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初三化学讲义(全套)
退伍军人工业分析与质量检验专业《化学》讲义(学时:90)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及理论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重点:原子的组成同位素核外电子的排布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课时安排:4课时一、原子的组成和同位素1.原子的组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荷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原子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2.质量数(A):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值并相加所得到的数值。质子:Z原子核原子AZX中子:N=A-Z核外电子:Z关系式:①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二、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歨认识1.电子层(1)定义:离核距离远近不等的电子运动区域(2)电子层的编号电子层序数n:1234567…对应符号:KLMNOPQ…电子的能量:电子离核由近到远,电子的能量同低到高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2)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4)除第一层为2个电子外,其余各层电子数为8个、18个或32个时都是稳定结构。3.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难点:元素周期律课时安排:4课时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屋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成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即周期表中各“横行”。①周期的序数=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②现已发现的元素中,核外最多有7个电子层,所以一共有7个周期。短周期:第一、二、三周期,分别有2、8、8种元素长周期:第四、五、六周期,分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有28种元素2.族:周期表中的纵行周期表中有18个纵列,除第8、9、10三个纵列合称为第VIII族外,其余15个纵列,每一个纵列标作为一族。族又分为主族(7个)、副族(7个)和零族(1个),总共有16个族。其中,副族元素和第VIII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中部,处于IA、IIA与IIIA-VIIA两部分主族元素之间,又称为过渡元素,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二、元素周期律1.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变化到7,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的半径。3.元素化合价的递变(1)价电子:能够决定化合价的电子称为价电子(2)主族元素:价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3)对于IVA-VIIA族的非金属元素(除O、F外):∣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如S的最低价为-2价,最高价为+6价,则有:∣-2∣+∣6∣=8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指导意义+17287第三节化学键分子的极性重点:化学键的定义及类型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难点: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的极性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一、化学键1.定义:化学上,把分子或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叫做化学键。2.类型: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和共价键,其中共价键又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二、离子键1.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如:2.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3.离子化合物: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三、共价键1.共价键的形成及其属性(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2)键长: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叫做键长。(3)键能:由1molA和1molB的单个气态原子形成1mol气态分子A-B化学键时所放出的能量,或者拆开1mol气态分子A-B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叫做化学键的键能。(4)键角:分子中键和键之间的夹角叫做夹角。小结:键长越短,键能越大,键越强,越稳定,键长越长,键能越小,键越弱,越不稳定。键长、键能、键角称为共价键的属性,或称为共价键的参数。2.非极性键和极性键(1)共价分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分子称为共价分子,包括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2)非极性共价键:在单质分子中,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会偏向任何一个原子,这两个电子在键的中央出现的机会最多,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简称共价键。例如:H-H(3)极性共价键:在化合物中,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由于不同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较强的原子一方,因而吸引电子较强的原子就带部分负电荷,吸引电子较弱的原子就带部分正电荷。这样的共价叫做极性共价键。例如:H-Cl(4)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①以非极性键结合成的双原子分子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N2等。②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如HCl等,但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可能是极性分子如H2O,也可能是非极性分子如CO2、CCl4等。第四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氢键重点: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难点:氢键及氢键的形成HClMg课时安排:1课时一、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力。2.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的溶、沸点、溶解度等的影响如果分子间存在引力,那么,其引力越大,克服分子间的引力,使物质熔化或气化所需要的能量越大,熔、沸点也随着升高。3.影响分子间力的主要因素影响分子间力的因素很多,一般说来,由分子构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其分子间力也增大,熔、沸点也随着升高。但也有些例外,如NH3和H20的沸点都出现异常,比同主族的氢化物沸点高,因为有氢键的形成。二、氢键1.氢键:氢键就是与吸引电子能力很强的元素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分子中的吸引电子能力很强的、带负电荷的原子(如氟、氧、氮元素的原子)之间所产生的吸引力。2.氢键的形成对物质溶、沸点的影响由于氢键的能量比分子间力的能量大,所以,分子间形成氢键的物质比只有分子间力的同类物质熔、沸点要高。第五节晶体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判断常见物质属于哪一种类型的晶体难点:理解晶格、晶格的结点、晶胞的概念判断常见物质属于何种类型的晶体课时安排:1课时一、晶体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非晶体的特征及常见物质非晶体没有固定不变的外形,其熔点不固定,简称为无定形体。如:玻璃、石蜡、橡胶、沥青等3.晶体的特征晶体的特征是具有整齐的、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和固定的熔点。4.晶格、晶格的结点及晶胞的概念(1)晶格:组成晶体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以确定位置的点在空间作有规则的排列。这些点按一定规则排列所形成的几何图形称为晶格。(2)晶格的结点:每个料子在晶格中所占的位置称为晶格的结点。(3)晶胞:晶格内含有晶体结构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称为单元晶胞,简称晶胞。二、离子晶体1.离子晶体:在晶格结点上交替排列在阳离子和阴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晶体叫做离子晶体。2.属于离子晶体的常见物质:活泼的金属盐、碱和氧化物等。三、原子晶体1.原子晶体:在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原子、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叫做原子晶体。2.属于原子晶体的常见物质单质:金刚石、硅和锗等;化合物:二氧化硅、碳化硅、砷化镓(GaAs)等。一、分子晶体1.分子晶体:在晶格结点上排列着分子(非极性分子式或极性分子),分子间以范德华力互相结合的晶体叫做分子晶体。2.属于分子晶体的常见物质许多非金属单质(如卤素、氧气等),以及许多无机共价化合物(如卤化氢、氨、二氧化碳等)和大多数有机物(如萘等)分子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另外零族元素的单质虽都是单原子分子,但也是属于分子晶体而并非原子晶体。第二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及其相关计算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课时安排:4课时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1.七个基本的国际单位物理量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单位标准的规定长度米m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米质量千克Kg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千克时间秒s略电流安[培]A略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略物质的量摩尔mol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发光强度坎[德拉]cd略2.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表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数目多少的物理量,有符号n表示。(2)单位:摩尔,符号:mol(二)摩尔1.定义:计量原子、离子、分子或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2.摩尔基准:0.012Kg12C中所含的粒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规定为1mol,约为6.02*1023个。3.使用时注意事项:A.摩尔这个单位只适合用于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B.使用摩尔时要注明微观粒子的名称。(三)物质的量(n)、微粒总个数(N)、阿伏加德罗常(NA)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微粒总个数N物质的量=即: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二、摩尔质量1.定义:1mol任何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用符号M表示。2.单位:g/mol3.数值:等于物质或粒子的式量4.摩尔质量g/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量(mol)用符号表示为:M=m/n也即:n=m/M5.有关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计算例如:71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多少?其中有多少个Na2+?多少个SO42-?三、气体摩尔体积(选学内容)第二节物质的量浓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时安排:4课时一、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称为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B)表示。2.单位:mol·L-13.表达式:CB=nB/V二、有关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要求学生熟记以下公式及各字母所代表的物理量)C=n/Vn=m/Mn=N/NAn=V/Vm1.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例:20gNaOH溶于水配制成250mL的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稀释定律:稀释前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相等,即有:m1=m2、n1=n2、CV1=CV2例:配制2mol·L-1的HCl的溶液500mL,需要12mol·L-1的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例:某市售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计算该市售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三、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补充内容)应用:在化学反应中,消耗的反应物与新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化学方程中各物质对应的系数比值相同。例1:中和2mol·L-1的H2SO4溶液600ml。需用到3mol·L-1的NaOH的体积是多少?例2:在一定条件下,16.0gA和22.0gB恰好反应生成一定量的C和4.5gD。在相同条件下,8.0gA和15.0gB反应可生成0.125molC和一定量的D。试求:(1)C的摩尔质量;(2)20.1gC的物质的量。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课时安排:4课时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1.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用符号ν(i)来表示。2.表达式:v(i)=△c(i)/△t(i)t—时间,s、min或hc(i)—浓
本文标题:初三化学讲义(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2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