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
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何时通过?何时施行?答:该办法由福建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06年5月26日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3.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4.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遵循哪三个“有利于”?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5.我国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6.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7.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后使用文字的民族各有多少种?答:解放前在我国56个民族中,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40种。8.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9.哪些特定对象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医务人员、编辑、记者、汉字字幕制作人员、校对人员、学生以及从事印章、牌匾、广告制作等工作的文案人员的汉字应用水平应当符合国家相应的规定。10.推广普通话的4个重点领域是什么?答: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党政机关、广播电视和公共服务行业。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11.国家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在哪些范围?答:学校教育教学用字,机关公务用字,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体用字,公共场所的标牌、宣传标语、广告等用字。12.汉语文出版物使用语言文字应当注意什么?答: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应当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释。13.我国从哪一年起,全国报刊实行了横排横写?答:1956年1月1日。14.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如何?答: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15.公共服务行业基本的服务用字是什么?答: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16.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17.什么是不规范汉字答: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错别字。18.社会用字不规范的危害是什么?答: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识别要求更高。19.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多少字?是现行简化字的统一规范吗?答:2235字;是。20.现行规范汉字主要的依据有哪些?答:(1)《现代汉语常用字表》(2)《现代汉语通用字表》(3)《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4)《简化字总表》(5)《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6)《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21.“汉字标准化”指的是什么?答:“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四定”。22.现行汉字的“四定”,具体指什么?答: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23.我国境内的社会用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答:(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24.福建省实施办法规定在公共场所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书写招牌,必须采取什么配套措施?答:在公共场所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书写招牌,应当在明显的位置配放规范汉字的招牌。25.在公共场所的用字是否能单独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答:在公共场所的用字不得单独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26.福建省实施办法规定在公共场所的用字确实需要使用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必须采取什么配套措施?答:应当采用以规范汉字为主,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为辅的形式,规范汉字的字体应当大于外国文字或者汉语拼音。27.福建省实施办法对违反广告、招牌用字规定有什么相关处理措施?答:在违反广告、招牌用字规定方面,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2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监督有几个部门?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2)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本系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3)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29.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由什么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30.公共服务行业应在哪些范围内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答:公共服务行业的公文、公章、名称牌、票据、报表、标牌、指示牌、说明书、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公共场所设施的标志牌以及企事业组织名称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3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公共设施”包括哪些?答:“公共设施”包括山、川、河流等地名标志,行政区划名称标志,居民地名称及路名、街名、站名、建筑物名称标志,名胜古迹、纪念地、游览地标志和企业事业单位名称。32.国家推行规范汉字是否要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异体字?答: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者消灭繁体字、异体字,也不是要求在所有的场合都不能使用,而是把它们的使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33.我国现行法律有哪些对语言文字使用的内容有规定?答:对商标广告,商品名称,店堂告示,广播电影电视,出版物,计算机网络的用语用词的内容问题都做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34.如何对待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字?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文。3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后,说话不标准、写字不规范是不是就犯法了?答: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不干涉语言文字的个人使用,只对公务、教育教学、宣传、公共服务用语用字以及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包装、说明的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其中,对部分从业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有一定要求。36.我国的语言文字立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答:(1)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规范汉字作为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2)用法律形式确定公民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权利,以及部分行业从业人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义务。(3)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进行管理。3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体现了哪些语言政策?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政策;(2)民族语言政策;(3)关于方言的政策;(4)关于繁体字的政策。3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哪些方面进行管理?答:主要是对语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为和大众传媒、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39.哪一年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40.什么叫普通话?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4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具体指的是什么?答:北京话的语音系统42.国家为什么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答: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4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答:1997年下半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开始实施。44.每年的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期间?答:每年九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45..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1)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2)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3)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46.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47.怎样才算普及了普通话?答: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等之后,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48.哪些部门应在推广普通话中发挥重要作用?答:(1)教育部门要发挥基础作用;(2)国家公务员要发挥带头作用;(3)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新闻媒体要发挥榜样作用;(4)是交通、邮电、电子技术、商业、旅游、金融、工商等服务行业要发挥示范作用。49.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50.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答: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语言考试。51.现阶段哪些人员应该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答:现阶段应试人员的范围是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下列人员:(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3)影视话剧演员;(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52.普通话水平的等级由什么机构认定?答:测试成绩的认定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必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级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53.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31号),厦门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对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有哪些规定?答: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行款,一般应左起横行;确需竖行的,必须由右至左。社会用字的书写、印刷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不得单独使用外文。54.播音员、主持人应达到何种普通话等级标准?答: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为一级乙等以上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为一级甲等水平。55.《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56.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达到何种普通话等级标准?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三级甲等以上水平;57.福建省实施办法对导游等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的普通话有哪些要求?答:公共服务行业中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导游等为二级乙等以上水平58.普通话水平的等级标准是什么?答:普通话水平的等级标准划分为三级六等,级和等实行量化评分,满分为100分。59.普通话水
本文标题: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百题知识问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44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