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三角形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1《三角形整理复习》教学设计与反思左权宏远学校冯志琴教学目标: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点,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初步掌握自主复习的一般方法,自主建构知识网络。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三角形高的画法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各种知识解决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课前准备:先展示了知识整理的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先进行自主整理。教学过程:一、自主回顾,再现知识。师:这单元我们学习了三角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和整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三角形的整理和复习)1、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并把学生回忆的主要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等不同的形式整理出来。[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整理的必要性。2、让学生把自己整理的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整理方法,并相互评价,再挑选出各种整理方法的比较好的结果进行全2班展示交流评价。[设计意图]这样不仅是给其他孩子一种示范,更是让这些学生体验到首次尝试的成功的快乐,强化自主整理的兴趣。二、回忆梳理构建网络师: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1、整理三角形认识的各部分知识。①教师出示一三角形教具,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是三角形)②请同学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重点突出“围成”)③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判断哪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同桌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通过汇报出示:三角形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④指着黑板上的三角形说说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⑤指着三角形中的虚线问这是三角形什么?(复习底和高)画出三个图形指定底边上的高?追问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指着锐角三角形问有几条高?依次直角三角形(重点强调直角边互为底和高)、钝角三角形(教师示范画钝角一条边上的高,它在三角形外边)各有几条高?2、整理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计算出三角形内未知角的度数。并说说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整理复习三角形的分类。3(1)按角分的三角形分类。猜一猜每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吗?根据回答板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说一说这是根据什么进行分类的。判断:任何三角形中都有两个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如果把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你能用图示表示出这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吗?(2)按边分的三角形分类。等腰三角形观察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什么方法验证你们的说法是正确的说说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①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有两种情况分析)②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是18厘米,其中一条边长4厘米,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从两种情况分析)③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是18厘米,一条腰长6厘米,底是多少厘米?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揭示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4①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教具,②说说有什么特征?(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都是60度)③判断: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④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9厘米,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3厘米4厘米2厘米;4厘米4厘米2厘米;3厘米3厘米3厘米观察三条边上的数字,判断围成的三角形可能是什么三角形?能判断出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来吗?为什么?如果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板能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吗?所拼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能拼成一个四边形吗?[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重点复习,弥补前面学习的不足,消除疑惑,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技能。教师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特征: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底、三条高稳定性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内角和180度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角直角三角形5分类:钝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边等腰三角形图形的拼组等边三角形[设计意图]老师再当场引导学生把同学们回忆起来的这些比较凌乱的知识点整理成网络图,起到一种方法的示范与指导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建构知识网络,而且自主整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5、小结:整理知识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整理之后,一般要便于人们看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试一试。三、应用拓展,深化提高。师:通过刚才的整理,我们加深了对三角形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创关比赛,看谁学得好。[设计意图]在练习的设计中,既关注到基础的练习,也关注到提高性、拓展性的练习,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反思】一、既重视知识的梳理,又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本单元知识的梳理,不是由老师来完成的,而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整理。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图形引出6三角形,从而提示课题,并且让学生回忆怎样复习的方法来展开教学。通过猜一猜使学生产生对三角形知识的回忆,引出复习的必要性。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独立看书回顾相关三角形的知识,再进行小组合作梳理知识,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梳理出串联知识点的“线”——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对于两种不同的分类进行整合,是为学生更清楚理清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对三角形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最后通过尝试练习为加深理解各种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说这两个环节是互为联系互相促进。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建构知识网络,而且自主整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二、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回忆以往的复习课,我们可以发现那些学习好的孩子都有一副无所事事的表情,因为我们往往很容易把复习课上成简单的回忆课,练习也经常是一些原来题型的重复,而这些对学习好的孩子已没有挑战性和吸引力了,这样的复习课也就很容易忽视了这些孩子的发展。同时,由于这些知识都学过,具有浅知性,经验性,教师一般都以较快的速度带过,而这样的教学对那些学习差的孩子也就没有效果。在这节课中,学生在这之前虽然还没有过自主整理知识的经验,但在教师课前的展示示范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能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有表格式、网络式、摘录式,个别学生还能自己创造出其他的形式,特别有一部分学生整理的结果很出乎老师的意料,很美很完整很有创意。在惊讶学生的能力之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要7注重学生的潜力,也就是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可以发现,在这过程中,不管对哪个孩子,他要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就必须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复习、回忆、理解、分析、归纳,不管他能否把复习的结果外化为文字形式,学生已经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能力,而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更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有了这整理的体验之后,再由教师进行示范整理,不同的学生也就会有不同的启示不同的收获。同时,在练习的设计中,既关注到基础的练习,也关注到提高性、拓展性的练习,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本文标题:三角形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68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