学美国,攻读哲学、文学,受赫胥黎、杜威思想影响较大。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文章,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胡适在我国哲学史、文学史、古典小说和古籍整理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成果。主要著作有《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共三集)等。返回二、作者: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一家颇有声望的杂志《展望》推胡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伟人之一。严复的“天演惊雷”:1898年,严复以赫胥黎所著《进化与伦理》为底本,融合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刘禹锡诸家学说以及自己思想主张,改作成《天演论》一书。这本书不仅是西学东渐的转折点,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为其后的救亡运动注入了强大的内源性动力,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皮厚锋:《严复大传》胡适受赫胥黎、杜威影响赫胥黎,英国博物学家,他的《进化论与伦理学》的一部分被严复译为中文后称为《天演论》。1915年9月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攻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十九世纪末产生于美国,强调物质和意识只是“纯粹经验”内部的区别。鼓吹“实践”的标准是所谓“兑现价值”和“效用”,认为这也就是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论合流,形成逻辑经验主义。《新青年》1916年起,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倡导者。既标榜“独立精神”,又倡言“好政府主义”,既主持“整理国故”,又热衷于政治功利,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处于斗争日益尖锐化的客观情势中的两难心境。《尝试集》抗战任驻美大使,46年任北大校长,后为蒋重登总统宝座积极效劳。《尝试集》是第1部白话诗集;《终身大事》是第1部话剧;出版第1部白话《短篇小说》译本;散文更在诗、小说、戏剧之上。毛泽东曾“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将他们奉为“楷模”。作者介绍胡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康奈尔大学留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1914年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学于哲学家杜威。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夏天回国。1962年2月24日,胡适于台湾参与中央研究会相关会议,在会议进行中心脏病发作去世。胡适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研究。胡适受墨子的影响很大。墨子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被蔡元培称为“第一部新的哲学史”。主要作品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1919)、《尝试集》(1920)、《胡适文存》(1921)、《胡适文存二集》(1924)、《胡适文存三集》(1930)、《戴东赢的哲学》(1927)、《白话文学史》(1928)、《胡适文选》(1930)、《胡适论学近著》(1935)、《四十自述》(1933)、《藏晖室札记》(1939)、《胡适日记》(1933)、《齐白石年谱》(与黎锦熙、邓广铭合编,1949),以及《先秦名学史》(1922)等英文论著等。此外,从1919年起,还陆续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1966)、《胡适手稿》(10卷,1966-1970)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1979)、《胡适书评序跋集》(1987)、《胡适文集》(12册,1998)等。返回容忍与自由胡适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写作本文的动机,体会容忍与自由的关系。2.认识胡适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返回教学重点1.容忍与自由的内涵。2.容忍、自由与当前发展和谐社会的关系。返回三、课文被删文字复原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但我的无神论与***的无神论有一点根本的不同。我能够容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也能够容忍一切诚心信仰宗教的人。***自己主张无神论,就要消灭一切有神的信仰,要禁绝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这就是我五十年前幼稚而又妄的不容忍的态度了。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是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三、课文《礼记·王制》等儒家“卫道”者书写的几千年文明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者‵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本文第一部分中充满“杀”字,何来“容忍与自由”?即使胡适本人的无神论被社会容忍了四十多年,但中国历史上并非没有迫害信仰的例子。韩愈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是因为信仰,近代中国屡屡发生的可怕的教案,也是因为信仰……这样一个难以容忍的社会,胡适却能容忍它,可见胡适容忍的雅量。三、课文第二部分中讲的宗教不宽容,最典型的是历时近两百年(1096-1291)的8次十字军东侵。均以失败告终。第三部分中所讲的“在政治思想上,在社会问题上”的不容忍,至今为止世界上的专制主义国度仍然比比皆是,可见胡适这一论题毫不过时。正如【提示】中所说:“迫人就范的威权,也是绝不能持久,终究要失败的。”陈独秀对别人不宽容,结果别人对他更不宽容。这就带出一个理念:非暴力改良、议会道路、甘地主义,本书中的《我有一个梦想》等。三、课文事实上这篇文章就是对台湾现状有感而发的,只是胡适为人处世的中庸平和、世故老到,令他只能说到“戒律自己”。胡适另有一篇文章叫《自由主义》,中说:“但是东方自由主义运动始终没有抓住政治自由的特殊重要性,所以始终没有走上建设民主政治的路子。西方的自由主义绝大贡献正在这一点,他们觉悟到只有民主的政治方才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所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意义是强调的拥护民主。一个国家的统治权必须放在多数人民手里,近代民主政治制度是安格罗撒克逊民族的贡献居多,代议制度英国人的贡献,成文而可以修改的宪法是英美人的创制,无记名投票是澳洲人地发明,这就是政治的自由主义应该包含的意义”。三、课文自由主义在这两百年的演进史上,还有一个特殊的空前的政治意义,就是容忍反对党……在朝执政的党一旦失去了多数人民的支持,就成了在野党了,所以执政权的人都得准备下台时坐冷板凳的生活,而个个少数党都有逐渐变成多数党的可能。三、课文现代的自由主义,还含有“和平改革”的意思。和平改革有两个意义,第一就是和平的转移政权;第二就是用立法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做具体改革,一点一滴的求进步……反对党的对立,第一是为政府树立最严格的批判监督机关,第二是使人民可以有选择的机会,使国家可以用法定的和平方式来转移政权……英国工党在五十多年前,只能选择出十几个议员,30年后,工党两次执政,但还站不长久,到了战争胜利之年(1945),工党得到了绝对多数的选举票……从资本主义的英国变到社会主义的英国——不用流一滴血,不用武装革命,只靠一张无记名的选举票,这种和平的革命基础,只是那容忍反对党的雅量。三、课文“好像一粒芥子,在各种种子里是顶小的,等到他生长起来,却比各种菜蔬都大,竟成了小树,空中的飞鸟可以来停在他的枝上。”(新约马太福音十四章)人们能这样想,就不能不存容忍别人的态度了,就不能不尊重少数人的基本自由了。在近代民主国家里,容忍反对党,保障少数人的权利,久已成了当然的政治作风,这是近代自由主义里最可爱慕而又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内容述评胡适以母校史学大师布尔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为起兴,不仅深表同感,而且认为它“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顺着布尔的思路,胡适进一步发挥并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胡适的话换一种表述即是:因为容忍是自由存在的前提,所以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打个比方来说,容忍是“根”,自由是“花朵”。胡适为布尔的那句格言寻找到了立论依据,并赋予了理论色彩。返回本篇的论题是“容忍与自由”,也就是要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核心论点是:“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就将容忍与自由之间的因果关系、前后关系、重轻关系阐释得非常清晰和非常概括。全文支撑核心观点的有三个分论点。其一是“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其二是“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因为难得、稀有,容忍才比自由更为重要。其三是“戒律自己”,决不可“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作为行文秩序,它与上段陈独秀的引文相衔接显得自然恰切。本文的另一特色是将理论命题具体化、个人化。本文也体现了胡适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8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