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7年烟花爆竹安全培训
2017年12月烟花爆竹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共分六部分•第一章:烟花爆竹概述•第二章: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第三章: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具备的条件及申办程序•第四章:经营烟花爆竹的安全知识•第五章:居民购买和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第六章:典型案列分析第一章烟花爆竹概述•一、烟花爆竹的基础知识•二、防火、防爆与消防安全技术•三、烟花爆竹常见事故处理(一)烟花爆竹的概念1、烟花爆竹统称花炮,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同时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燃烧爆炸物品,其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燃放等各处环节都易燃烧爆炸,历来属于高危险行业。我市经营的烟花爆竹指不包括黑火药、烟火药和引火线的产品。烟花是指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为主的产品;爆竹是指燃放时烟火药燃烧爆破纸筒壳并能产生爆音、闪光等效果,以为主的产品。2、烟花与爆竹的区别2、烟花爆竹的分类、分级《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10631-2013)修改的主要内容:•(一)调整了分类——专业燃放类和个人燃放类。——由原来的14类调整合并为9类。•(二)调整了分级——严格控制了产品规格和药量,取消了个人燃放的雷弹、带漂浮物产品,不得多盆连放。•(三)完善了包装标志要求——严格规定了运输包装标志、销售包装标志应包含的内容信息。(一)产品类别根据结构与组成、燃放运动轨迹及燃放效果,烟花爆竹产品分为以下9大类和若干小类:1、爆竹类;2、喷花类;3、旋转类;4、升空类;5、吐珠类;6、玩具类;7、礼花类;8、架子烟花类;9、组合烟花类。新标准(GB10631-2013)原标准(GB10631-2004)序号类别序号类别1爆竹类1爆竹类2喷花类2喷花类3旋转类3旋转类4升空类4升空类5旋转升空类5吐珠类6吐珠类6玩具类7造型玩具类8线香类9烟雾类10摩擦类7礼花类11小礼花类12礼花弹类8架子烟花类13架子烟花类9组合烟花类14组合烟花类表1.1新、老标准产品分类情况对比序号产品大类产品大类定义产品小类产品小类定义1爆竹类燃放时主体爆炸(主体筒体破碎或者爆裂)但不升空,产生爆炸声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黑药炮以黑火药为爆响药的爆竹。白药炮以高氯酸盐或其他氧化剂并含有金属粉成份为爆响药的爆竹。2喷花类燃放时以直向喷射火苗、火花、响声(响珠)为主的产品。地面(水上)喷花固定放置在地面(或者水面)上燃放的喷花类产品。手持(插入)喷花手持或插入某种装置上燃放的喷花类产品。3旋转类燃放时主体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有固定轴旋转烟花产品设置有固定旋转轴的部件,燃放时以此部件为中心旋转,产生旋转效果的旋转类产品。无固定轴旋转烟花产品无固定轴,燃放时无固定轴而旋转的旋转类产品。表1.2产品类别及定义表1.2(续)序号产品大类产品大类定义产品小类产品小类定义4升空类燃放时主体定向或旋转升空的产品。火箭产品安装有定向装置,起到稳定方向作用的升空类产品。双响圆柱型筒体内分别装填发射药和爆响药,点燃发射竖直升空(产生第一爆响),在空中产生第二声爆响(可伴有其他效果)的升空类产品。旋转升空烟花燃放时自身旋转升空的产品。5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内有规律地发射出(药粒或药柱)彩珠、彩花、声响等效果的产品。表1.2(续)序号产品大类产品大类定义产品小类产品小类定义6玩具类形式多样、运动范围相对较小的低空产品,燃放时产生火花、烟雾、爆响等效果,有玩具造型、线香型、摩擦型、烟雾型产品等。玩具造型产品外壳制成各种形状,燃放时或燃放后能模仿所造形象或动作;或产品外表无造型,但燃放时或燃放后能产生某种形象的产品。线香型将烟火药涂敷在金属丝、木杆、竹竿、纸条上,或将烟火药包裹在能形成线状可燃的载体内,燃烧时产生声、光、色、形效果的产品。烟雾型燃放时以产生烟雾效果为主的产品。摩擦型用撞击、摩擦等方式直接引燃引爆主体的产品。注:烟雾型、摩擦型仅限出口。表1.2(续)序号产品大类产品大类定义产品小类产品小类定义7礼花类燃放时弹体、效果件从发射筒(单筒,含专用发射筒)发射到高空或水域后能爆发出各种光色、花型图案或其他效果的产品。小礼花发射筒内径<76mm,筒体内发射出单个或多个效果部件,在空中或水域产生各种花型、图案等效果。可分为裸药型、非裸药型;可发射单发、多发。礼花弹弹体或效果件从专用发射筒(发射筒内径≥76mm)发射到空中或水域产生各种花型图案等效果。可分为药粒型(花束)、圆柱型、球型。8架子烟花类以悬挂形式固在架子装置上燃放的产品,燃放时可以喷射火苗、火花,形成字幕、图案、瀑布、人物、山水等画面。分为瀑布、字幕、图案等。9组合烟花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礼花、喷花、吐珠同类或不同类烟花组合而成的产品。同类组合烟花限由礼花、喷花、吐珠同类组合,礼花组合包括药粒(花束)型、药柱型、圆柱型、球型以及助推型。不同类组合烟花仅限由喷花、吐珠、小礼花中两种组合。(二)产品级别按照药量及所能构成的危险性大小,烟花爆竹产品分为A、B、C、D四级,定义如下:A级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的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很大的产品。B级由专业燃放人员在特定的室外空旷地点燃放、危险性较大的产品。25米以外室外开放空间C级适于室外开放空间燃放、危险性较小的产品。5米以外室外相对开放的空间D级适于近距离燃放、危险性很小的产品。按说明燃放。注意:B级产品调整较大,由个人燃放调整为专业燃放按照产品的药量及所能构成的危险性分为A、B、C、D四级(产品分级与药量见表1.3)表1.3产品分级产品分类药量(不大于)产品分级产品分类药量(不大于)A级喷花类C级喷花类200g吐珠类20g(≤2g/发)升空类10g吐珠类组合烟花1500g(内筒型单筒内径<40mm)升空类爆竹类2.0g/发(黑火药)组合烟花类小礼花类20g礼花弹类旋转类30g(有轴)旋转类15g(有轴)架子烟花旋转升空类5g接上表产品分级产品分类药量(不大于)产品分级产品分类药量(不大于)B级喷花类200gD级线香类25g吐珠类80g(≤4g/发)造型玩具类15g升空类30g喷花类2g组合烟花类3000g(内筒型单筒内径)组合烟花1500g(内筒型单筒内径<40mm)爆竹类8g/个(黑火药)摩擦类2mg(拉爆类)2g/个(其他)200mg(摩擦火药类)小礼花类50g400mg(擦地炮类)旋转类60g(有铀)烟雾类200g30g(无铀)旋转1g旋转升空类20g旋转升空类5g造型玩具类3g注:以上所有产品指单个产品质量(三)消费类别按照对燃放人员要求的不同,烟花爆竹产品分为个人燃放类和专业燃放类。1、个人燃放类:不需加工安装,普通消费者可以燃放的C级、D级产品。2、专业燃放类:应由取得燃放专业资质人员燃放的A级、B级产品和需加工安装的C级、D级产品。(三)通用安全质量要求1、标志产品标志分为运输包装标志和销售包装标志。——产品应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志和流向登记标签。——专业燃放类产品使用红色字体注明“专业燃放”;——个人燃放类产品使用绿色字体注明“个人燃放”。——燃放说明和警示语内容应符合GB24426的规定。运输包装标志的基本信息应该包含:产品名称、消费类别、产品类别、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安全生产许可证号、箱含量、箱含药量、毛重、体积、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及符合GB190、GB/T191要求的“烟花爆竹”、“防火防潮”、“轻拿轻放”等安全用语或图案。烟花爆竹运输包装标志内容示例销售包装标志的基本信息应该包含:产品名称、消费类别、产品类别、制造商名称及地址、含药量(总药量和单发药量)、警示语、燃放说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计数类产品应标明数量。烟花爆竹销售包装标志内容示例2、药量•单个产品不应超过最大装药量(见表2和表3,不包括引火线和填充物)。实际药量与标称药量的允许误差:药量≤2g,误差±20%;2g<药量≤25g,误差±10%;药量>25g,误差±5%。•个人燃放类、专业燃放类产品最大允许药量如下表。表1.4个人燃放类产品最大允许药量。表1.5专业燃放类产品最大允许药量。3、安全性能产品安全性能检测包括跌落试验、热安定性、低温试验及烟火药安全性能检测。烟火药安全性能检测包括摩擦感度、撞击感度、火焰感度、静电感度、着火温度、爆发点、相容性、吸湿性、水份、PH值。烟火药的安全性能检测包括:跌落试验;殉爆试验;热安定性;吸湿性;水份;PH值;低温试验;摩擦感度;火焰感度等。①PH值应为5-9;②吸湿率应≤2.0%,笛音剂、粉状黑火药应有≤4.0;③热安定性为75℃±2℃、48h下应无分解现象;④低温试验:在-25℃-35℃、48h条件下应无分解现象;⑤产品的跌落试验、殉爆试验应不爆燃;⑥烟火药的摩擦感度≤60%,撞击感度≤50%(摩擦类除外)。火焰、燃烧物、色火、带火残体落地距离要求如下:8米20米40米注:燃放点个人燃放类距离专业燃放类B级距离专业燃放类A级距离注:燃放点C级产品距离B级产品距离A级产品距离15米25米50米产生的炙热物与燃放中心点横向距离要求如下:•(一)运输•产品应符合国家对烟花爆竹运输的统一规定。•(二)储存•1、产品储存应按GB-11652要求存放在专用仓库。•2、仓库和储存限量应符合GB-50161规定。•3、产品从制造完成之日起,在正常条件下运输、储存,保质期三年(含铁砂的产品保质期一年)。(四)运输和储存二、防火、防爆与消防安全技术烟火药是一种机械混合物,系易燃易爆物质,具有燃烧和爆炸性能,对热和机械作用的敏感度较高,因此只有了解有关燃烧和爆炸的基本知识,才能防止或尽量减少烟花爆竹安全事故。(一)火灾、燃烧和爆炸•火灾概念: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一)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引火源)。•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2.助燃物:•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3.着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常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常见的点火源:•火焰•高温物体:如火星、炉渣、白炽灯、焊渣•电火花:雷电,短路、漏电产生的火花或静电火花等•撞击、摩擦: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化学反应放热:如受潮注意•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二)燃烧的充分条件•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助燃物要有一定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爆炸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爆炸形成条件:化学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气体产物多.1.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2.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它们各自的三个条件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因此在日常管理经营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工作。比如严禁吸烟、用玻璃专柜、将烟花爆竹隔离等防范措施。(二)燃烧产物及其毒性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
本文标题:2017年烟花爆竹安全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7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