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学科课程纲要科目名称数学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适用年级一年级设计教师需要课时62课时左右编制时间2019-3-1教材分析(包括本册教材在本门课程和年级段的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1.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米、厘米的认识,认识钟表。4.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5.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6.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7.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基本情况分析:学生人数30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2、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课程目标(4—6条)双基要求(基本要求和对部分学生的较高要求)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5、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6、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7、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课程内容(一)数与代数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空间与图形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三)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课程实施(含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和实施所需的条件)(一)课程资源1.常规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或调序。(2)练习:课本后的“自主练习”、《三维同步训练》等(3)小棒、圆片、计数器、积木、铅笔等学具准备,全区课程资源库中的经典教学设计。2.信息化资源:课件(自制课件和全区课程资源库中的精品课件)。3.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二)实施手段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2、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3、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5、精心设计作业,在作业练习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开展优秀作业和特色作业展评。6、用好单元学习质量检测,做好教学质量分析与反馈,上好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三)课时安排一下雨了--认识钟表………………………2课时二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7课时智慧广场------------------------------------2课时三牧童–认识图形………………………2课时趣味拼摆………………………1课时四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1课时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六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3课时智慧广场……………………………………………2课时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4课时我们身上的“小尺子”----------------------1课时九我换牙了--统计…………………………2课时十儿童乐园--总复习………………………5课时课程评价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突出重点,全面综合评价每一位学生。1.形成性评价(40%权重)(1)学生单元学习质量检测。(2)课堂表现(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学习效果)。(3)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学业成果、反映学生成长的材料等)。(4)进行两次作业展览(常规作业、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提高作业的正确率,促进个性化学习。(5)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相结合。以上四项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说明:优秀为100分—90分,良好为89分—75分,合格为74分—60分,不合格为60分以下。2.终结性评价(60%权重)(1)单项测试:计算、几何与图形、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均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价。等级分值参照形成性评价。(2)期末学业水平检测。(等级制)根据形成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学生本学期数学课程学习结果。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多样,采用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教师结合数学学习档案及检测结果对学生进行分析,客观地给学生一个评价,并指出数学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审议意见
本文标题: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1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