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龙源期刊网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作者:饶卫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8年第08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地扩大规模”,“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这是我们推进国际化的根本遵循。教育国际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必然要求,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一带一路”是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型,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为产业创新、金融创新、区域创新、教育创新带来重大机遇。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我省提出的“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及“五个着力”的工作要求。这是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为云南量身定制的行动纲领。学校国际化必须聚焦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三个定位”重大需求,服务学校“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建强学科,提振科研,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影响力较大的特色优势学科,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没有人才培养的高质量,没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就没有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国际地位,就没有撬动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的杠杆。“一带一路”和云南“三个定位”建设涉及学科多、涵盖领域广、研究时空大,需要发挥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研究潜力较大的优势,开展多学科的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无现成模式可资借鉴,需要学校发挥多年积累、业已形成的智库力量,推动专业化研究和高端资政平台建设,形成全面、综合、准确的决策咨询成果。学校要以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为新起点,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彰显教师教育的鲜明特色,加强人财物资源投入,建强教育学、地理学、历史学、光学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优势学科,加强生物学、化学、酶工程、信息技术、对外汉语教育等发展潜力较大、与云南“三个定位”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努力产出高层次、有影响的科研成果。要积极争取各类留学生招生培养计划,扩大留学学历生规模,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培育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不懈抓教学过程,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在学业水平上达到与发达国家同类型、同层次、实质性等效。要高度重视抓好留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要更加注重推动与世界高水平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问题,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话语权。龙源期刊网继承西南联大优良传统,巩固提升人文交流和汉语国际推广优势我们是西南联大的后继者,当年,“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一些外校学者“风闻景从”,纷纷投奔而来,造就了西南联大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一是国际化的视野。“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二是国际化的师资。1941年西南联大179名教授和副教授中,156人有留学经历,占87%。其中97位留美、38位留欧陆、18位留英、3位留日,5个学院的院长均为留美博士,26个系的系主任除5位留欧,皆为留美。三是国际化的大师。陈寅恪就是例子,他不仅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而且精通英、法、德、日、意等多国语言文字,通晓蒙古文、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暹罗文、拉丁文,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望。作为西南联大的遗脉,可以说,教育国际化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生长在骨子里和血液中的一种基因。“一带一路”和云南“辐射中心”建设要求加强人文交流、传播丝路精神,需要发挥好教育沟通民心的独特优势,使学校成为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的核心平台。要继续办好“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发挥国家汉推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基地、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云南华文学院、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设在东南亚国家的中国语言文化中心等平台的作用,努力争取新设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努力扩大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实质性教育文化交流合作,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宣传好共建绿色丝路、健康丝路、智力丝路、和平丝路的理念,使學校成为丝路文化的创设者和倡导者,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夯实“一带一路”的社会民心基础。坚持正确方向,探索有效途径,努力在“一带一路”中有所作为一是集成优质学科资源,开展全面系统研究。积极做好统筹规划,整合优势资源,集成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历史地理、环境生态、民族宗教等多学科,加强“一带一路”理论研究,注重总结“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以来的主要经验和问题,深化规律认识,争取在“一带一路”和云南“辐射中心”建设的战略意义、合作模式、精神内涵、文明互鉴等重大问题研究上取得突破,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具体政策、项目实施、融资模式、安全评估等的研究。探索建立以面向南亚东南亚为重点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加强区域和国别研究、国际关系研究、话语体系研究,为国家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建设新型合作机制、调整外交战略、创新外交理念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二是借助80周年校庆,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搭建互动共融平台。打造一批高水平智库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上指出,沿线国家国情多样,可以多借助智库、金融机构和走出去企业的力量,将分散的信息系统化,为决策和工作提供依据。要积极探索构建南亚东南亚国际智库联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出谋划策、交流思想、对接战略,形成智力流通的高速路、信息共享的快车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创办国际论坛,设置“一带一路”战略性议题,积极推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智库、企业等多方联合,共商发展大计,形成广泛合作共识,使“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龙源期刊网理念和举措传播开去。积极搭建学者互访平台,探索设立“一带一路”访问学者项目,邀请海外学者来校开展“一带一路”研究,推动学术对话与合作研究,搭建海外学者资政建言的通道和平台。三是联合培养人才,以教育沟通民心。推动专门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和储备人才,着力发掘和造就一批深度了解沿线国家历史文化、政策法律、语言习俗、具备开展深度项目合作能力的专门人才。推动知华友华人才培养,依托“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等各类留学支持计划,着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和国际教育合作,吸引更多沿线国家、特别是南亚东南亚国家优秀学生来校深造。整合资源、开拓渠道,量身定制专门项目,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长期合作培养后续力量。推动人才联合培养,构建校际和院系、专业间的结队伙伴关系,推动双学位、联合学位等合作培养模式,努力形成培养共同体和合作联盟。推动人才互动互访,依托师生互访、文化交往、国际论坛、志愿者派遣等多种形式,丰富民间交往途径,积极推动人文交流。加强科技合作,加强中老联合实验室、与缅甸仰光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建设,设立科研合作项目,推动科技人才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民界民族之林”,“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时代、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三个定位”,全力提升教育国际化质量,以一流的业绩为西南联大在昆建校暨云南师范大学建校80周年献礼,为建成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而奋发有为。
本文标题: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37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