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先锋艺术家-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
中国先锋艺术家代表人物: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均2岳敏君,男,1985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但其实属于湖南籍,他的父母都是湖南益阳人。3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岳敏君从90年代初就在画布上着意一个有夸张意味的“自我形象”的塑造上,近年来这一形象蔓延到其雕塑和版画领域里。“它”有时独立出现;有时又以集体的面目亮相。“它”开口大笑,紧闭双眼;动作夸张,但却充满自信。“它”总出现在某种场合中。这些场合是可以说是1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与争斗的空间与背景,其中有关于生存状态的、有关于成长历史的、有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有关于男女性别的、有关于全球化下的经济与政治(暴力)事件的。但所有这些场合都在这种“自我形象”的放大夸张下变成了一场场的游戏,“我”好像不是成长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而是恰巧出现在这里。在“自我形象”里,眼睛总是紧闭的,外界发生的事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某种自恋、自信、熟识一切而无睹的“我”占据着世界的中心。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她不是个人价值的发现和尊重,而是带有某种专制主义特点的个人崇拜。这种个人崇拜是在某种市场条件下由个人物质迅速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身体舞台感。“自我”成了自我的放大,成了“英雄”,成了需要在舞台上表演出来的东西。“自我”没有具体的社会身份,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形成具体的社会身份;“自我”是最普通化的,同时也是最自我崇拜化的。她带有很强烈的后专制主义特征。岳敏君本人将之称为“新偶像”,并把他的工作解释为制造“新偶像”。第一届艺术与设计大奖赛候选人4自我形象”成了公众的代言人形象5678910自我”画风•对“自我”的定义是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题,对于中国艺术家个人来说,这种“自我形象”的崇拜性认定已经成为某种国际和国内认同的商标。岳敏君的形象(新偶像)广泛的被媒体和公众所接受,同时以其当代特有的自我认识满足了杂志对当代个人新英雄塑造的需要。岳敏君的“自我形象”出现的场合可以认为是一个展现市场策略、发展公众交流技巧的场所。这些场合的变化不在于把人们目光转向这些事件或由此产生的认识上,而是专注于广泛的、深入的、并持久的推销这一形象。即使在他的雕塑领域里,其作品的特殊方式的组合也是完成其形象宣传的特殊技巧。2000年开始的“现代兵马俑”试图把某种历史的能量吸纳进对“自我形象”的制造上,而“兵马俑”这一对当代来说所具有的文化旅游性质的意向则会普遍的引导出外界对“现代兵马俑”制造者个人文化英雄主义者的期望。这不同于象DamianHirst,MarcQuinn那样的艺术家,他们通过个人的、具体的对当今物质世界疯狂认识,形成了特有的处理这种感觉的方法。外界把这种洞察力和感觉力作为他们个人文化英雄主义者的标志。在岳敏君这样的艺术家这儿,“传统”却成为理解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个人文化英雄主义的一个重要方法。11社会评价•岳敏君这一代的艺术家成长于一个中国市场经济政策开始实施并加速发展的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一个世界经济繁荣的时期。国际艺术市场好像是计划好的并怀着友善的态度来接纳他们这一代艺术家。他们充分在这一合适的氛围里发展他们的市场策略和公众交流技巧。他们个人几乎变成了自己发明的商标的化身。无疑,在这一代艺术家中,岳敏君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艺术家。12•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在北京。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以及私人收藏。他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超前的画家张晓刚13张晓刚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他作品中的历史主义因素不仅仅是伤感和怀旧的情调。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的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14张晓刚貌似平静的图像背后,依然是暴风雨般的大声疾呼。张晓刚暴风雨般的大声疾呼,是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显现的15张晓刚油画作品《大家庭》系列1617•“大家庭”是一大群作品的称谓,就像一大群水被我们称为江河湖海,这组群像最大的特点就是雷同,这也像水与水之间的关系。张晓刚用中国50年代照相馆纪念照的模式,有意忽略了广阔天地中热火朝天的劳动和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忽略”无异于抹杀,而这里的“抹杀”,与那个时代对人性的抹杀无异。张晓刚将浮躁沸腾的生活凝于冰凉冷寂的一瞬,千万张不笑的脸看过去都是近亲繁殖的结果,还不仅仅是千人一面,更可怕的是还万众一心,当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种声音的时候是多么得可怕,那声音就是丧钟,于是张晓刚低调地问一句:丧钟为谁而鸣?18•张晓刚的“大家庭”其实是一场死亡游戏,麻木就是死亡。血缘本来是串通人与人的道路,而贫血败血则成了死亡的链接方式。张晓刚以死亡训导人民。当然,张晓刚的高妙之处在于他不是真死而是诈死,那些木头人死板僵直的板绿察蓝后,喘息般微露的衬衣一隅,让人似乎于迷茫中又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而人们眼中的反光,表明黑暗并未统治全局,光明一息尚存,遥远处两三星火是瓜洲,我们只需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是我读到的张晓刚的哲学。•随着政治和艺术上符号时代的过去,张晓刚的“大家庭”也起了变化,“家庭成员”的幼龄化成了张晓刚近期创作的主体。张晓刚笔下的新生儿不再正襟危坐视死如归,而是一副功德圆满粉嫩如蒸的模样。这是张晓刚的爱心,是他的原形,他终于原形毕露了。•19中国先锋艺术家王广义•王广义,男,1957年生于中国哈尔滨市,198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重要参展有:《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北京、中国美术馆,《不和塞尚玩牌》美国、加州、亚太艺术博物馆,《王广义个展》中国、香港、汉雅轩画廊,《蜕变突破—中国新艺术》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图像就是力量”中国·何香凝美术馆,《当代艺术中心—开幕邀请展》中国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柏拉图和他的七种精灵》中国北京、“OCAT”当代艺术中心,“美丽的讽喻”阿拉里奥北京艺术空间,《王广义个展》韩国、首尔、阿拉里奥画廊,“江湖”,美国纽约,提顿画廊等。20王广义信仰的面孔•1956年王广义出生于哈尔滨。在23岁时考上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在校期间(1980~1984),凡·高、马蒂斯、毕加索等西方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对他产生过影响,即便是他以后反感的表现主义,也曾吸引过他的兴趣。可能是由于个性的倾向,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古典哲学和美学(温凯尔曼的艺术哲学对于当时的许多美院学生并不显得过分古典,毕竟那时是解放思想的时期,任何一本西方的哲学和艺术著作对于中国的青年人来讲都并不过时)对他更具吸引力。以至到了毕业的时候,他不再感兴趣于过分自由的表现主义以及随时都在变化的毕加索一类的风格。他认为这些艺术是纯个人情感、无目的的形式游戏,精神性不纯粹、不崇高。艺术的个性偏见一开始就如此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从毕业到1986年期间,王广义完成了“凝固的北方极地”系列。这批作品中的形象符号倾向于石化和无生命感,冷漠与清远显然与北方地域环境有关。“北方是我创作的生命所在,北方极地的场景使我想到人类与自然的原初形态。”21大批判系列222324独特鲜明•特征:鲜明的文化针对性、独特的个性倾向、富于智慧的想象力与卓越的表现力。在《大批判》中,人们熟悉的历史形象与当下流行符号的不可协调、却一目了然的拼接,使纠缠不清的形而上问题悬置起来,艺术家用流行艺术的语言开启了这样一个当代问题。所谓历史,就是与当代生活发生关联的语言提示。而《大批判》正是九十年代初这种语言提示的最佳范例之一。“大批判”系列作品将成为中国九十年代艺术史中重要的部分,因而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与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文献奖”授予这位富于智慧的艺术家25方力钧•方力钧,1963年生于河北,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居北京,职业画家。重要参展有:第六届全国美展、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新艺术展、中国前卫艺术展、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东方之路、东方之路、中国新艺术展、第四届亚洲艺术展、中国新艺术展、中国前卫艺术展、中国!、透视:中国新艺术、是我、开启通道、开放的边界、新世纪的新现代主义等。26玩世写实主义•方力钧作为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与这个潮流的其它艺术家共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话语方式——玩世写实主义,其中尤以方力钧自1988年以来一系列作品所创造的“光头泼皮”的形象,成为一种经典的语符,标志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或者更广义地说它标志了当代人的一种人文和心理的感觉,也许,无论东、西方,当代知识分子都变得有点泼皮了,因为,面对今天的世界,我们越来越感到无可奈何,而且我们已经无法象卡夫卡和杰克梅蒂时期那样,感受到环境的压迫,揭示荒诞的存在以宣泄内心的压抑,并标明自己的独立意志。而今天我们几乎分不清我们与环境的界限,我们以为自己的独立,也许正是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嘲笑这个世界,也许正是嘲笑自己,我们不得不变得泼皮。2728•89,是我企图把握方力钧的艺术及其玩世写实主义发生的时代背景的概念。一方面,是指引西方民主主义以拯救中国政治的理想主义思潮,在80年代末达到高峰,而随即遭到挫折后,所产生的普遍失落、反省,以及导引出的人文层面的无可奈何和无聊感。另一方面,整个80年代以来的中国艺术潮流,试图以西方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潮来重建中国新文化的理想主义受到普遍的怀疑,或者说无论是尼采、萨特,还是西方现代主义的种种模式,都不再成为更年轻一代艺术家的精神和艺术上的支柱。这一点从文革后三代艺术家的更替和玩世写实主义艺术家群成长的背景中看得更清楚。2930当代艺术是不是骗钱的•方力钧作品不断地靠近自由自在的形式。作为中国千万元级的当代艺术家,方力钧与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并称为“当代艺术F4”,光头的他和他的“光头”人像系列,一起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泼皮幽默语符,表达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被国外画廊争相收藏,最高拍卖价曾达到千万元人民币一幅。但是在国内,中国当代艺术一直没有获得学术界的相应认可,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频频爆出“天价品”是西方投资者操纵、发动的一场“阴谋”。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拍卖会上频频流拍,中国当代艺术家正面临市场和评论界的双重质疑。31•光头泼皮这个符号的产生,一方面作为一种生存感觉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是方力钧个人化的形式嗜好――光头在这里是简洁的代名词。我们从他还没有进入美术学院的1984年画的两幅《乡恋》中,就可以看到他的画面充满对简洁而浑圆造型的偏好。他有一次对我谈起他在美术学院学习时,一位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画一堆纸团,一位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个没有多少变化的浑圆的陶瓷罐子,方说其实一团纸容易表现,学生很容易陷入对光线、明暗的关心,也容易出效果,而造型准不准确,不大容易发现;而一个浑圆的罐子体积变化少,没有那么多明暗吸引你,但稍不留神,造型的准确度就容易暴露出来,方力钧在谈这两个作业时,充满了对后者的敬佩。其实,这也是他对简洁、单纯的偏好在起作用,而且,这一直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追求高纯度色彩感觉,还是人物造型的单纯,笔触的不露痕迹,以及不管他的光头人物多么泼皮,都给人感觉到他骨子里的那种冷静和理智最终在起作用――一种良好的控制力,以及对一种“不动声色的完美”的追求。32
本文标题:先锋艺术家-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38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