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河南省“十一五”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实施方案
河南省“十一五”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实施方案河南省水利厅农村水利处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二○○八年十二月I前言河南省是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5,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我省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今后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目前,全省灌溉用水量约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灌溉面积的98%为地面灌溉,灌溉方式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低,浪费比较严重,因此,灌溉节水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首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末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左右。为进一步摸清我省各类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科学评价节水潜力,合理配置水资源,为发展节水灌溉提供决策依据,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十一五’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水农[2006]617号)要求,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开展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由于此项工作历时长、涉及的样点灌区多和调查测算分析的工作量大,为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水利厅成立了以主管厅长为组长、农水处和水科院主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省水科院和有关重点灌溉试验站也抽调多名精干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工作组,具体负责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工作。II省技术工作组根据《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的统一要求,结合河南实际,制订了《河南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了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各样点灌区和样点县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严格按照省方案的要求,抽调专门技术人员,做好“十一五”期间各年度(2007、2008、2009和2010)有关数据的跟踪观测、调查分析以及上报工作。省技术工作组将以各样点灌区和样点县提供的数据资料为基础,结合理论计算,测算分析出各年度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以及全省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变化情况,并形成成果报告,上报水利部。目录1组织领导与工作开展方法.........................................41.1组织领导.....................................................41.2工作开展方法.................................................52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定义及测算分析技术路线......................52.1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定义.....................................52.2测算分析技术路线.............................................63灌溉分区及样点灌区和样点县选择.................................73.1灌溉分区.....................................................73.2样点灌区选择.................................................84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144.1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144.2首尾测算分析法..............................................144.3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154.4净灌溉用水总量确定..........................................175提交成果形式及要求.............................................25.1提交成果形式..................................................25.2资料要求......................................................35.3时间要求......................................................35.4资料提交方式..................................................3附表:附表1:年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附表2:年纯井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附表3:年灌区(样点)气象信息调查表附表4:年灌区(样点)作物与田间灌溉情况调查表附表5:年灌区(样点)田间用水调查汇总表附表6:年灌区(样点)典型田块灌水前(后)土壤水分测定表-4-1组织领导与工作开展方法1.1组织领导全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历时4年,时间长,调查测算分析的工作量较大,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实施,经研究,决定成立由水利厅主管厅长为组长、农水处主管处长和省水科院副院长为副组长,有关人员为成员的省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要求有关地市水利局也要成立由主管领导、农水科及典型样点灌区管理局(所)和样点县水利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各典型样点灌区和典型样点县要抽调专门技术人员,做好“十一五”期间各年度有关数据的跟踪调查、试验观测和分析测算以及上报工作。同时,省水科院和有关重点试验站也要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技术工作组,指导和协助各典型样点灌区和典型样点县做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省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李孟顺副厅长副组长:李斌成调研员张小敏副处长袁群副院长成员:吴洁李鹏云刘玉洁省技术工作组组成人员如下:技术负责:路振广张玉顺-5-成员:张芳齐仁贵苏保国(省水科院)冯跃华(开封惠北灌溉试验站)闫朝阳(许昌灌溉试验站)李中生(新乡人民胜利渠灌溉试验站)王金生杨冬晓(南阳鸭灌试验站)1.2工作开展方法全省“十一五”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率测算分析方法是,首先根据《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中对各类典型样点灌区选择的要求和全省农业灌溉分区,确定各灌溉分区典型样点灌区和样点县的数量与分布;其次,各典型样点灌区和样点县根据本方案要求,跟踪调查、试验观测和分析测算2007、2008、2009和2010年各年度有关数据资料,填报相关表格;最后,省技术工作组对各典型样点灌区和样点县上报的数据资料进行认真核查,汇总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编撰全省“十一五”期间各年度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经省厅组织专家评审后,上报水利部。2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定义及测算分析技术路线2.1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定义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其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灌溉技术等因素有关,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灌溉技术水平、用水管理水平等因素的一个综合性指标。-6-2.2测算分析技术路线全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分析。在对全省灌区综合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下同)的典型灌区作为样点灌区,搜集整理样点灌区有关资料,并开展必要的田间观测,通过综合分析,采用统一的首尾测算分析法(见后),得出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此为基础,得到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最后,分析计算出全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具体技术路线如下:第一,对全省灌区情况进行整体调查,分类统计灌区的灌溉面积、工程与用水状况等,确定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不同水源条件与管理水平的样点灌区,构建全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第二,搜集整理各样点灌区的相关灌溉用水管理、气象、灌溉试验等资料,并进行必要的田间观测,分析计算样点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此为基础,根据不同规模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情况,分析推算全省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第三,根据全省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年毛灌溉用水量和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加权平均得到全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第四,根据各省(区、市)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加权平均得出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技术路线流程如下图所示。-7-图2-1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路线3灌溉分区及样点灌区和样点县选择3.1灌溉分区由于我省自然条件复杂,为使典型样点灌区和典型样点县的选择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比较准确地确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中有关技术参数与作物的净灌溉定额,需要对全省进行灌溉分区。根据《河南省农业综合区划》、《河南省土壤区划》、《河南省农业气候区划》以及《河南省水利区划简明报告》等资料,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壤类型、水文气象以及行政区划等条件,将全省灌溉类型划分为四个二级区和八个三级区。四个二级区分别为黄淮海平原区Ⅰ、豫北豫中区Ⅱ、豫西区Ⅲ和江淮区Ⅳ。八个三级区分别为豫北平原区Ⅰ1、豫东平原区Ⅰ2、淮北平原区Ⅰ3、豫北山区Ⅱ1、豫中区Ⅱ2、豫西区Ⅲ、南阳盆地区Ⅳ1和淮南区Ⅳ2。各灌溉类型区涉及地市见表3-1点面转化点面转化确定不同类型典型样点灌区测算分析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推算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值推算全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推算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点面转化开展全省灌区基本情况调查与统计分析-8-表3-1河南省农业灌溉分区分区涉及地市二级区三级区Ⅰ.黄淮海平原区Ⅰ1.豫北平原区安阳市濮阳市新乡市Ⅰ2.豫东平原区开封市商丘市周口市Ⅰ3.淮北平原区驻马店市Ⅱ.豫北、豫中区Ⅱ1.豫北山区焦作市鹤壁市济源市Ⅱ2.豫中区郑州市平顶山市漯河市许昌市Ⅲ.豫西区Ⅲ.豫西区洛阳市三门峡市Ⅳ.江淮区Ⅳ1.南阳盆地区南阳市Ⅳ2.淮南区信阳市3.2样点灌区选择3.2.1样点灌区选择要求(1)样点灌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样点灌区应按照大型(≥30万亩)、中型(1-30万亩)、小型(<1万亩)灌区和纯井灌区四种不同规模与类型进行分类选取。在选择样点灌区时,应综合考虑工程设施状况、管理水平、灌溉水源条件(提水、自流引水)、作物种类和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同类型样点灌区重点兼顾不同工程设施状况和管理水平等,使选择的样点灌区综合后能代表全省该类型灌区的平均情况。(2)样点灌区个数具体要求如下:①大型灌区:根据水利部的工作要求,所有大型灌区均纳入样点灌区测算分析范围,即大型灌区的总个数即为样点灌区个数。②中型灌区:按有效灌溉面积(A中型)大小分为3个档次,即1≤A中型<5、5≤A中型<15、15≤A中型<30万亩,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个数不应少于全省相应档次灌区总数的5%。同时,样点灌区中应包括提水和自流引水两种水源类型,样点灌区有效灌溉面积总和应不-9-少于全省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10%。③小型灌区:我省小型灌区数量较多,样点灌区个数选择小型灌区总数的0.5%左右,并分区选择,同时,样点灌区应包括提水和自流引水两种水源类型。④纯井灌区:一般应以单井控制面积作为一个样点灌区(测算单元)。样点灌区个数参照小型灌区要求确定。样点灌区数量以能代表纯井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整体情况为原则。鉴于纯井灌区范围大、井数多的特点,应根据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等不同灌溉工程形式分区分类选择
本文标题:河南省“十一五”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9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