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感觉统合失调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ve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NeurobehavioralDysfunction),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岁的儿童身上。通常,这些孩子智力发育正常,却有学习或行动上的障碍,部分儿童甚至学习成绩很差,被误认为是存在智力发育障碍。儿童感觉失调的症状与表现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运动不良,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正常儿童更多见);(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空间距离知觉差、左右分辨不清);(3)身体平衡功能障碍(端坐、写字姿势不正);(4)视听觉及语言障碍;(5)触觉防御障碍(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出现异常的躯体和情绪反应)。就感觉输入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下的功能失调: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洁癖症家长或保姆造成幼儿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要求太多、管教太严,拔苗助长对孩子产生的挫折保护过度后娇纵溺爱,造成孩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延误矫治,造成幼儿不良习惯的定型和自信心不足就感觉输入角度来说,主要是以下的功能失调:●触觉防御障碍●前庭一本体功能问题●躯体运动障碍下面我们要详细讨论这些症状,并解释其意义。触觉防御障碍有效的触觉功能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能滤过或抑制从环境中而来的其他不必要的感觉。有触觉防御障碍的儿童的网状激活系统上行机制的不平衡,缺乏兴奋的优势,对各种刺激无足够的抑制,使机体对触觉不能作出适当的应答,其行为特征常包括:(1)躲避触觉感的事物如嫌弃或偏爱某些质地的衣服、不爱玩接触身体的游戏等;(2)对非恶意触觉具有厌恶的情绪,如当小儿被搂抱时感到不快,不愿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牛如刷牙、洗澡、理发等,不爱手工操作的游戏如绘画、泥工、玩沙等;(3)对非恶意的触觉刺激具有典型的不良应答如轻轻触及其手臂、腿时表现进攻性行为,当他人接触小儿时,小儿感到紧张,当他人显示与小儿的亲热关系时,小儿反抗、退缩等。因此,儿童触觉防御障碍常误以为是行为问题或过分进攻性行为。前庭一本体功能问题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与三个半规管。当儿童前庭功能障碍时,其行为特征是:逃避或害怕运动;运动中主要用视觉协调动作;端坐、写字、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写字捏笔姿势不当,阅读中跳行漏行等;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昏;当头部运动时,眼睛在空间视物不稳定。本体器官包括肌肉、肌腱、关节囊的感受器(关节屈曲和伸展),机体积极的伸展肌肉运动是在肌肉收缩、抵抗阻力时出现的,这是最有效的产生本体刺激反馈的方法。通过本体感受器而得到深部感觉的感知,其传入信息和运动性的传出在神经系统中被统合成位置觉、平衡觉和运动觉,并产生对力量的感受,当本体功能障碍时,上述各种感觉及功能出现损害。表现为动作笨,不合群、孤僻,小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到陌牛环境容易迷失方向等。躯体运动障碍这是指儿童躯体感觉的加工问题,常常是触觉和本体的功能障碍,甚至涉及前庭的功能障碍,因此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身体运动缺乏预见和计划性,特征如下:动作笨拙;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大运动和细运动技能差;书写问题如速度慢、字迹不规则;自尊心低下,遇困难易沮丧;常指使人,依赖性强;学习不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下面我们要详细讨论这些症状,并解释其意义●过度活跃与不专心●行为问题●语言发展●肌肉的张力与协调●在学校中的学习●十几岁孩子的问题过度活跃与不专心因为这种情形非常显而易见,而且令人困扰,所以过度活跃与动作过多常常是父母亲对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最先注意到的征兆,也最常为父母亲所抱怨。这种儿童几乎随时动个不停,而且大多活动都是没有目的的。要他坐好不动和专心,简直是不可能。在学校里,不专心是个大问题,儿童不能摒开各种声音、光线、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他就永远无法专心下来,无法集中注意力。儿童还小的时候,他到处跑个不停。等到大一点了,他可能压制部分跑的活动,但相同的过度神经活动可能造成他不把房间收拾好,不把功课做好,或是上学总忘了带这带那。“假如他记得带毛衣,就忘了带饭盒;记得带饭盒,又忘了带课本。”“她总是心不在焉。”如果脑对输入的感觉及动作没有组织能力,也必然整理不好衣橱、书包、纸张或铅笔。行为问题•轻度脑功能失调的儿童比正常的儿童更容易给父母添麻烦。他总是不大高兴,身体里面好像总有什么不对劲;他挑三拣四,吹毛求疵,无法与家人或其他小孩同乐。跟人家玩游戏输了,对他那种不完整的自我概念是一大威胁,所以他会破坏这个游戏。•他也很难与别人一起玩玩具或分享食物;他永远想让自己感到成功与重要,所以他想不到别人的需要。因为他的脑反应不同,所以他对环境的反应也不同;他过度敏感,时常受伤,也无法应付日常的紧张,或不熟悉新状况。因为别人不喜欢他的行为,所以也不喜欢他,有时也许会找他麻烦。他与其他儿童很容易闹翻,就是对父母他也常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消极的自我概念,令人不悦的行为和别人的消极反应,这种种恶性循环使儿童陷入困境。功能失调的儿童不仅要忍受他自己的艰苦,还要忍受那些不喜欢他、排斥他的人。他可能倾向于跟那些不会对抗他的更幼小儿童玩,要不就跟能了解他并接受他的大儿童玩,再要不然就只跟大人玩。语言发展因为说话和语言要靠许多感觉统合过程,所以任何方面的感觉过程失常,都易导致语言发展迟缓。社会上对人际关系很注重言语表达,所以父母常会先注意到儿童说话或发音不好,以后才会注意其他更细微的症状。肌肉的张力与协调从前庭及本体感受系统传来的感觉,提供了肌肉张力,使身体保持直立并有活力。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儿童肌肉张力常常很低,使他似乎很衰弱;他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撑直头与身体,而且很快就感到疲倦了。因为颈部缺少适当的肌肉张力,他坐在桌前时就会把头靠在手上或手臂上休息。他可能常常靠着墙或其他物体站着,因为单独站着更费力。前庭、本体感觉、触觉系统若是运作不好,儿童容易发生动作协调不好,难以平衡,容易摔倒,掉落铅笔,甚至会从椅子上摔下来等现象。动作笨拙常由身体与重力感觉处理所造成,当然也可能由其他神经情况引起。游戏玩不好,是很常见的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早期征兆。儿童不能堆积木、不能操纵玩具、不能玩拼图,很可能是因为有了感觉统合方面的问题。在学校中的学习如果大脑的问题很轻微,直到儿童上学之前,可能凡事皆无问题。但上学后要读、写、做算术,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感觉统合,对脑来说是很复杂的要求。感觉统合出问题可能直接牵涉到脑中的学习过程,即使儿童有正常的学习能力,也可能导致不好的行为,妨害功课。如果功课太差了,儿童就想逃课,感到自卑和缺乏信心,甚至退学。学习读与写恐怕是主要问题所在。儿童必须记住字的笔划,这来自视觉与肌肉的记忆,对多数人来说那是很自然的,但如果脑内活动失常,儿童在需要这些记忆的时候就找不到。要幼儿园小孩在脑尚未准备好以前就学习阅读,不仅是没有好处,而且使小孩不能去做“感觉—动作”活动——这些活动正是大脑为了未来学习阅读所需要的。某些类型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儿童在写的方面有困难,对于听到什么字然后把它写出来特别困难,因为他们无法把声音的感觉和手与手指传来的感觉统合起来。这些儿童会说:“我知道你要我做什么,可是我写不出来”。一般而言,感觉统合功能失常的儿童很难应付他周围的空间。他时常撞到人或东西,因为他不能判断东西在空间中、以及他自己在空间中的位置。十几岁孩子的问题•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到了十几岁,可能已学会应付课业,否则早已被学校开除了。如果失调的情形较不严重,问题比较小,例如:偶而转错方向,记不住一串数字(如电话号码之类),或找零钱算不清楚。很多少年犯原来都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样样跟不上人家。十几岁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可能不喜欢跳舞,甚至于跟着音乐打简单的拍子也有困难。我们容易看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能使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产生多少苦恼!•家中有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的十几岁孩子的父母亲,最常抱怨的话题之一是:孩子缺乏组织能力。脑缺乏组织感觉的能力,也同样缺乏组织其他事情的能力。集中注意一件工作(例如:清洗房间、写读书报告),成了一大难事。对这些孩子来说,去计划一连串的工作最为困难,这就如同在幼儿期难以了解一连串的字或号码一样。他不知道最先要做什么?每个动作要用多长时间?如果中途被打断了,他又忘记他正在做什么事。有时对他而言,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简直不可能。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评定与感觉统合失调的诊断行为观察从日常生活中诊断运用教具进行诊断应用标准化量表进行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评定行为观察•简单的行为观察法是从孩子日常的活动中去观察,例如从日常用餐、游玩以及学习情形中去观察有关感觉统合的问题。将工作交给未经训练的父母,让他们在经过简单的讲解后凭直觉去填写观察记录,交由专家分析,再重新观察,以对孩子的问题有初步概略性的掌握。具体来说,行为观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感觉刺激的反应•主要是观察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前庭感觉等感觉刺激的反应,例如观察视力的程度,对形状、位置、方向的辨别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空间知觉能力等;观察对声音大小、方向、距离的判断,对语言的了解以及用正确语言表达和沟通等;观察触觉反应,是否害怕与别人接触、是否害怕陌生环境,用手摸看不到的东西时能否正确判断其形状等;观察前庭感觉的反应,在剧烈旋转或摇晃的玩具上是否头晕或害怕,直线运动、回转运动、身体倾斜时是否有异常反应等。•●观察肌肉反射状态•主要是观察不同姿势下肌肉的紧张程度,不随意运动(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运动企划等)以及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观察运动行为的状态•主要包括直立站姿反应、平衡感、身体双侧协调能力、中线交叉运动能力和惯用手等。•●除此之外,孩子的生育历程(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产)、注意力集中程度、好动程度、人际关系、日常独立能力(吃、睡、排泄习惯等)、读写学习能力等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的诊断。从日常生活中诊断感觉统合能力不良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以下情况:●穿脱衣服上的困难●用餐时的问题●游戏时的异常现象●读、写异常运用教具进行诊断在进行感觉统合运动的指导时,从孩子操作教具时的反应,更能看出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小滑板是JeanAvers积数十年研究及临床实验所设计的感觉运动教具,孩子对小滑板滑行方向的控制、操作滑板时手的灵活性以及孩子在滑板上的情绪表现等都有助于我们判断孩子存在的问题。大笼球是练习身体和地心引力协调非常重要的教具,旋转浴盆可以用来测试孩子的平衡能力及运动企划能力的成熟程度。当然,运用这些教具进行诊断必须由专家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应用标准化量表进行儿童感觉统合功能的评定目前国内有标准化的评定量表一一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前庭失衡●触觉功能不良●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不足●大年龄儿童的问题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关键和原则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感觉统合训练的本质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加,以丰富孩子的感觉刺激。正常儿童在玩的时候会获得大脑所需要的各种感觉刺激,因此,不必接受治疗。神经系统发育不规则的小孩,无法很好地受理自己游玩中的感觉,因此,无法发展组合脑的顺应性反应,即同样的游玩,对上述两种儿童所起的作用大不一样,游玩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来说不会产生组合统一的效果,他们需要具有针对性的特殊情况的环境设计,这就需要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或治疗师来安排,而在家庭或学校里并没有这种特殊的环境。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
本文标题:感觉统合障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84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