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资料你曾经是否为壮阔长江所折服?你曾经是否为巍峨泰山所惊奇?你曾经是否为北斗七星所疑惑?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地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去领略,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与地理结下不解之缘!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地理学什么①辨别方向②天气与气候③地形与河流④农业生产⑤工业生产与分布⑥城市规划与交通布局⑦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地理衣食住行包揽了我们的生活,地理中许多问题有关于生活,生活中也有许多东西离不开地理,所以说地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地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3、怎样学好地理学好地理并不难,勤于实践,善于积累,乐于读图,勇于探究,日积月累,相信你的地理成绩也一定不负你所望!第一章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是圆的吗⑴形状: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⑷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1522年9月)麦哲伦为世界第一个环球航行成功的航海家2、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得到的启示①科学探索历程是充满困难险阻的,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乃至生命的代价②只要坚持不懈,目标最终会达成③科学的验证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假设④科学的探索是有无止境的二、地球仪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2、了解经线纬线⑴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⑵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⑶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④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⑤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纬度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23°纬线是南北回归线66°纬线是南北极圈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特点经线纬线形状特征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长度特征经线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及方向:经度: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是东经度数(E),向西是西经度数(W),各自增加到180°为止。纬度:以0纬线(赤道)为起点,往北是北纬度数(N),往南是南纬度数(S),各自增加到北极(90°)和南极(90°)为止(西经)(东经)愈向西愈大愈向东愈大3、交织经纬网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上海的位置为东经121°,北纬31°,写作121°E,31°N三、地球的运动1、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⑴地球自转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方向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0°10°10°20°20°90°90°(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0°10°20°180°10°20°180°本初子午线昼夜更替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且不停自转地球自转是经度不同的世界各地出现时间差异。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2、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⑴地球公转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⑵方向:自西向东。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⑸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⑹指北半球而言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⑻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为90度的点极昼: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极夜:一台24小时都是夜晚直射点在北半球,极昼在北极圈,极夜在南极圈直射点在南半球,极昼在南极圈,极夜在北极圈3、地球上的五带是怎样划分的地球公转使不同纬度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获得太阳的热量产生差异。人们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吧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等五带第二章学用地图一、地图的发展1、从陶片地图到电子地图(1)巴比伦人绘制并雕刻在陶片上、附有楔形文字说明的地图是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2)电子地图(数字地图):之用计算机储存与处理的地图电子地图具有放大、缩小和漫游功能,令查询更加便捷,而且信息量大,方便及时修改。2、卫星图像与定位系统⑴卫星图像:对地观测卫星探测到打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NSS)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二、地图的运用1、地图的方向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地图上的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③常用图例:铁路国界山峰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⑴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⑵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三、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的判读⑴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⑵等高线含义: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2、地形线的判读⑴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200米以下)、高原(1000米以上)、山地(500米以上)、丘陵(200米—500米)、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⑵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第三章陆地与海洋一、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缤纷的七大洲,辽阔的四大洋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⑶海陆分布大势: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④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亚、北美:白令海峡。⑶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大比例尺小详细小比例尺大简略在图幅一样大的情况下,选取的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信息就越详细;反之亦然。⑷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二、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话说沧海桑田⑴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⑵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⑶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⑷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表明:①地球上的各大洲曾经连在一起,其旁是一片汪洋,经过万年的大陆漂移,形成了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②各大板块在不断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挤压形成山脉岛屿,拉伸形成海沟裂谷注意:①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②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北美版块、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科迪勒拉山系;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拉伸形成地中海;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伸形成红海2、认识火山、地震⑴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活动和地震⑵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三、人类与海洋1、探索海洋的奥秘海洋面积广大,占全球总水量的97%以上,蕴含着机器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2、世界关注海洋1994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生效。我国领海:东海、南海、渤海3、共同保护海洋人为破坏:海洋石油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海洋垃圾污染(造成河水富营养化,引发赤潮)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一、天气和天气预报1、天气与生活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2、天气预报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注意:风向为风的来向3、人类活动及空气质量⑴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指空气污染指数)有关⑵空气质量影响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压高低,风力大小②人为因素:汽车尾气,工业废气⑶PM2.5:正式中文名叫“细颗粒物”,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有重要影响二、气温和降水1、气温及其变化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⑶日变化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⑷年变化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陆地上:北半球气
本文标题: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7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