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矿大公共管理学复试大纲及答案
二、公共管理专业基础1、公共管理的概念、特征与历史发展涵义:所谓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包括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机制与形式,共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处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特征:(1)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2)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的多元性(3)公共管理以追求公共利益更有效实现为宗旨(4)公共事务治理过程的民主化(5)强调对私人部门管理经验的借鉴公共管理强调以开放的视野,在关注“政治议程”和“公共价值”的前提下,在技术操作层面广泛借鉴私人部门成功的管理机制、管理技术与管理手段。2、行政组织的类型、结构与特征类型:行政组织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组织体系,从不同功能、作用来划分:1、领导机构2、执行机构3、监督机构4、咨询机构5、信息机构6、辅助机构7、派出机构特点:①政治性。行政组织是国家的代表,是国家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机构,一般具有较强的政治性。②社会性。任何一种行政组织都承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在现代各国国家行政机关干预社会事务的范围和程度不断扩大和加深。行政组织直接或间接干预和管理经济等社会事务。③服务性。行政组织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要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基础,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服务。行政组织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必须执行法律和法令,服务于社会。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组织及其公务人员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为宗旨。④整体性。行政组织是一个规模庞大和结构复杂的社会系统。行政组织按不同层次、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管理功能和程序,设置相应的组织结构,具有隶属和制约关系的完整权责分配体系。⑤适应性。行政组织的建立、调整受各国的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传统诸因素制约和影响,各国都根据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行政组织,并适应客观需要不断进行调整。⑥法制性。行政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行政领导依法由选举或任命产生,一般公务人员的任用也要根据有关法律或法规;行政组织在行使行政权过程中按法律规定进行管理。法制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行政组织及其公务人员必须依法办事,违法必纠。3、统治、管理与治理的区别与特征统治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在政治领域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的统治,以保障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为方式,以及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4、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特征及原因市场失灵是指通过市场价值规律这个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资源最佳配置、效率最高的情况,是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原因:(一)个人自由和社会原则的矛盾(二)现实中的经济运行不能满足完全竞争假定。(三)某些领域不适用一般竞争均衡分析,尤其是那些体现效率递增的经济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等。(四)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如完全的风险保障市场是不存在的。(五)信息不完备或信息无关性的存在。主要表现为:①私人的信息获得是有限的;②信息在私人交易中会发生扭曲;③市场行为主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六)存在不完全均衡,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如失业等。(七)存在外部效应。(八)公共物品是市场无法自行保证供给的。政府失灵就是政府为了矫正和弥补市场机制的功能缺陷所采取的立法、行政管理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事与愿违的结果,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原因:(一)无效调节导致政府失灵(二)过度干预导致政府失灵。5、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联系: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不同:第一,目标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管理则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第二,实质不同,效率不同。私人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更多着力于提高效率上,而公共管理不仅要注意到效率问题而且还得研究公平问题,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特性不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更强调责任。第四,监督方式不同。公共管理要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而私人管理的监督主要是来自于企业的内部。第五,权力来源不同公共管理中公共组织的权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大众所给予的公共权力,而私人管理的权力则大都是私人授权,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第六,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6、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方法与程序1确定绩效评估的目的与任务2.进行绩效计划,明确绩效目标和绩效评估主体及其权重3.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绩效标准4.选定评估方式5.运用评估指标跟踪行为,开展平时绩效评估与绩效反馈6.收集资料,开展绩效考察、评分与评定绩效等级7公布绩效评估结果及使用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与过程答:(1)在关于人的假定上,把人看作资源,而且是第一资源、最宝贵的资源,把对人的管理置于重要地位;(2)在管理原则上奉行以人为中心,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重视采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3)在管理方法上,实行主动开发型、有预见性的管理方式,它既是严密的科学,也注重艺术性,强调定性与定量结合。(4)在管理内容上,注重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着眼于人力资源的规划与生产,重视人与事、人与环境的协调配合。(5)在管理部门的地位上,人力资源管理者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之一。(6)在公务员的管理上,重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培训与教育、选拔与使用、配置与合理。8、公务员制度的概念、特征与当前存在问题(1)概念:对公务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系列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的总称。国家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一是同国外相比:不搞“政治中立”、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不搞“两官分途”;二是同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较: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新陈代谢制度、强化激励竞争机制、健全廉政勤政的约束制度。(3)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往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笼统庞杂、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制度很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等,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铁皮箱环境”随处可见;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进程,如果不加以改革,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9、政府采购的概念与特征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使用财政预算内、外资金,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法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基本特征:一是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和需要由财政偿还的公共借款,其最终来源为纳税人的税收和政府公共服务收费。二是采购主体的特定性。政府采购的主体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作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三是采购活动的非商业性。政府采购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是为卖而买,而是通过买为政府部门提供消费品或向社会提供公共利益。四是采购对象的广泛性。政府采购的对象既可以是标准产品,也可以是非标准产品;既可以是有形产品,也可以是无形产品;既可以是价值低的产品,也可以是价值高的产品;既可以是军用产品,也可以是民用产品。为了便于管理和统计,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按性质将政府采购对象分为货物、工程和服务三大类。五是政策性。政府采购的主体在采购时不能体现个人偏好,必须遵循国家政策的要求,包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购买本国产品等。六是规范性。政府采购要按有关政府采购的法规,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采购对象及采购时间要求等,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每项活动都要规范运作,体现公开、竞争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七是影响力大。相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政府的购买力巨大,在很多国家,政府采购的金额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公众的生活环境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10、第三部门的概念、特征与发展问题及对策(1)概念: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2)特征:1“正规性”,即具有正式注册登记的合法身份。正规性是第三部门必备的条件。作为计划经济下政府延伸或者由于政府机构改革转轨、挂靠等下属、不需注册登记的机构,不是独立的组织;而没有登记注册的独立组织是非法组织。2“民间性”,即在组织机构上与政府分离。目前中国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由于历史原因,政治色彩和官僚化过于厚重。协会主要人员来自于政府,协会开展相关活动和工作依靠政府,因此有人称之为“二政府”。人们把协会理解为管理机构或者领导机构,而不是服务和中介机构,而真正的行业协会应该是企业自愿参与的民间组织。。民间组织一般来讲经费来源独立,无财政拨款。而有财政资助的组织,通常就有政府背景,其民间性就要打一个折扣,在谈到自治管理的问题上也要打折扣。3“非营利性”,即不得为其拥有者谋取利润。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为了生存,有些非营利组织甚至从事某些营利性活动。一般第三部门的活动和财务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很高的;4“自治性”,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活动。组织章程的自主设计,领导机构和人员自主遴选和更换。如果要报请政府部门批准,或由政府部门推荐和委派就无法做到自治。5“志愿性”,其活动和管理中有显著的会员自愿参与成份。6“公益性”,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3)发展问题及对策问题:行政倾向化、资源不足发展不平衡、缺乏人才、自身能力不足、部分组织存在营利化倾向对策:外部环境:理顺关系,政社分离;完善法律,放松规制;依法监督,依法管理。自身能力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强化公益性服务的定位;采取措施解决财务的问题;建立社会监督机制。11、优秀公共管理者的素质与技能公共管理者要能扮演好其角色,成为成功的高效的管理者,并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公共管理者的素质是与社会和法律对其基本技能要求相对应的。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等。政治素质在整个公共管理者素质体系中居方向性地位,对于其他素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影响。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治素质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报效国家,忠于政府,服务公众;为人民谋利益,公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公共管理者身处公共组织的各个层次、岗位,肩负着重要的职能,掌握着重要的权力,是群众的表率。公共管理者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有正确的法治意识。12、府际关系的概念、当前存在问题与建议府际关系也叫“政府间关系”,是指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网络,它不仅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而且包括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以及政府内部各部门间的权力分工关系。问题:我国的府际关系现状存在着地方政府积极性低、立法权与司法权缺少独立、党政不分、层级过多以及部门主义严重等弊端。(1)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维护了国家统一,却严重压制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2)行政权压倒立法权和司法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不能独立地发挥更大作用。(3)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导致党政不分。(4)从纵向的层级设置来看,我国过多的行政层级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不利于节约行政成本。(5)从横向的机构设置来看,我国同级政府之下设置过多的机构,导致“部门主义”问题严重,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建议:(1)进行中央政府与地方
本文标题:矿大公共管理学复试大纲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59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