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5
第七章中学德育一、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理解这一定义时,应把握以下几点(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的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被一时地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结构极为复杂,近20年来,国内外提出了多种观点和理论。国外的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国内的除了继承由潘菽提出的因素构成说外,还有林崇德提出的动态开放系统结构、李伯黍提出的道德价值结构、章志光提出的品德形成心理结构等。在此主要论述三因素构成说,即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包括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评价两个部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随着中学生身体发育不断成熟和中学阶段活动内容的更新,中学生的品德日趋成熟。根据有关研究与理论,可将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2自我意识增强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三、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史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三)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教育。最终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四)理想教育理想是人民对未来事物、生活的合理想象和追求,他是推动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五)自觉纪律教育纪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的阶级,集体,团体对其成员提出的共同遵守的秩序,规则,章程等。(六)民主与法制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使之充分了解个人在现实社会中所享有的所有权利。同时,使之树立法制观念,明确自身对社会的义务。(七)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处理和调节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生活关系的行为准则。(八)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类自身总的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属于世界观范畴,是指个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四、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1、遗传素质的影响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其重要,它影响人的智力和气质类型。它不仅是品德发展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而且也是品德发展的潜在因素。2、环境教育的影响(1)家庭环境教育的影响最初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家长的职业类型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也有一定的影响。(2)学校环境教育的影响在学生品德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校风和班风的影响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楷模作用。素质教育与德育:德育课程、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开展各种活动(3)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国家的招生、录用及人事任免制度;人物榜样社会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五、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1、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同时,徐进学生接受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得到的需要。2、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教师经常地对集体中的是非、美丑、善恶等行为作正面而又简明的评价,向学生做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多种教育教学机会,组织学生对品德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或选举。3、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可通过多种途径:首先,向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其次,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再次,激发和保持学生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4、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增强各种地质诱惑力的能力。5、训练道德行为和习惯只有当品德行为转化为经常性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习惯时,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第二节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关于道德发展水平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皮亚杰也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规范形成与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道德发展有以下阶段:无道德规则的阶段(五六岁以前),社会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观念、认识。在游戏中也没有合作,没有规则,只是自己独立活动。按自己的想像去执行规则。五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较多的注意和尊重。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一般将这两个阶段都归为他律道德阶段,即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2.道德发展原因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3.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注意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注意成人与儿童关系不应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在儿童犯错误时,要使他了解为什么这样做不好,以发展儿童的道德认识。(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沿用了皮亚杰的间接故事和临床访谈的研究方法,具体地说,他使用的是两难故事法,例如经典的“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故事中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环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他认为个体的道德认识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他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2.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模式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发展是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它是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惩罚决定的.认为只要受到惩罚。不管其理由是什么.那一定是错的。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判断好坏只注意行为的结果。而不注意动机。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是一种朴素的利己主义。判定某一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水平二:习俗水平,它是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认为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是错的。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他人的赞赏。判断行为的好坏主要依据动机:认为有利他动机的就是好的,有利己动机的就是坏的。此阶段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权威.遵守公共秩序,接受社会习俗,尊重法律权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认为只要行为违反了规则,并给他人带来伤害,不论何种动机,都是不道德的。相反,凡是维护权威和社会准则的行为,就是好的、正确的。水平三:是后习俗水平,即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的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是一种社会契约.大家可以相互承担义务和享有权利,利用法律可以维持公正。同时也认识到,契约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社会大众权益。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根据自已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自律。当根据自己所确立的原则活动时,个体就会觉得心情愉快:相反.当行为背离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时,就会产生内疚感和自我谴责感。3.道德发展的年龄分布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第三节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结构的过程中学德育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结构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结构师友到的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要素构成的,德育过程就是促进这四个要素不断发展、不断充足的过程。(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不断转化的过程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外部的德育影响,但外部的德育影响只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即引起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挥作用。教育者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的转化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有计划的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道德子发展商的需要,使之产生内部矛盾;其次,要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起来,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帮助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再次,注意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矛盾采用不同方式去解决。(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健康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对社会客观存在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道德规范的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又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发展的。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活动和交往中能动的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可见,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在内容形式上要精心选择,认真安排。同时,要限制那些对学生成长有害的活动和交往。(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连续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学德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学校德育工作要长期抓、反复抓、抓反复,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五)德育过程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统一多方面影响的过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不断地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人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性不仅表现为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也表现为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多元性的特点。(六)德育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既是外在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个体品德的内部条件,又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水平的外在标志。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其次,要交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再次,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最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在活动和交往中进
本文标题: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086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