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论陶行知的家庭教育观
论陶行知的家庭教育观发布日期:2009/3/113:49:15来源:肥西县官亭镇金桥学区中心学校作者:杨艳中点击:51我们知道,陶行知对四个孩子(长子陶宏,次子陶晓光,三子陶刚,四子陶城)教育的事,是极为重视的。他在1940年11月5日写给陶晓光的信说:“城(即陶城)每星期六到堡,我也每星期六来一次,教他一些处事待人之方。”1我们也知道,陶行知的一生就是创造的一生。2他一生著述极为丰富,内涵极为深蕴。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总结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但关于家庭教育论述极为少见。我在思考,陶行知写给子女的书信,感情真挚,材料真实,是研究陶行知家庭教育思想的珍贵资料。为此,我想通过解读陶行知给子女的信,对他的家庭教育观做点专门探索,既算学陶心得,也算学习《何炳章教育文选》的体会。一、“健康第一”的身心教育观陶行知说,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家洛克也强调,若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我们相信,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至为关怀。那是因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一万万黄金还重要。”3事实上,每一位家长从孩子出世后,就一直对他们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只是自发地蕴涵在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着,没有被单独地提出和认识。陶行知就单独提出“健康第一”的身心教育观。无论是为晓庄学校制定的“五个培养目标”(第一就是康健的体魄),还是写给子女的信,都强调:“为了要攀登上真理的最高峰,为了要作最多数、最有效、最永久的服务,我向你提出如下的劝告:(一)健康第一。”4“这样便不致把身体弄坏,健康第一。”5首先,在于对子女身心健康的至为关怀。小黑(即陶宏之女)病了,他亲自“督医”。1941年,陶晓光23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成人了。他在信中还在叮嘱:“万望不要超过体力之限度。”6其次,在于对子女身心健康的教育指导。陶行知劝告陶宏说:“我们肺弱,你必须特别小心,对于元气宜多储蓄,对于健康切勿透支。”7另外,他极富哲理地阐述工作与休息之间的关系。“预防疲劳之休息。拿休息来预防疲劳,重于拿休息来治疗疲劳。”8第三,在于对子女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正面疏导教育。“看到你三月二十五的信,觉得你有点煦煦为仁,孑孑为义,这是应当克服的,你回来时,我们详谈吧。我对于朋友,凡是对的事,总愿尽力助成。”9最后,在于陶行知能从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与成长需要出发,扬长避短,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如对体弱多病的陶刚,他说:“他的长处是种园唱歌,而他的希望也只是如同一位墨西哥的农夫所唱:我只要一块地,种一粒种子唱一首歌。日内当派他到邰爽秋同学办的农场去见习。”10二、“从容工作、学习”观就从容学习来说。第一,他不惟书本知识,特别重视实践。“依我看来,还是集中精神,先在研究室及厂中充分学习。”11研究室的学习就是做实验,“在做中学”;厂中学习,就是充分的自学。这种学习,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是格格不入的。第二,不惟学习形式,特别重视自主学习。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在教学形式、学习时间安排等等方面,对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都是一次彻底的改革。如以自学为主的课时安排。12“蜜桃(即陶城)这半年没有进学校,在家自修……”13半年没有进学校,要在当今,急死家长了。如今不堪重负的孩子不无无奈地说:“开学了,我们想着放假;放假了,我们真盼望早点开学。”为什么?孩子们没有自主学习的权利。那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不论孩子有兴趣还是没有兴趣,不论孩子愿意不愿意,也不论花钱多少,都主观武断为孩子作了主,报了名。参加诸如琴棋书画艺术班,奥数剑桥强化班,强令孩子成天跑班受训,疲于奔命。14第三,“博中求约”和“自博返约”的学习方法观。就从容工作来说,陶行知尊重孩子的兴趣,倾听孩子的心声,不发号施令,也不独断专行,总以平等对话的姿势对待。三、“四有”做事观陶行知在给陶宏、陶晓光的信中说:“我们也要学如此治事。秘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决心。”15陶行知的“四有”治事秘诀,从他自己治事层面来说,第一,当是有目的。陶行知一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追求“我的志愿要使全国人民有受教育的机会。”16办教育同吃鸦片一样“有了教育瘾,宁肯不吃饭不能不办教育”。17所以,面对做事所遇到的困难,他也泰然处之。第二,当是有决心。他对陶晓光说:“我是欢迎困难的一个人。”18“我今年三月十五日对大家说:我们有两位朋友,一是贫穷;二是患难。……所以我有六个字供大家勉励:友穷,迎难,创造。”19因此,面临“一切困难都以算学解决之。”20第三,当是有计划。陶行知做事有计划,“真乃神人也”。何炳章先生盛赞陶行知1930年的“我今年的计划”,实在是时间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的专家,实在是在单位时间内出效率的大师,实在是时间的真正主人,实在是不虚度一日也不虚度一时的楷模。21一位教育家说,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父母应努力以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孩子们编写一部出色的教科书,一部让孩子可以引以骄傲的教科书。是的,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处人待事的方法,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文明还是粗野,正确还是错误,都将成为子女模仿和学习的榜样。陶行知自己治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然成为孩子终身学习的榜样。从具体做事层面来说,陶行知是治事的行家。他手把手教孩子治事方法。例如,1943年1月,陶行知托陶晓光在成都代为搜集有价值的图书。就告诉他:“跑旧书铺及旧书摊是一件要事,望你也经验一下。价钱大有出入,要随办随研究,争取门径。关于搜集图书,你要先到华西图书馆及博物馆详细参观一下,作一番‘博’的工夫,再请几位有研究功夫的朋友。”22还列举三个搜书实例,供陶晓光参考。再如,对陶宏给育才三周年纪念的礼物—话剧《伽利略》的修改,他说:“依我看来,这四幕只可编作一幕,另编两幕写伽利略之幼年及恋爱,特别埋伏随他终身之爱女,再编一幕写最后审判。”23四、“追求真理做真人”的做人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的故事之所以传扬,就是因为在朴素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中国传统做人教育的精华。现在,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许多家长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把辅导孩子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忽视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陶行知特别重视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提出了“追求真理做真人”的做人观。首先,他注重引导孩子关照自己的行为,善于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去做,什么是不对的,不应该去做。例如,“一天谈及你,冯先生说你曾为着帮助一位苦学生,而节省吃鸡蛋的钱来完成这任务。这种行为是高贵的,所以冯先生至今还记得。以后我们仍当向这个方向努力。”24其次,他赏罚分明。他在欣赏中发现、赞赏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你这样教导学生,态度和内容都很好,值得做教师们的参考。”25对于错误的行为,他坚决制止,从不迁就。1940年底,陶晓光到成都一家无线电厂工作。厂方催索学历证明书。陶晓光没有正规的学历,只好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马侣贤求助,很快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明书。陶行知在重庆闻讯后,即电告陶晓光将此证明书寄回,接着写快信给陶晓光,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你记得这七个字,终身受用无穷,望你必需努力朝这方面修养,方是真学问。”26综上所述,陶行知的家庭教育观,可以概括为: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身心教育观;始终坚持“从容工作、学习”观;始终要求按照“四有”治事;始终要求“追求真理做真人”。参考文献:1见《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川版”)第9卷第283页。2详见《何炳章教育文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2卷第81页。3见“川版”第9卷第622页。4、7、8、25见“川版”第9卷第412页。5、6、11、18、20见“川版”第9卷第316页。9、10见“川版”第9卷第518页。12详见《何炳章教育文选》第2卷第105~106页。13见“川版”第9卷第379页。14详见《何炳章教育文选》第3卷第11页。15见“川版”第9卷第502页。16见“川版”第9卷第735页。17详见《何炳章教育文选》第2卷第62~70页。19见“川版”第9卷第401页。21详见《何炳章教育文选》第2卷第91~94页。22见“川版”第9卷第460页。23见“川版”第9卷第450页。24见“川版”第9卷第480~481页。26见“川版”第9卷第310~311页。
本文标题:论陶行知的家庭教育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29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