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塑料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1.塑料由、、、、、组成。2.、、是影响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参数。3.内应力易导致制品、、和等变形,使不能获得合格制品。4.注射模由、、、、、、组成。5.注射机按塑料在料筒里的塑化方式可分为和。6.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和四部分组成。7.型腔按结构不同可分为、。8.根据动力源的不同,侧抽芯机构可分为、或、以及等三大类。9.斜导柱侧抽机构主要由斜导柱、、导滑槽、楔紧块、和组成。10.塑件的形状应利于其,塑件侧向应尽量避免设置或。1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和。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流动性2、塑化压力3、浇注系统4、推出机构5、退火处理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塑料收缩率大、塑件壁厚大则脱模斜度大。()2.为了将成形时塑料本身挥发的气体排出模具,常常在分型面上开设排气槽。()3.用来成形塑件上螺纹孔的螺纹型芯在设计时不需考虑塑料的收缩率。()4.Z字形拉料杆不管方向如何,凝料都需要人工取出。()5.推件板上的型腔不能太深,数量也不能太多。()四、简答题(共24分)1.注射成型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4分2.试分析卧式螺杆注射机的工作过程。4分3.单分型面注射模和双分型面注射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4分4.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有哪些?4分5.点浇口的特点是什么?4分6.何谓干涉现象?避免干涉现象的产生的措施有哪些?4分五、作图题(共16分)1.对图所示塑件的设计进行合理化分析,并对不合理设计进行修改。(每题4分,共16分)(a)(b)(c)(d)六、看图回答问题(25分)图一图二图一和图二所示分别为典型双分型面模具的合模和开模状态,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1中1-26各个零件的名称。(8分)2.图1中所示的A和B分型面各有什么作用。(4分)3.与单分型面模具相比,双分型面模具有什么不同?(5分)4.简述该模具的工作过程。(8分)参考答案一、填空(每题0.5分,共20分)1.塑料由树脂、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固化剂组成。2.温度、压力和时间是影响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参数。3.内应力易导致制品翘曲、缩孔、裂纹和开裂等变形,使不能获得合格制品。4.注射模由成型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件、推出机构、调温机构、排气系统、支承零部件组成。5.注射机按塑料在料筒里的塑化方式可分为柱塞式和螺杆式。6.普通浇注系统一般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组成。7.型腔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型腔结构、组合式型腔结构。8.根据动力源的不同,侧抽芯机构可分为机动、液压或气动、以及手动等三大类。9.斜导柱侧抽机构主要由斜导柱、侧型芯滑块、导滑槽、楔紧块、和定距限位装置组成。10.塑件的形状应利于其成形,塑件侧向应尽量避免设置侧孔或侧凹。1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2(√)3(×)4(×)5(√)678910三.选择题BCDCA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4分)1.注射成型原理是什么?有何特点?答:注射成形的原理是将颗粒或粉末状的塑料丛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中,经过加热熔融塑化成为粘流态熔体,在注射机柱塞或者螺杆的高压推动下,以很高的流速通过喷嘴,注入模具型腔,经过保压冷却后获得一定形状的塑件。2分该成形方法的特点是:成形周期短,能一次成形形状复杂、尺寸精密、带有镶嵌件的塑料制件;对各种塑料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2分2.试分析卧式螺杆注射机的工作过程。答:(1)合模:动定模在合模装置驱动下闭合,(2)注射:活塞带动螺杆将积聚于料筒头部的塑料熔体射入型腔;(3)保压和补缩:螺杆不转动,对熔体保持一定压力防止熔料倒流并补充该冷却收缩所需要的熔料;(4)冷却开模:经一段时间后,成形的塑件在模内冷却硬化,合模机构打开模具,推出机构将塑件推出模外,(5)螺杆回退预塑:开模同时螺杆边退回边转动,并注入塑料熔体,当达到规定注射量时,螺杆停止转动和后退,准备下一阶段的注射。答对一点一分,四点以上4分3.单分型面注射模和双分型面注射模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单分型面注射模具只有一个分型面,塑件和塑料都要在这一个分型面上取出,分型面的两边是动模板和定模板,所以单分型面注射模又称为两板式模具。2分双分型面注射模有两个分型面,分别用来取出塑件和凝料。模具被二个分型面分成动模板、中间板和定模板,因此称三板式注射模。2分4、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有哪些?答:1.尽量缩短流动距离。2.避免熔体破裂现象引起塑件缺陷。3.浇口应开设出塑件的厚壁处。4.要考虑分子定向的影响。5.减少熔接痕,提高熔接强度。答对一点一分,四点以上4分5.点浇口的特点是什么?答(1)浇口尺寸小,熔料流经浇口的速度增加,熔料受到的剪切速率提高,熔体表面黏度下降。流动性提高,有利于型腔的填充。(2)便于控制浇口凝固时间,既保证补料,又防止倒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缩短了成型周期,提高了产生效率。(3)点浇口浇注系统脱模时,浇口与制品自动分开,便于实现塑料件产生过程的自动化。(4)浇口痕迹小,容易修整,制品的外观质量好。答对一点一分,四点以上4分6.何谓干涉现象?避免干涉现象的产生的措施有哪些?答:滑块与推杆同在合模过程中复位,若滑块先复位而推杆后复位,则有可能发生侧型芯撞击推杆的现象,称为干涉现象。1措施:(1)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在侧型芯投影范围内设置推杆。1(2)如果受到模具结构的限制而侧型芯的投影下一定要设置推杆,首先要考虑能否使推杆推出一定距离后仍低于侧型芯的最低面。1(3)当上述条件不能满足时,就必须采取措施使推出机构先复位,然后侧型芯滑块再复位,这样才能避免干涉。1五、作图题(共16分)1.(每题4分,共16分,进行合理化分析准确得2分,图修改准确得2分)图(a)壁厚不均匀,易产生气泡、缩孔、凹陷等缺陷,便塑件变形,壁厚均匀能保证质量。可在易产生凹痕的表面设计成波纹形式或在厚壁处开设工艺孔,以掩盖或消除凹痕。(b)改变塑件的形状后,则不需要采用侧抽式或瓣合分型的模具。(c)加强肋应设计得矮一些,与支承面的间隙大于0·5mm。(d)将横向侧孔改为垂直方向孔,可免去侧抽芯机构。六、看图回答问题(25分)1.写出图1中1-26各个零件的名称。(8分,答错3个零件名称扣1分)1---动模座板2---垫块3---定距拉板4---拉杆5---支承板6---限位销7---中间板8---销钉9---拉料板10---定模座板11---限位螺钉12---型芯13---拉料杆14---定位圈15---浇口套16---型芯固定板17---导套18---导柱19---导柱20---挡钉21---导套22---导柱23---推杆24---推杆固定板25---推板26---螺钉2.图1中所示的A和B分型面各有什么作用。(4分,说明A分型面作用2分,B分型面作用2分)A-A分型面打开时,可以取出浇道凝料,B-B分型面打开可以取出制件。3.与单分型面模具相比,双分型面模具有什么不同?(5分)两者相比较,双分型面模具在定模边增加了一块可以往复移动的型腔中间板,称为中间板或者流道板。(2分)模具的分型面有两个,打开时为了保证两个分型面的打开顺序和打开距离,要有一些辅助装置,故模具结构较复杂。(3分)4.简述该模具的工作过程。(8分,说明A-A分型面作用2分,B分型面作用3分,取出塑件过程得3分)开模时,注射机开合模系统带动动模部分后移,模具首先在A-A分型面分开,中间板7随动模一起后移,主浇道凝料随之拉出,当动模部分移动一定距离后,固定在中间板7上的限位销6与定距拉板3后端接触,中间板停止移动,动模继续后移,(5分)B-B分型面打开,因塑件紧包在型芯上,浇注系统凝料在浇口处自行拉断,(2分)在A-A分型面之间自行脱落或人工取出,动模继续后移,当注射机推杆接触推板25时,推出机构开始工作,在推杆23的推动下将塑件从型芯上推出,在B-B分型面之间脱落。(3分)
本文标题:塑料模具设计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96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