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苗全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品质较好。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气温相对较低,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于积累,游离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茶叶的香气、滋味也都会较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黄山毛峰历史追溯黄山茶1200年前的盛唐时代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1875年谢正安创制历史典故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创制时间1875年1875年试创黄山毛峰,始入上海,英商品尝称好,当即名扬上海,后来“谢裕大茶号”上批量加工洋庄及少量黄山毛峰出口,享有“名震欧洲四、五载”之雀,当黄山毛峰运往关东(东北营口),时称奉庄“谢裕大茶行”销售,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然后销向华北,遂名扬天下。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采摘时间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核心产地黄山毛峰生长在北纬30°08的位置。该区地质地貌、物种矿藏、水文气候等多样复杂,地球上神秘现象也比较集中、自然和人文景观密集的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度地带,降水相对比较丰沛,植物茂盛一条神秘的纬度带——北纬30°黄山风景区境内海拨700~800米的桃花峰、紫云峰、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一带为特级黄山毛峰的主产地。风景区外周的汤口、岗村、杨村、芳村也是黄山毛峰的重要产区,历史上曾称之为黄山“四大名家”。制作工艺采摘杀青揉捻烘干冷却提香特级毛峰工序:采摘杀青揉捻再轻揉再杀青烘干冷却提香一、二、三级:采摘杀青重揉二次杀青烘干冷却提香普通绿茶工序:采摘:清明、谷雨前后,有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天巡回采摘一次,至立夏结束。杀青: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投叶量250~500克(嫩叶量少,老叶量多),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3~4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揉捻: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特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烘焙:分初烘和足烘。初烘时每只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先高后低,第一只烘笼烧明炭火,烘顶温度90℃以上,以后三只温度依次下降到80℃、70℃、60℃左右。边烘边翻,顺序移动烘顶。初烘结束时,茶叶含水率约为15%左右。初烘过程翻叶要勤,摊叶要匀,操作要轻,火温要稳。初烘结束后,茶叶放在簸箕中摊凉30分钟,以促进叶内水分重新分布均匀。待初烘叶有8~10烘时,并为一烘,进行足烘。足烘温度60℃左右,文火慢烘,至足干。拣剔去杂后,再复火一次,促进茶香透发,趁热装入铁筒,封口贮存。品质特点外形细嫩稍卷曲,有峰毫,形似雀舌,渔叶金黄色,成为黄金片;色泽嫩绿油润,俗称”象牙色“。冲泡方法1-3.温杯:用75~85℃的开水,冲淋陶瓷盖碗,使其充分均匀受热。4-6.投茶:上投、中投、下投法皆可,以下投法示意,用茶匙取3~5g茶叶放入盖碗。7-14.泡茶:先加入适量的75~85℃的开水,以覆盖茶叶为佳,盖上杯盖。1~2min后,再沿杯壁加满开水,即可品茗香。品鉴鉴别黄山毛峰的真假与质量,可从看外形、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5个步骤完成。1.外形: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中略泛微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干茶叶芽的芽峰应显露,芽毫多者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质差。特级黄山毛峰冲泡后芽叶会竖直悬浮于水中,继而徐徐下沉,芽挺叶嫩。2.香气:质好的黄山毛峰,抓一小撮干茶叶凑近鼻端,嗅之有鲜爽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3.汤色:茶叶冲泡3至5分钟后,倾出茶汤于另一碗内。若是上乘的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而且清而不浊,香气馥郁高长。4.滋味:黄山毛峰喝进口中,一般会感觉味鲜浓而不苦,回味甘爽。5.叶底:黄山毛峰干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级别项目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一级二级三级外形条索芽头肥壮匀齐毫显鱼叶金黄芽头紧偎叶中、峰显隐毫芽叶嫩齐毫显芽叶肥壮匀齐毫显形微卷芽叶肥壮条微卷显芽毫条卷显芽匀齐叶张肥大色泽嫩绿似玉嫩绿润嫩绿明亮微黄嫩绿微黄明亮绿明亮尚绿润内质汤色嫩黄绿清澈明亮嫩黄绿明亮嫩绿明亮嫩绿亮绿明亮黄绿亮香气香馥郁持久嫩鲜高长嫩香鲜嫩持久清高高香滋味鲜爽回甘鲜爽回甘鲜醇回甘鲜醇略甘鲜醇味长爽口醇厚叶底嫩黄鲜活嫩匀绿亮嫩绿明亮肥嫩成朵嫩绿明亮嫩匀、嫩绿明亮尚匀黄绿等级划分六安瓜片历史追溯唐·《茶经》“庐州瓜片”唐宋产量甚丰明清300年贡茶史始于秦汉解放后中央军委特贡茶,国务院办公、接待外宾指定用茶。1905年创制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42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再获金奖。1955年六安瓜片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将六安瓜片作为国礼赠送。1997年获得优质农产品称号。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认证。2001年,在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六安瓜片获得中国茶王称号。2002年8月,“六安瓜片”获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证明商标,成为十大名茶首家证明商标而名扬海内外。2008年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荣誉称号。2010年,六安瓜片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2014年5月8日,由六安市政府主办的第十四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暨2014六安名优茶推介会,在南京市茶叶协会、六安市在外人才协会南京分会等的共同努力下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历史典故早在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有“扬子江中水,齐云顶上茶”的诗句。齐云山是六安瓜片主产地之一。据历史记载,明清年间最为昌盛,作为贡品,献于宫廷。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茶人许次杼在《茶疏》中留下:“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有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的记载。在清朝依然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近代解放前后,邓小平、刘伯承、叶挺都是以六安瓜片为饮用对象。解放后,“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常把它作为款待外宾的佳品,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创制时间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剔除梗朴,拣取嫩叶,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此举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把采回的鲜叶加工,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采摘时间春茶于谷雨后开园,新梢已形成“开面”,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采回后及时扳片,将嫩叶(未开面)、老叶(已开面)分离出来炒制瓜片,芽、茎梗和粗老叶炒制“针把子”,作副产品处理。过去根据采制季节,分成三个品种:谷雨前提采的称“提片”,品质最优;其后采制的大宗产品称“瓜片”;进入梅雨季节,鲜叶粗老,品质较差,称“梅片”。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采叶的片茶。核心产地主产地是革命老区原金寨县和裕安区两地处大别山北麓。其中以蝙蝠洞产的瓜片最为正宗。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山村(黄石冲)响洪甸、鲜花岭、龚店;裕安区以独山;双峰、龙门冲、石婆店镇三岔村、沙家湾村,霍山县的诸佛庵一带。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的石板冲、石婆店街道半径5公里范围、狮子岗、骆家庵一带。制作工艺采摘:一般在谷雨前后开采,至小满节气前结束,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群众习惯称之为“开面”采摘。扳片:鲜叶采回要及时扳片。分嫩叶(或称小片)、老片(或称大片)和茶梗(或称针把子)三类。扳片:鲜叶采回要及时扳片。分嫩叶(或称小片)、老片(或称大片)和茶梗(或称针把子)三类。杀青:生锅与熟锅,炒茶锅口径约70厘米,呈30度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生锅温度100°C左右,熟锅稍低。投叶量100克,嫩片酌减,老叶稍增。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或节花帚翻炒1-2分钟,主要起杀青作用。炒至叶片变软时,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用力大小视鲜叶嫩度不同而异,嫩叶要提炒轻翻,帚把放松,以保色保形。炒老叶则帚把要带紧,以轻拍成片。炒至叶子基本定型,含水率30%左右时即可出锅,即时上炕品质特点外形似瓜子,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梗茎。冲泡后,清香高爽,滋味鲜醇,汤色杏黄,叶底厚实。冲泡方法1-4、烧水,凉温大概到75-85度,用烧开的水沿着杯沿四壁倒入,温杯。用茶匙取3g茶叶放入玻璃杯。5-7.泡茶,上、中、下皆可,我们这里选择下投法,倒入适量温开水,以覆盖茶叶为佳。8-11.轻轻摇动茶杯,使茶叶完全吸附水份,散发香味,搁置3分钟左右。12-15.沿着杯壁加满水冲泡,观茶型,闻茶香,品茶汤。品鉴一是干茶评赏。望色:经过张望应具有乌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光荣共同,可见烘制到位。闻香:经过嗅闻应具有茶的幽香透鼻的香气,尤其是有如烧板栗那种香味或暗香的为上乘;有青草味的阐明炒制功夫短缺。嚼味:经过细嚼应具有头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觉,略用清水涮口后有一种清新甜润的感受。观形:经过观察应具有片卷顺直、是非邻近、粗细匀称的条形,可见外形巨细共同、炒功到位。二是干茶发汤品味。茶具通常选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为佳,没有条件的可选用矿泉水或纯清水等PH值近于中性的水质为相宜。依据茶具容量,放入茶叶适当,平平适中,不宜过多。为防止片茶原香流离,当今有人建议用开水高冲、缓收、起壶至茶具2/3处加盖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满加盖)。三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两口茶汤后,再小呷细细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凉、丝丝的甜味;叶片营摄生长丰盛的茶草制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汤,通常能够
本文标题:中国名茶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8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