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审计风险准则介绍
中国审计风险准则介绍主讲人:杨志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演变•(一)账项基础审计方法(18世纪末期——20世纪40年代)•早期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比较简单,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这种审计方法称为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优点:有利于发现原始凭证和数据的造假。•缺点:审计方法简单,审计成本高,审计资源平均分配,不适应大型企业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演变(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由于企业日益扩大,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日益复杂,审计工作量迅速扩大,使得详细审计难以展开,职业界探索将审计抽样与企业内部控制结合起来。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的抽样审计称为制度基础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演变(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优点:审计抽样有了理论基础,审计成本降低,审计资源集中在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环节。•缺点:没有考虑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固有风险,仅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演变(三)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由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所确定的,谨慎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往往将其确定为低水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企业有关,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和控制测试,确定检查风险,设计和实施实质性程序。这种方法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风险模型称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见图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图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演变(三)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的演变(三)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优点:从理论上解决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缺陷,要求将审计资源分配到评估固有风险、测试内部控制和实施实质性程序。•缺点:固有风险的评估主观性较强,且不容易评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二、传统审计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固有风险的评估•原独立审计准则评估固有风险应当考虑的事项:(1)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2)管理人员特别是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3)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4)业务性质;(5)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6)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7)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和事项的复杂程度;(8)确定账户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9)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10)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11)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二、传统审计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固有风险的评估•由于固有风险的评估主观性较强,因此原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在编制具体审计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固有风险的评估对各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认定所产生的影响,或者直接假定这种认定的固有风险为高水平。•在实务中,许多事务所不重视固有风险的评估,审计起点退至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由于内部控制具有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审计风险增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二、传统审计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二)忽视对内部控制测试•原独立审计准则规定,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部分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1)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失效;(2)注册会计师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估;(3)注册会计师不拟进行符合性测试(即控制测试,下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可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1)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2)相关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但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3)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一节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二、传统审计方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二)忽视对内部控制测试•如果不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就不能合理把握被审计单位对自身风险的防范程度有多大,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缺乏针对性,审计资源有可能浪费,也可能不足。如果再考虑到审计实务中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事务所都倾向于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那么这种盲目减少审计工作量的做法是缺乏依据的,会计师事务所很难对审计风险作出有效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一、对传统审计方法的改进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拓展审计证据的内涵,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一、对传统审计方法的改进基于上述考虑,出台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准则,即审计风险准则。审计风险准则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二、准则核心内容•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即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见图五)•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新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五: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二、准则核心内容•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见图六);要求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将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区分为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六审图六计证据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其他信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二、准则核心内容•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要求从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二、准则核心内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要求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三、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思路•以新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见图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七: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思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应对重大错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第二节审计风险准则四、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注册会计师应当从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重大错报风险。(见图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图八:外部环境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其他外部因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九:行业状况所在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能源供应与成本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十:•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1)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制度和行业特定惯例•(2)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活动•(3)对开展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政府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税收和贸易政策•(4)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和所从事经营活动相关的环报要求•其他外部因素•(1)宏观经济的景气度•(2)利率和资金供求状况•(3)通货膨胀水平及币值变动•(4)国际经济环境和汇率变动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有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十一: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1)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2)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3)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4)会计政策的变更;(5)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和相关经营风险目标战略相关经营风险图十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1)关键业绩指标;(2)业绩趋势;(3)预测、预算和差异分析;(4)管理层和员工业绩考核与激励性报酬政策;(5)分部信息与不同层次部门的业绩报告;(6)与竞争对手的业绩比较;(7)外部机构提出的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十五:第四节审计风险准则五、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见图十六)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十六:第四节审计风险准则六、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见图十七、十八、十九)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应对重大错报风险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准则培训班图十七: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保持
本文标题:中国审计风险准则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