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全塑电缆结构、色谱认识及线序编排一、目的1、解全塑电缆的结构。2、.熟悉全塑电缆色谱。3、正确进行全塑电缆芯线线序编排。4、能根据色谱判断线序,能根据线序判断色谱。二、内容1、全塑电缆及其结构:凡是电缆的芯线绝缘层、缆芯包带层、扎带和护套均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塑料制成的电缆称为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全塑电缆在结构上主要由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缆芯绝缘、缆芯扎带及包带层等组成)、屏蔽层、护套和外护层构成。2、电缆型号及识别:电缆型号是识别电缆规格程式和用途的代号。按照用途、芯线结构、导线材料、绝缘材料、护层材料、外护层材料等,分别用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来表示,称为电缆型号。如下图所示:[示例]HYA—100×2×0.5表示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容量100对、对绞式、线径为0.5MM的市内通信全塑电缆。3、全色谱的含义:是指电缆中的任何一对芯线,都可以通过各级单位的扎带颜色以及线对的颜色来识别,换句话说给出线号就可以找出线对,拿出线对就可以说出线号。4、色谱:采用十种颜色(领示色表示A线、循环色表示B线、)A线:白、红、黑、黄、紫B线:蓝、橘、绿、棕、灰对绞线对中各包含一根A线和一根B线,循环成25对为一个子单位。色谱依次为:25对基本单位结构如下图:50对的单位称超单位,它是由2个25对基本单位[或含有两个12对和两个13对的子单位即2×(12+13)对组成]或5个10对基本单位组成。100对超单位是由4个25对的基本单位[(4×25)对]或L0个10对的基本单位[(10×10)对]组成。5、备用线对及其色谱:为了保证成品电缆具有完好的标称对数,100对及以上的全色谱单位式电缆中设置备用线对(又叫做预备线对),其数量均为标称对数的1%,最多不超过6对(其中0.32及以下线径最多不超过10对),备用线对作为一个预备单位或单独线对置于缆芯的间隙中。其线序和色谱如下表:线序12345678910色谱白红白黑白黄白紫红黑红黄红紫黑黄黑紫黄紫三、工具器材开缆工具(开缆刀、电工刀、剪刀)、各种电缆线材四、步骤1、识别电缆型号:依据电缆厂家说明书、电缆盘标记或电缆外护层上的白色印记。2、拗正、固定电缆:电缆一定要顺直、严禁造成扭绞,影响传输性能。3、开剥电缆:正确使用开缆刀开剥电缆,注意开口长度,(一定要谨慎,注意不要伤及芯线、不得造成芯线散把)。4、利用扎带区分各超单位(100对或50对)并将其按规范要求扎紧。5、编排电缆芯线编排线序:使用旧电缆绝缘芯线对刚开剥的电缆芯线进行编线,5对一组、25对一个循环,编线要紧、间隔均匀、工艺美观整齐,注意不得漏线、错线。编好后一定要注意检查。6、正确识别芯线色谱及线序,达到熟练程度。(二)扣式接线子接续一、目的掌握扣式接线子接续法的操作方法及技术要求、能正确熟练地利用扣式接线子进行全塑电缆芯线接续。二、要求1、不出现障碍线对,A、B线正确。2、接线正确、熟练,接线子排列整齐、规范三、内容1、塑电缆芯线接续是全塑电缆敷设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质量上要求较高:必须接续可靠和长时期保持应有的性能,以保证通信畅通;要求施工有较高的效率、劳动强度低、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要求工料费少;适合架空、直埋或管道等各种使用场合。全塑电缆芯线接续技术主要采用接线子压接法:如美国(3M公司)生产的扣式接线子与模块式接线子的接线法;英国(BICC公司、EGERTON公司)生产的套管式(B型)与槽式(6号)接线子接线法;日本生产使用的销钉式接线子接线法等。我国全塑电缆芯线的接续方法主要采用扣式接线子和模块式接线子接续法。2、分类必须符合原邮电部标准《市内通信电缆接线子》(YD334—87)的规定,其型号编写方法如下:接线子型式分类如下表:3、塑电缆芯线接续的一般规定为:(1)电缆芯线接续前,应核对电缆程式、对数,检查端别,如有不符合规定者应及时返修,合格后方可进行电缆接续。(2)全塑电缆芯线接续必须采用压接法,不得采用扭接法。(3)电缆芯线的直接、复接线序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全色谱电缆必须色谱、色带对应接续。(4)电缆芯线接续不应产生混线、断线、地气、串音及接触不良,接续后应保证电缆的标称对数全部合格。4、扣式接线子(HJK)接续法是我国广泛采用的小对数全塑全色谱电缆芯线接续方式。扣式接线子外形如下图所示,它由三部分组成:扣身、扣帽、“U”形卡接片。5、国产扣式接线子的程式及使用范围如下表所示。6、扣式接线子压接钳扣式接线子压接时,为了保证接续良好,要求将待接续的接线子完全放入钳口内,钳口要平行夹住接线子扣盖和扣身上下两个平面,,钳口张合时应完全平行不可偏斜。压接钳如下图所示。四、工具器材压接钳、电工刀、剪刀、小铁锤、钢卷尺、钢丝钳、扣式接线子、全塑电缆五、步骤1.扣式接线子接续方法一般适用于300对以下电缆,或在大对数电缆中接续分歧电缆。2.全塑电缆接续长度及扣式接线子的排数应根据电缆对数、电缆直径及封合套管的规格等来确定。接线子排列及接续长度见下表。电缆对数(对)接线子排数接续长度(mm)252-3149-160503180-3001004300-4002005300-4503006400-5003.直接口与分歧接口接续步骤如下:(1)根据电缆对数、接线子排数,电缆芯线留长应不小于接续长度的1.5倍。(2)剥开电缆护套后,按色谱挑出第一个超单位线束,将其他超单位线束折回电缆两侧,临时用包带捆扎,以便操作,将第一个超单位线束编好线序。(3)把待接续单位的局方及用户侧的第一对线(4根),或三端(复接、6根)芯线在接续扭线点疏扭3~4花,留长5CM,对齐剪去多余部分,要求四根导线平直、无钩弯。A线与A线、B线与B线压接。(4)将芯线插入接线子进线孔内[直接口:两根A线(或B线)插入二线接线孔内。复接:将三根A线(或B线)插入三线接线孔内]。必须观察芯线是否插到底。(5)芯线插好后,将接线子放置在压接钳钳口中,可先用压接钳压一下扣帽,观察接线子扣帽是否平行压入扣身并与壳体齐平,然后再一次压接到底。用力要均匀,扣帽要压实压平,如有异常,可重新压接。(6)压接后用手轻拉一下芯线,防止压接时芯线跑出没有压牢。扣式接线子接续如下图所示。芯线接续尺寸,直接口如图(1)所示,分歧接口如图(2)所示。图(1)图(2)(三)全塑电缆接头热缩套管封合方法一、目的掌握热缩套管的封合操作方法及标准要求二、要求热缩套管的型号、选用及其封合操作,正确使用喷灯。三、内容1、全塑电缆接续套管及其安装的技术要求:全塑电缆线路的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既要考虑经常性因素,如夏季烈日照射、严冬的低温和冰凌、风雨和气温变化、以及潮气水份带来的影响;又要考虑突发现象如雷电、台风、地震的影响和电力烧伤、直流管线的泄漏腐蚀等影响。根据电缆线路的维护经验,电缆线路的故障大部分发生在电缆接头封合处,因此选用合适的封合材料和方式正确进行全塑电缆接头封合对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全塑电缆接头封合的技术要求(1)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接头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拉力。(2)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达到气闭要求。(3)便于施工和维护方便,操作简单。(4)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3、热缩套管的选型根据电缆外径、接头开长、接头外径、电缆保气要求,选择进口、国产产品。部分国产、进口热缩套管的规格分别见下表。4、热缩套管组件国产热缩套管RSB热缩套管组件如下图。四、工具材料电工刀、剪刀、小铁锤、热缩套管及配套材料、喷灯、全塑电缆、手套。五、步骤1、电缆芯线接续完毕后,在电缆两端口处,安装专用屏蔽线。2、对已接续芯线进行包扎。如图4—1。图4-1芯线进行包扎3、在电缆接续部位,安装金属内衬套管,并把纵剖面拼缝用铝箔条,或用PVC胶带粘接固定,见图4—2。4、把内衬管的两端全部用PVC胶带进行缠包,见图4—3。5、用清洁剂清洁内衬管的两端电缆外护套,长度为200MM,见图4—4。6、再用砂布条打磨电缆清洁部位,见图4—5。7、在热缩套管两侧向内侧20毫米处的电缆护套划上标记,见图4—6。8、把隔热铝箔贴缠在电缆所划的标记外部。见图4—7。9、用钝滑工具平整隔热铝箔,见图4—8。10、用喷灯加热金属内衬管和铝箔之间的电缆护层约10S,其表面温度为600左右,见图4—9。11、将热缩套管居中装在接头上,如遇有分支电缆时,应装上分歧夹,见图4—10。12、分歧电缆一端,距热缩套管150毫米处应用扎线永久绑扎固定后,方可进行加温烘烤热缩套管,见图4—11。13、用喷灯首先对热缩管夹条(拉链)两侧进行加热,使热缩管拉链两侧先收缩,然后再从热缩管中下方加热,见图4—12。14、热缩套管下方加温收缩后,喷灯向两端(先从任一端)圆周移动加热,温度指示漆应均变色,直至完全收缩,再把喷灯移到另一端也是圆周移动加热,直至整个热缩管收缩成型,见图4—13。15、整个热缩套管加热成形后,再对整个夹条(拉链)两侧均匀加热约一分钟左右,然后用锤子柄轻敲打热缩管两端弯头处夹条(拉链),使热缩套管夹条(拉链)与内衬套紧密粘合,见图4—14。16、整个热缩套管加热成形,应平整、无折皱、无烧焦现象,温度指示漆应均变色,套管两端应有少量热熔胶流出,如指示色点没有完全变色,或套管两端无热熔胶流出,应再次用喷灯(中等火焰)对整个热缩管进行加热直到达到要求。17.架空和挂墙电缆接头固定,要求接头位置稍高于电缆,形成接头两端自然下垂,使雨水往两端流,接头的夹条(拉链)必须安放在电缆的下放。见图4—15。(四)使用兆欧表测试电缆线路障碍一、目的掌握兆欧表测试电缆芯线的绝缘、环阻、屏蔽的测试方法二、要求1、正确识别电缆色谱。2、会正确使用兆欧表进行电缆线路障碍的测试。3、测试方法正确、测试熟练三、内容1、通信电缆常见障碍(1)混线:同一线对的芯线由于绝缘层损坏相互接触称为混线也叫自混。相邻线对芯线间由于绝缘层损坏相碰称为它混。接头内受过强拉力或受外力碰损使芯线绝缘层受伤的部位常造成混线情况。(2)地气:电缆芯线绝缘层损坏碰触屏蔽层称为地气,它是因受外力磕、碰、砸等磨损坏缆芯护套或工作中不慎使芯线接地而形成。(3)断线:电缆芯线一根或数根断开称为断线,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接续或敷设时不慎使芯线断裂、受外力损伤、强电流烧断所致。(4)绝缘不良:电缆芯线之间以塑料为绝缘层,由于绝缘物受到水和潮气的侵袭,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电流外溢的现象称为绝缘不良。它一般是由接头在封焊前驱潮处理不够、或因电缆受伤浸水、或充气充入潮气等原因造成芯线绝缘长期下降所致。(5)串、杂音:在一对芯线上,可以听到另外用户通话声音,叫串音;用受话器试听,可以听到“嗡嗡”或“咯咯”的声音,称为杂音。线路的串、杂音主要是由于电缆芯线错接,或破坏了芯线电容的平衡、线对接头松动引起电阻不平衡、外界干扰源磁场窜入等影响而造成。实际电缆障碍可能是几种类型障碍的组合。比如:芯线接地障碍同时会造成线对自混;在电缆浸水、受潮比较严重时,所有的芯线及芯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均很低,就同时存在自混、接地和它混障碍现象。在判断障碍性质时应注意加以鉴别。2、电缆线路障碍测试在日常维护工作中,电缆发生故障时应尽快的恢复通话,必要时采取“先重点后一般”和“抢多数,修个别”的原则,迅速排除障碍并防止扩大范围,确保电话畅通。这样就需要维护人员在排除故障时,首先应判断故障的性质,并选择仪器及时测定障碍位置,再进行修复工作。要做到测量结果准确,应做到以下几点:●对于测量基本原理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必须掌握;●对于导线的变化要有准确的记录;●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测量时操作要小心、测量要耐心、观察要细心。3、电缆线路障碍测试一般有障碍性质诊断、障碍测距与障碍定点三个步骤。(1)障碍性质诊断在线路出现障碍后,使用兆欧表、万用表、综合测试仪等确定线路障碍性质与严重程度,以便分析判断障碍的大致范围和段落、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当电缆发生障碍后,应对障碍发生的时间、产生障碍的范围、电缆所处的周围环境、接头与人孔井的位置、天气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
本文标题:电话缆接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0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