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请您欣赏赠从弟(其二)刘桢关于作者•刘桢(186~217年),字公幹,东汉末著名文学家,与王粲合称“刘王”,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合称“建安七子”。(kǒngróng、chénlín、wángcàn、xúgàn、ruǎnyǔ、yìngchàng、liúzhēn。)•刘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关于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写作背景•刘桢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为乡梓所重。因战乱离开家乡,漂泊到中原的许昌(今河南许昌)一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使他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诗三首便写于此时。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重点注释①从弟:堂弟。②亭亭:耸立的样子。③瑟瑟:这里指风声。④一何:多么。⑤盛:大,凶猛。⑥罹:遭受。⑦凝寒:严寒。原文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中瑟瑟呼啸的寒风。•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天生有不惧严寒的本性!。1、颔联中的两个“一何”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交流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风声”“松枝”各象征什么?•衬托。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松树的雄健挺拔。“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3、“松柏有本性”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性”指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4、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本诗以松柏为喻,托物言志,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高洁(坚贞自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感悟•本诗托物言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的凛然正气,表现了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与追求,并勉励堂弟要有松柏一样坚贞的品格。全诗的风格和寓意•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运用•1、诗中写松树高大傲岸的形象的诗句是:•2、本诗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3、与“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有相似之意的诗句是:•4、诗中赞颂松柏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是: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本文标题:赠从弟(其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54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