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昭仁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时)科目物理内容声现象(1)课时1年级九年级编写人曹文芳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能对本章进行知识梳理,全面掌握本章知识点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能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难点响度、音色、音调的区别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究案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5.噪声的控制方法24、检测:强化变式训练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检测案练习题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不同。2.下列关于声音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物体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C.振动停止后,声音要慢慢消失D.只要我们对着高墙喊话,就一定能听到回声3.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4.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5.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我的收获3昭仁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时)科目物理内容声现象(2)课时1年级九年级编写人曹文芳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能对本章进行知识梳理,全面掌握本章知识点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能理论联系实际重点能区分噪音和乐音。难点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究案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二、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b.判断雷声有多远。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三、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次声:频率低于20Hz。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44、检测:强化变式训练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检测案1.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2.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左右,声具有。(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有关,关系是我的收获5昭仁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时)科目物理内容物态变化(1)课时1年级九年级编写人曹文芳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能对本章进行知识梳理,全面掌握本章知识点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能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难点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2.温度计上的标度采用温标,标度的单位是。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人的正常体温为。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究案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和;⑵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⑶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须;⑷读数时,视线要。4.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1)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2)“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教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通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1时的传播出去等。64、检测:强化变式训练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检测案1.请写出图中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分别为℃、℃、℃。2.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患上这一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要用到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1);(2);(3).3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我的收获甲乙丙甲乙丙7昭仁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时)科目物理内容物态变化(2)课时1年级九年级编写人曹文芳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能对本章进行知识梳理,全面掌握本章知识点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能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难点物态变化图像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1.汽化的两种方式:和。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2.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有:。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有:、、。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4.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究案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凝固时,需要,但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2.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知识点四、升华和凝华、水循环3.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凝华。4.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______的转移。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淡水占总水量的_____%84、检测:强化变式训练5、延伸:评价拓展提升检测案1.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采用了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的位置,(选填“A”或“B”)(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的沸点是℃,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3点即可)____________;;.(4)小文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②。2.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B.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我的收获02468100时间/min9095100温度/℃9昭仁中学九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时)科目物理内容物态变化(3)课时1年级九年级编写人曹文芳授课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时间学习目标1、能对本章进行知识梳理,全面掌握本章知识点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3、能理论联系实际重点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难点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转化问题教学过程: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学习过程:先入为主自主学习一、熔化:(1)叫做熔化,熔化需要。(2)固体可以分为和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常见的晶体有,常见的非晶体有。(3)晶体熔化时,温度,需要;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需要。(4)“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5)晶体熔化的条件、。个案补充1、汇报:展示学习成果2、导学:明确学习目标预习案3、交流:合作探求新知探究案二、凝固(1)叫做凝固,凝固需要。(2)晶体凝固时,温度,需要;非晶体凝固时,温度,需要。(3)晶体凝固的条件是:、。(3)、叫做熔点,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4)、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的原理是;高热病
本文标题: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19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