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李海燕周莉2015年12月10日1929.6.18德国北部莱茵—威斯特法伦州Cummersbach小镇祖父神学院院长父亲商会会长1949年哥廷根大学后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1954年,大学毕业•关于谢林的博士论文•之后当过记者阿多诺(TheodorW.Adrno)助手(法兰克福研究所)•Adrno:1903-1969,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不认同他所处的社会,不认同西方现行的制度)•1961年,《公共领域的结构嬗变》被阿多诺拒绝,却在马堡大学教授阿本特劳特(Abendroth)支持下通过•随即去海德堡大学任哲学副教授直到1964•1964年重返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和社会学教授1968年学生运动•起初与阿本特劳特组织社会主义联合会,支持学生,但他认为学生表现出来的暴力不对,学生运动过头了,他发明了“左派法西斯”激怒了学生,被视为“文化革命的叛徒”。1968年12月学生占领了他的研究所1971年生活条件研究所•在巴伐利亚飞斯坦堡与科学家F.冯·魏茨泽克一起领导新创立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技世界里的生活条件研究所•1981年4月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社会科学研究所1983年法兰克福大学任哲学和社会学教授•1994年退休•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瓦解所进行的历史探讨《公共领域的结构嬗变》,1962年德文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地位所进行的考察《知识与旨趣》(1968),1971年英文版•为批判理论制订一种哲学框架《文化与批判》(1963),1974年英文版;《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1968),1970年英文版•对行动理论的发展《交往行为理论》,1981年德文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的类型所进行的分析《合法性的危机》理论不是智力操练,而是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并且这种分析与思考应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批判理论家现代性——理性亚里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重建理性理论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把理性等同于工具理性,在批判工具理性的同时忽略了对理性本身的研究,这就使他们的批判缺乏规范的、理性的基础。哈贝马斯认同当代社会,认同其制度。始终要确立理性的先验的普遍性地位现代性——理性现代性==理性韦伯:对理性的揭示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工具理性表明:对现代性的批判就不得不对理性的批判人的行为模式(如果只是主体—客体的认知关系,那么必然会将理性看作是目的理性工具理性)三种活动类型:实践理论生产实践之知认知技艺之知phronesisepistemetechne近代科学兴起后,这三种知识发生很大变化,古代理论=沉思,技艺不含理论,近代的理论越来越与沉思无关,而隐含对事物的预见和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是理论的运用,它的基础是理论;实践,随着实证主义深入人心,人们相信只要掌握人性的规律,就能建立起合法的社会,实践的只会被协调人际行为的技术所取代。古代的三种知识在近代变成了一种,即:以自然科学知识为蓝本的技术性知识。知识单一化,理性也狭窄了,成了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区分技术目的行为和交往行为源于阿伦特的著作使他认识到亚里斯多德对实践和劳动(或生产)两种类型的区分黑格尔在耶那哲学中提出的“相互作用”概念,对他的区分起了重要的作用。译者前言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一版序言第三版序言一、导论:对合理性问题的理解概论:社会学中的合理性概念1、“合理性”:概念的临时定义2、神话世界观和现代世界观的若干特征3、四种社会学行为概念中行为与世界的关联以及合理性层面4、社会科学中的意义理解问题二、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概论:科学史语境1、西方理性主义2、宗教一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解神秘化与现代意识结构的形成3、作为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化:新教伦理的作用三、第一卷的中间考察:社会行为,目的行为以及交往概论:分析的意义理论和行为理论的前言四、从卢卡奇到阿多诺:作为物化的合理化导论: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对行为系统的不断复杂化1、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的马克斯・韦伯2、工具理性批判参考文献语言,确定地说,实际使用的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也就是索绪尔意义上的言语,是交往的核心内容。哈贝马斯把狭义的交往——自由讨论和对话作为广义交往的原型,一切关于交往的分析和阐述都是从这个原型出发的。这么做的原因是:哈贝马斯向来认为交往是有符号中介的活动,而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系统。交往广义的交往大致相当于亚里斯多德意义上的实践狭义的交往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和对话•他首先不是知识论的角度去讨论语言问题,而是从实践哲学的需要出发去探讨语言。传统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关注的往往是语法学和语义学,而哈贝马斯关心的是语用学,或者说普遍语用学。•以语言行为为对象,目标是给一个普遍的社会行为理论奠定基础。普遍语用学Universalpragmatics•交往伦理学或对话伦理学,就是以普遍语用学揭示语言的内在性质,语言的合理性为理论的基本依据。•并不规定任何道德内容,而只规定一种达成实践问题一致的程序:实践对话。交往伦理学Discourseethics行为目的理性行为目的理性行为主要考虑客观世界;规范调节性行为规范调节性行为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戏剧行为戏剧行为涉及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特别是社会世界的关系,其关键是自我表现;交往行为交往行为导向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交往行为所涉及的至少是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至少两个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循着一定的规范,借助语言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交往行为本质上更具有合理性的要求,因为它把各种不同经验导向合理的协调和发展。交往行为组成的世界,也就是人们的日常语言所支撑的世界,哈贝马斯称之为生活世界。“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达两个主体以同样的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达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哈贝马斯认为,理解是一种展开于主体之间的交互性的意识活动,要真正实现“理解”就必须借助于语言媒介。•语言是许多媒介中的一种,行为者通过语言试图影响他人,实现行为者对于客观世界的意图。目的性行为•语言首先是一种可以提供文化价值、取得意见一致的媒介,它主要是帮助人们建立规范和行为导向,建立社会世界的合法关系。规范调节性行为•语言是自我表现的媒体,表现行为者的认识和情感,再现行为者的主观世界。戏剧行为在上述三种行为中,都只注重了语青的一种功能,而没有同时注意到语言的所有功能。只有在注重相互关系的交往行为中,语言才同时承担陈述并判断事实的功能,使行为者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承担帮助人们达成共识的理解媒体的功能,使行为者与社会世界发生联系,并承担表达者表现的功能,使行为者展示自身的主观世界。哈贝马斯认为,通过参与者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他们相互提出的有效性声明的交互主体性的确认,这样理解才以协调行动的动机发挥作用。他认为,现代理论注重意义的追问,人们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会达成共识。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普遍共识是一种理想化的过程,即交往理性。在理想沟通情境(idealspeechsituation)有三个有效宣称规范着语句的使用或人的语言行为(speechact):真实(truthvalidityclaim)、正确(rightnessclaim)和真诚(sincerityclaim)。哈贝马斯认为,目的性行为涉及真实,规范调节性行为涉及正确,戏剧行为涉及真诚,而交往行为与这三个要求有关联。交往行为同时可以满足真实、正确和真诚的三个有效性要求,所以交往行为才是最合理的社会行为。韦伯首先提出“理性化概念”,他认为,理性化主要指两件事情:一是宗教失去了以往的魔力;二是指摆脱了传统一切束缚和感情冲动的目的的理性在社会生活领域(经济、国家)的制度化。在理性化的背后是价值取向的根本转换。现代性的悖论:目的理性的主要功能在算计,如何最经济地达到个人的最大利益。但人也为此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社会制度日益理想化的同时,确实社会生活日益非理性,人们得到了物质满足,却失去了意义和自由。哈贝马斯认为,韦伯是按照意识哲学的主体—客体关系来建构他的理论,所以他对理性化的理解过于狭窄,理性化不仅仅表现在目的理性行为上,它还在道德—实践领域和审美—实践领域都有表现。这源于米德和涂尔干的启发。米德:他提出了交往行为模式,根据这个模式语言的一大功能是协调人们的行为,语言中介的交互作用使米德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由规范支配的。涂尔干:使哈贝马斯宗教意识实践的观点,发现了其如何起到了社会整合的功能,导致机体意识的产生,这也是通过语言完成的。米德和涂尔干的理论,使哈贝马斯得出了不仅在社会生活领域,而且人的生活世界都越来越趋向理性化的结论。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和个性三个层次构成。“我所说的‘文化’,指的是可随时动用的知识储备——在这种储备中,交往的参与者,当他们对属于某一个世界的事物相互交换看法时,最大限度地做出他们的解释。我所说的‘社会’,指的是那些合法的秩序——借助于这些秩序,交往的参与者调整着他们的隶属于社会群体的成员,并因而保证他们之间的团结一致。我所说的‘个性’,指的是主体由此获得言语和行动的功能的那种能力和资格。”由此观之,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在本质上是由知识构成的。与“生活世界”相对应的是“系统”概念。其一,系统是一种方法,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重视其结构和功能层面;其二,系统是作为社会的制度和组织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系统机制的产生必须以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达到相应程度为条件,系统产生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世界的。在货币和权力得以通过法的形式组织起来以前,生活世界合理化已经达到了很成熟的程度。这两个相互作用的子系统,又反作用于那些使他们自身成为可能的、合理化了的现代社会生活形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金钱化和官僚化已经渗透到生活世界的核心领域。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系统和生活世界的严重分离。现代社会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即“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作为现代文明系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官僚政治体制,凭借货币和权力这两个媒介,侵蚀原本属于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使之金钱化和官僚化,从而引起了生活世界的交往行为被金钱和权力所摄控,生活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丧失,交往行为的社会整合作用被抵消。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服务于生产的发展,现代文明放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这些思想,文化世界荒芜化。既然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病因、现代文明的危机在于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分离、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那么克服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拯救现代文明的途径也就在于系统与生活世界的重新协调,其关键在于交往理性的重建。共同的规范标准•哈贝马斯认为规范标准的普遍化原则应该能够为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为了论证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必须由共同的、普遍的规范标准来指导,他提出了商谈伦理学。商谈伦理学试图向现代社会提出一个相互理解并为各个交往共同体成员所同意的规范道德体系。选择恰当的语言•在哈贝马斯看来,凡是有交往的地方就会有言语行为的出现,凡是言语行为受到阻碍和被歪曲的地方就不会有合理的交往。人们之间的交谈交往,无非涉及实情、人情和心情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都得通过相应的语言加以表现,通过语言使交往者、交谈者达到相互理解。语言是交往行为的杠杆和促使交往合理化的关键。为了顺利达到协调行为的目的,在进行对话的时候,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进行对话活动•交往必须对话,对话就是交往。在对话活动中,交往双方的利益才能被考虑到,交往双方提出的各种要求才可以成为讨论的对象,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协商氛围中,人们才能在没有任何外在强迫的氛围中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对话是人们达成统一共识的最为有效的办法和最为便利的途径。
本文标题:哈贝马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6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