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纪实摄影专题•概念•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希望工程》解海龙,著名摄影家。现任北京市摄影家协会理事、北京广角摄影学会副会长、《大众摄影》杂志编委。1996年获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特殊贡献奖;1997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特别荣誉奖;1998年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同年获全国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称号;1999年获全国十佳广告摄影师称号。一、眼神画龙点睛,突出主题。二、光线的巧妙运用:侧逆光形成鲜明轮廓,把女孩贫困、质朴的形象展现出来了同时由于桌上白纸的反光作用,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三、明暗对比、虚实对比,突出主体形象《大眼睛》解海龙《四川茶铺》陈锦1955年6月生于成都,1971年赴云南支边,1978年考取云南大学中文系,1982年本科毕业。现为四川美术出版社高级编辑;四川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博学会士。出版《四川茶铺》(1992)《市井》(2006)《茶铺》等个人专集。《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大美摄影专家组成员。毕业于中国哈尔滨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曾任哈尔滨铁路科研所摄影师、编辑。世界华人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哈尔滨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从哈尔滨迁居北京,现在为自由摄影人。《火车上的中国人》记录了从1978年到2014年火车上的一幕幕人生百态。照片的拍摄者——王福春说为了拍摄这些照片,他可以说成了铁路上的熟客。从西藏到新疆,从广州到四川,从北京到上海,几乎把能坐的火车都坐了个遍。火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浓缩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最能反映中国近30年的变与不变。纪实摄影捕捉瞬间的方法1.守株待兔法•在动作行为有重复出现的情况下选好角度,调好焦距后,等待理想画面的出现立即进行拍摄。2.声东击西法利用掩护的方法拍摄,先使被摄者、拍摄者和非被摄者成等腰三角形,对非拍摄者对焦,用眼的余光观察被摄者,当被摄者的动作、表情达到拍摄者所需的画面时,立即拍摄。3.掩护法•是一种二人的配合,让配合者站在被摄者的前方,假装对配合者拍照,而实则拍摄被摄者。4.盲拍法•即不用取景器取景,调焦拍摄。用目测对焦,用小光圈(f8,f11)加大景深。充分熟悉所用镜头的视角。拍摄后在照片上进行第二次构图剪裁。5.突然袭击法•在被摄者还来不及反应时就进行拍摄,并且立即离开以减小麻烦。6.逼迫法•用镜头的指向有意去干扰被摄者,逼其作出反应。以取得现场感。吴印咸生于1900年9月21日,卒于1994年9月7日,江苏沭阳县人。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他曾担任过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摄影队长、主持电影团工作,东北电影制片厂技术部长、副厂长、厂长,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兼摄影系主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副理事长、名誉主席,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委员。吴印咸30年代在沭阳举办影展,开沭阳影展之先河。之后,拍摄了《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影片。抗日战争时期,吴印咸在延安拍摄了《南泥湾》、《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二届参议会》、《延安与八路军》、党的七大会议等新闻纪录片,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白求恩拍下了很多历史珍贵镜头,成为中国革命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50、60年代,吴印咸的摄影代表作有《未来》、《向人民致敬》、《瓯江帆影》、《玉屏夜色》、《刘三姐》、《红旗谱》等。赴重庆谈判毛泽东登机后挥帽向送行的人告别1945年拍摄于延安机场齐观山《斗地主》主体和陪体的匠心安排:一、主体置于视觉中心二、主体完整,陪体部分三、主体正面,陪体侧面四、主体动,陪体静五、主体实,陪体虚侯登科(1950-2003),陕西凤翔人,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的坐标式人物,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中国当代农村社会所发生的深刻的内在与外在的变化留下了宝贵的纪录。代表作有《麦客》、《黄土地上的女人》、《四方城》等,以其名字命名的侯登科纪实摄影奖是国内首个民间操作的纪实摄影项目。美联社记者黄功吾抓拍的照片中,一群越南孩子被从天而降的燃烧弹吓得惊恐奔逃,其中一个小女孩,赤身露体,双臂伸开,脸上满是恐惧和痛苦。身后,几位手拿武器疑似“美国大兵”的军人在追逐。这张经典照片作为反战标志广泛见诸全球各种和平运动及报章杂志之中,并被认为促使越战提前结束。因此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奖。《饥饿的苏丹》——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94年新闻特写大奖的作品!作品一发布引来著多批判和质疑。《苦难的眼睛》——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折,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模范监狱所见》——瘦削的腿脚和手臂竞能从狭窄的铁栅缝里伸出。怒吼的嘴巴隐约可见,这所“模范监狱”究竟“模范”到了什幺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布列松习作》——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象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布鲁塞尔两个男子,一个在布幕的缝隙中偷看街头演出,另一个警惕地扫瞄着周围的情况,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烦。照片的精彩部分是这个男子那种特别的眼神。布列松有时被列入“专在街头巷尾抓拍的摄影家”行列,他善于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照片。要拍摄出街道自然的一面,就要学懂别惹途人注意,布列松甚至会用手巾包着相机,减少触目程度。看过他的录像,就可以发现他拍摄时非常敏捷,又快又俐落,并且尽可能隐藏自己,我们街拍时也可以学习,看到好的场景,就快速起拿起相机,然后拍摄,在别人注意到你之前就完成。《乡村医生》•尤金史密斯•1948•以写意的表现手法,真实再现了医生忘我的忙碌,成为新闻摄影报道史上的著名作品《筋疲力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新闻摄影大师——尤金·史密斯《共和军战士之死》罗伯特·卡帕雅各布·A·里斯•(1849-1914)出生于丹麦,二十一岁移居美国。几年后,他成为纽约市一家报社的记者,报导腐败、丑闻以及纽约下东区贫民生活。从那时起,通过对照相机使用的革新,里斯已成为全国社会改革运动的鼓舞者。•里斯是纽约《论坛报》的警政新闻记者。其实,他的心思并不在摄影,照相机对于他只是一种有用的器具。•里斯在文字报道毫无效果的情况下,决定使用照相机和当时刚发明的闪光灯粉拍照,以揭露贫民窟和拥挤的合租公寓内的实况。•因此,一生的摄影量很少,可能只有300张。•1890年他那本划时代的《另一半人的生活》出版,书中印着他在下东区拍到的穷苦与污秽,引起了极大的震撼。•这本书根据大量纪实材料描述了“纽约贫民窟肮脏的核心”——这些肮脏的地区正像土匪的栖息处和盗贼经常出没的胡同一样——引起了轰动,也赢得了西奥多-罗斯福的友谊和各地改革者的尊敬。▲20世纪初纽约市下东区的贫民窟街景(雅各布·里斯摄)▲ABlack-and-TanDiveinAfrica1890▲AdowntownMorgue(unlicensedsaloon)1890(市区未注册酒吧)▲Women’sLodgingRoomintheWest47thStreetStation1892(47街,女子寄宿屋)▲Men’sLodgingRoomintheWest47thStreetStation,1892(男子寄宿屋,西区47街)•1902年,里斯出版另一本书《战胜贫民窟》,他也成为了社会改革运动的演说者与领袖。•《与贫民窟的斗争》是《另一半人怎样生活》的姊妹篇,发表于1902年。里斯作为社会评论家,与其同行首次意识到罪恶的贫困周期对家庭、社区、教育及就业机会的全面影响。他把读者吸引在自己身边,向政治官僚开战,为社会进步而战。他相信,文字具有揭露政治腐败及社会罪恶的威力,这是专门报道丑事的新闻界进步人士的共同特征。▲Bandit‘sRoost(纽约市,歹徒的巢穴),mulberrystreet(桑树街)▲BasementofaPubinMulberryBendat3:00am,1890(桑树街拐角,酒吧地下室,凌晨3点)▲FiveCentsLodging,BayardStreet,1889(五分钱的寄宿处)▲HomeofanItalianRagpicker,1888(一个意大利的捡破烂者的家)▲PoliceStationLodger,APlankforaBed,1890(寄宿警察局,一块木板床铺)•两本动人心魄的摄影集,将表面繁荣奢靡的纽约大墙后面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穷苦人们,暴露到墙的这边,引起了整个纽约人的震动,以至于当时的纽约州长不得不亲自出面解决这一问题,改造贫民区,为赤贫的孩子们开办学校,并相应修改了童工法。•和许多猎奇、甚至以出卖苦难和贫困谋生获利的摄影家不同的是,里斯对贫困无助人们的同情和关怀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里斯本人就是一个从丹麦到美国的移民。所以他对那些生活在贫民窟里的移民同胞的情感使他的镜头充满了悲愤,他有一句直到今天仍为人们记忆的名言:“穷人,他们是命运的牺牲品,而不是这种命运的制造者。”•其实,历史不应仅仅记住里斯曾经为某一角落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们赢来境遇的改善,他更为伟大和卓越的,是开创了影像参与改造历史进程的伟大作用。里斯的努力和奋争,使人们认识了摄影影像在社会生活中,有令其它艺术媒介根本就无法比拟的巨大震撼力和推动其进步的伟大力量。•雅各布·A·里斯是摄影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人物,因为他赋予了摄影与人类生活真正血肉相连的生命关系。•1914年,死于马萨诸塞州。•海因成为“全国儿童劳动委员会”的专职摄影师,并用照相机揭发童工的非人生活。他在新英格兰和北卡罗来纳州的棉纺厂、宾州的煤矿坑、甜菜田、罐头工厂和渔船上拍摄了许多照片。▲一个拿着折叠刀切甜菜根的男童工▲佛蒙特州纺织女工,1910▲宾夕法尼亚州矿山,操纵破碎机的男童工们▲弗吉尼亚州西部,年轻矿工▲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港的玻璃厂工人,1911斯特兰德的早期作品:▲《华尔街,纽约》(WallStreet),(1915)•斯特兰德拍下的瞬间,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行走在工业时代巨大的迫压边缘,人彷徨和无助,虽然晨曦是如此的明亮,只是明亮的同时,阴影也分外的沉重。《华尔街》仿佛前瞻性地预言了人类在现代技术/信息社会的一种命运。人,前所未有地创造了一切,最终却依然孤独无依。仿佛照片上那四个长方形的凹陷,是窗户,或是其他,看久了忽然觉得很像棺椁。•这是一张让人过目难忘的照片。石头垒成的坚固的建筑物,庞大巍峨,占据了照片大半,在早晨的光线中,立面呈现巨大的阴影。•在强大的墙体旁,走着一些去上班的人,分不清男女,只有匆忙行走的剪影,或前倾,或低首,看不见他们的面影,只是尖锐细长的影子,在庞大的建筑物侧分外无足轻重,渺小孤单,或许这些人在华尔街这个资本市场中是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此时此刻,他们却显得那么落寞,知道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人在这一刻显得那么无依无靠,早晨的阳光似乎被建筑的阴影所吸收,而人只是“人造物”旁边的一个小钉子。010《格拉斯哥》•【苏格兰】托马斯安南•1868年摄•照片发表后由此引发了谴责政府冷漠无情和不作为的舆论风潮。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拿出具体的措施来整修贫民区和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1.《玛丽莲·梦露》此照之所摄,是60年代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明星玛丽莲·梦露。虽然布列松是在梦露不经意时抓拍了此照,但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还是抓住了模特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2.《苦难的眼睛》1948年冬至1949年春,布列松先后采访了中国的北平、南京、上海等城市,这张愁容满面的男孩子照片,是在南京市民买米的队伍中抓拍下来的,照片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布列松是一位善于思考的摄影家。著名的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主席B·格林曾说:“看上去,布列松的摄影好象是漫不经心随手拈来。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3.《布列松习作》这张照片的题材并不重大,但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表现一个男孩: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
本文标题:纪实摄影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9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