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13.1分子热运动学案
1九年级年级物理导学案执笔者:张占宇使用者:课题: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时:1学习目标: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预习案一、学法指导: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5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二、知识准备: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三、教材助读:1.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的基本知识查阅相关,先通读教材P29,明确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的基本知识。2.分子热运动(1)先通读教材P3,明确分子热运动。(2)先通读教材P3,明确扩散现象,试着分析一下它的意义3.分子间有力的作用(1)先通读教材P4,明确分子间有力的作用。(2)先通读教材p4,明确分子间有力的作用的特点。四、预习自测1、为什么在树下就会闻到槐花的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2、常把萝卜腌成咸菜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A盐分子减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快3、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A、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B、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D以上说法都不对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2探究案一、学始于疑如图,四溢的花香能引来长喙天蛾.哪么你是否了解花香是如何传播的?二、质疑探究探究一:物质的构成小资料在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人们开始认识到热现象是则物质内部大量微粒的运动引起的,这种认识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分子动理论.到19世纪建立了能量的概念,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与热现象相联系的能量------内能.利用分子动理论和内能的观点,可以解释很多热现象.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的,那么一般的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也就是说,分子的直径是以10-10m来量度的,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若将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成一行,长度仅约1cm。由于分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通常是很多的,在通常情况下,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1cm3的水里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如图是黄金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分子)通过观察与阅读回答下面的问题1、说说物质的组成?2、说说分子、原子有什么特点?探究二:分子的热运动(重难点)对比观察扩散现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样的现象叫扩散现象?2.什么样的物质能发生叫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4.散现象说明了什么?5.什么叫热运动,它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针对训练: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道理?3探究三:分子间力的特点对比观察相关现象,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现象能证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作用?什么现象能证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作用?2.填一填分子间力的作用的相关规律吧①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力②引力与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增大而_______,但斥力减小的快③引力与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减小而_______,但斥力增大的快④当分子间距d=分子半径时r。引力=斥力。这距离又叫平衡距离,用r表示⑤d<r时,引力_______斥力,_______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⑥d>r时,引力_______斥力,_______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_______力起主要作用。⑦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______________。⑧分子间虽有力的作用,但是只有在分子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时才有力的作用,比如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就是破碎的镜块间的距离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3.气、液、固三态的微观特征是什么?物态微观特征宏观特征分子间距分子间力的作用有无固定与有关有无固定与体积固态很大液态较大较大气态很大针对训练: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用液态的胶水粘物体的时候,只有当胶水干了以后才牢固的道理?小结: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六、当堂检测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______________。2、不同的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时,彼此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3、“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现象,这说明。4、将两滴水银相互接近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5、“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和起来时,镜子断裂处大多数分子距离,分子间没有。6扩散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有一定质量、C、分子间有作用力4D、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7、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规则运动的是()A、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B、铁丝不易被拉断C、浸在盐水中的鸡蛋变咸D、汽车驶过,公路上扬起灰尘8、下列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A、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B、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天箱子中充满樟脑味•C、一滴红墨水落在清水中,最后杯中的水呈红色•D、长期堆煤的水泥地上,地面变成了黑色训练案基础训练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3.“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4、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引力”、“斥力”)5.如图15-2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综合训练1.如图15-1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A.分子有质量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D.亲戚远来香3.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4.“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6.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图15-1图15-25能力训练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7.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自主测评1.你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况如何评价?A、很好B、可以C、不好说D、有一些问题E、问题很大2.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板书设计课后练习: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8.把一块铅切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加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而打6碎的玻璃也在原处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达标测试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会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B.液体和气体分子问有间隙,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C.南极的冰山温度很低,没有内能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3、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余音绕梁B.尘土飞扬C.人声鼎沸D.花香扑鼻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6、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做饭时炊烟袅袅,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B.一块金属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没有空隙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D.房间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的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课后延伸学案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根据诗回答下面的两个问题:⑴我们没有靠近花朵,就早已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⑵闻到浓浓的花香,就可以判断气温突然变暖,为什么?
本文标题:13.1分子热运动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5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