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谏逐客书》导学案(教师)
高一语文组导学案编写:审核:编写时间:202004使用时间:202004编号:1《谏逐客书》导学案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斯和他的《谏逐客书》。2、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内容。3、理解文章重要的文言文词语和语法现象。4、梳理文章的基本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分析文章论证说理的主要手法6、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课前预习区【作者介绍】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年轻时从苟子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又回到秦国,任为客卿。秦统一天下后,被任为丞相。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制度,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主张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在秦代寂寥的文坛上,李斯文章一枝独秀。鲁迅先生称赞日:“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汉文学史纲要》)【背景介绍】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日: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日:……。”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写于公元前237年。【解题】《谏逐客书》中的“书一,即奏章,为古代大臣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李斯的这篇文章,布局谋篇非常严密,设喻说理纵横驰骋,既重事实又富文采,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重用客卿,可成就秦王霸业,逐客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道理。谏——劝谏、劝告;逐——驱逐;客—客卿,是当时对别国人在秦国作官者的称呼;书——同“疏”、奏疏,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自主预习】1、正字音2、通文意3、梳理知识点【预习小测】1.预习课文,正音正字。请给以下划线字词注音。东据成皋之险制鄢郢功施到今树灵鼍之鼓则是宛珠之簪弹筝搏髀迎蹇叔于宋藉寇兵而赍盗粮阿缟之衣昭王得范雎成皋gāo鄢郢yānyǐng功施到今yì灵鼍tuó蹇叔jiǎn高一语文组导学案编写:审核:编写时间:202004使用时间:202004编号:2范雎jū2.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遂散六国之从:而陛下说之西蜀丹青不为采河海不择细流藉寇兵而赍盗粮:答案:从通纵,合纵说通悦,喜欢采同彩,彩饰,颜料择同释,舍弃藉同借,资助,送给3.找出下了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归纳小结规律遂散六国之从:故能明其德:却宾客以业诸侯:强公室,杜私门:归纳小结:答案:散,使动用法,使……散,解散明,使动用法,使……明,彰显业,使动用法,使……成就霸业强,使动用法,使……强大归纳小结: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使宾语发出某个动作行为。用作使动用法的词语包括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4.掌握以下词语的一词多义1、让是以泰山不让土壤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动词,拒绝,舍弃动词,谦让2、施功施到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动词,延续动词,施加名词,赠送、施与(的东西)3、就今弃击瓮而就郑卫故能就其深动词,取用,成就动词,选择,形成4、实而骏良驮堤不实外厩是使国无富利之实动词,充满名词,实情,与名相对5、以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皆以客之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介词,因(之)介词,凭借连词,而,来6、乃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副词,却,竟然副词,于是,就副词,再,才7、所以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用来……高一语文组导学案编写:审核:编写时间:202004使用时间:202004编号:3……的原因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了哪种特殊句式。①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此(非)……也构成判断②《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者,……也构成判断③西取由余于戎:于戎,介宾短语后置④江南金锡不为用:为表被动6、翻译下列句子①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译:增强了王室的力量,禁绝了豪门贵族的权力,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步吞并了诸候,使秦国成就了帝王之霸业②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译:那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歌唱,使耳朵感到快乐的,是真正的秦国的音乐课堂互动区一、通文意,解文本。1.学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2分钟)(1)解释重点词语窃: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词过:错误★拓展:过(答案见双城学案)①窃以为过矣②秦师将袭郑,过周北门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⑤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⑥一日,大母过余日(2)翻译: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之事,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3)思考:本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开门见山,使文章一开头就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干净利落,毫不隐讳。点明文章中心论点。分析: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2.学习“昔缪公求士,……,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10分钟)(1)解释下列重点词语并移风易俗以乐用亲服获师举治强拔收取包制据险膏腴之壤从事秦施杜私门蚕食高一语文组导学案编写:审核:编写时间:202004使用时间:202004编号:4以客之功向使却内★拓展:却(答案见双城学案)①王者不却众庶②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③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⑤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2)重点句子翻译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译:如果这四位君主都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那就将使秦国失去了富庶的实力,也就不会有强大的名声了。(3)思考1:认真阅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国君结果客卿穆公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五子孝公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商鞅惠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张仪昭王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范雎思考2:列举昔日四位秦国国君的历史事例目的是什么?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之利而成帝业,即秦穆公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以昔日四位秦国国君的历史事例作事实论据,证明客卿对秦国的重要作用。思考3:“向使四君却客……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假设论证思考4:本部分整体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述?运用举例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法。李斯以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重用客卿和驱逐客卿的利与弊。客卿不负于秦国,没有客卿秦国就不能强大,那么为什么要驱逐客卿呢?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的,是完全错误的,自然扣紧了中心论点。3.学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10分钟)(1)解释重点词语致垂服太阿之剑纤离之马建树说不饰朝廷为玩好駃騠实为采所以下陈娱说宛珠之簮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随俗雅化佳冶窈窕快适然然则乎所以术★拓展:致(答案见双城学案)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⑤听妇前致词(2)重点句子翻译:○1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高一语文组导学案编写:审核:编写时间:202004使用时间:202004编号:5译:那敲打瓦盆,叩击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呜地歌唱,使耳朵感到快乐的,是真正的泰国的音乐。○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译: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4)思考1:认真阅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态度对象具体表现所重色乐珠玉明月之珠、佳冶窈窕赵女、《昭虞》《武象》所轻人民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思考2:作者列举生活中现实事例的目的是什么?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思考3:本部分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紧扣中心论点进行论述?比喻论证、举例论证4.学习“臣闻地广者粟多,……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6分钟)(1)解释重点词语是以让就却众庶明所以乃黔首资却业藉兵赍(2)重点句子翻译:①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②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译:使得天下的贤士退缩而不敢向西来,止住脚步不敢进入泰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送兵器给敌寇、赠粮食给盗贼”的做法啊。(3)思考1:认真阅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这一段课文的论点是什么?对象结果原因五帝三王无敌不却众庶秦王国危弃黔首却宾客驱逐客卿就是损害自己帮助敌人。思考2:请给本段划分层次,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第一层:臣闻地广者粟多,……,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故也。第二层: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关系:两层之间是正反对比的关系。(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修辞方法。对比、比喻、排比、对偶等。理论作证文章第四段进一步分析深化,从自己所听到的名言,又以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天下,那是因为“不却众庶”是“不却众庶”的好处。而今却不同,而今乃是“弃黔首却宾客”,那会怎么样呢?那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那样会“以资敌国,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其结论就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这就通过引证分析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关系,从而又紧扣中心论点,从理论上证明逐客是错误的。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才得以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高一语文组导学案编写:审核:编写时间:202004使用时间:202004编号:6论点:逐客就会造成“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论据:理论论据-----名言论证方法:归纳法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5.学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3分钟)(1)解释重点词语资益内外(2)思考: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结尾呼应开头,首尾相连,前后贯通。再次强化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二、赏文本,用文本(6分钟)1、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1)运用大量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文章的气势①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②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③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篇文章的排比句的使用接踵联翩,俯拾皆是,使文章语意畅达,气势充沛,感情饱满,感染力强。(2)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句式富于变化句式变化,时而长句,时而短句,时而奇句,时而偶句,或长短句交织,或奇偶句相阃。例如:“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其中有整齐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八言等排比句,对偶句。既有整齐美,又有错落美,使文句显得格外自然活泼,错落有致。孟子言:“气盛则言之高下与声之长短皆宜。”李斯《谏逐客书》就是这样,文辞滚滚如浪,有排山倒海之势;事理滔滔不绝,让人心服口服。秦王读完此信,幡然醒悟,立马收回成命。(3)动词使用富于变化,丰富了语言表达①第一段穆公取士,分别用了“取”“得”“迎”“来”四个动词,虽然意思表达相近,但用词极为准确,富于变化,避免了重复,呆板。②写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这八个动词都写秦国占领了诸侯各国广大的土地,但用词灵活多变,准确写出了秦国的扩张态势,丰富了文章的意蕴。③第三段列举秦王所拥有的各种宝物,“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七个动词变化使用,准确地搭配了所拥有的宝物,凸显了宝物数量之多
本文标题:《谏逐客书》导学案(教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5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