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毛中特》概论读书笔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报告报告题目:邓小平是实事求是派——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报告1邓小平是实事求是派——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感提要: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集》、《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传》等著作中,我读出了邓小平终其一生都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一个理论成果。他多次点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确立了“拿事实来说话”的实践检验标准。他通过论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从而发展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通过尊重事实,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在事实中求是,探索现代化建设。可见,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其当代意义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进行社会的自我批判。关键词: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然而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中国正经历着转型的困惑和阵痛。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进一步站在了历史的路口,如何继续和深化改革?如何进一步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中国的改革和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条荆棘之路,民族复兴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又是什么?今天,当我再次捧起《邓小平文选》时,依然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位伟人高屋建瓴的思想、振聋发聩的观点。“实事求是”就是一把解决中国问题的总钥匙,历久弥新。一、“拿事实来说话”:邓小平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批判“两个凡是”,破除“拜观念教”的桎梏;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实践权威。“两个凡是”从本本出发,机械地对待毛泽东在特定时间和特定条件下,针对特定问题的讲话。这表明人们的思想仍然被僵化的教条紧紧地禁锢,人们的行为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的中国就到处弥漫着浓厚的“拜观念教”。邓小平就指出“两个凡是”同实事求是是不相符的。他说:“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的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报告2理解。”这样,解放思想就成为实事求是的思想根据。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基于此,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随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正式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一,尊重事实,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过“左”的错误,如大跃进运动。因当时普遍地捏造事实,造成了三年困难时期。邓小平用“底子薄,人口多”描述当时国情,就是要尊重现实的事实。于是他提出中国的现实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承认这一事实就不能科学准确把握基本国情。历史证明根据这一判断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符合国情,由此使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其二,在事实中求是,探索现代化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引发通货膨胀问题,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邓小平在国内国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以88岁高龄,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南方谈话”虽然篇幅不长,但自始至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质。正是秉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邓小平对当时中国在思想领域、意识形态中长期的困扰给出了坚定的答案——“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三、“一切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当代意义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进行社会自我批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1958—1978年情况进行反思就是特定条件下的社会自我批判。在此前后的社会民众评价活动如“四五运动”就真实反映了社会主体的意志,是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我批判;国家权威评价活动如十一届三中全会,自觉反映了社会主体的意志,是自上而下的社会自我批判。并且在社会自我批判中,邓小平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深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自我批判显示出极大的深刻性,从而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是深入贯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21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其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事求是中统一思想,形成社会共识。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统一思想的前提。以往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报告3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尚存在不足。于是,邓小平坚持在实践中“走一步,看一步”,实事求是地探索三大规律。他说:“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其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促进思想的统一。邓小平说:“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他拿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来衡量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在“南方谈话”中又发展为“三个有利于标准”,并认为人民利益标准是更为根本的标准,从而把全社会思想统一到落实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上。最后在统一思想中形成社会共识,推进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一个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用邓小平的实事求是思想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对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之。其三、实事求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党建等诸多领域,各个领域间相互牵制又联系密切,“牵一发而动全一身”。在这一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脚踏实地。必须实事求是的从国情出发,严格按照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改革要扎实稳妥审慎前行,切忌脱离国情、脱离实践、罔顾具体情况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自称是“实事求是派”。但是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集》、《邓小平年谱》、《邓小平传》等著作来看,他终其一生都是“实事求是派”。应谨记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的精神指引,在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上,“实事求是”还将发挥深远而巨大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报告4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习近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一以贯之[J].求是,1999(1)[7]陈新汉.从事实出发,从事实中求是[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13-19.[8]宋涛.解放思想与经济民主[J].当代经济研究,1999(1):1-8.[9]李捷.毛泽东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历史功绩和地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9):1-9.[10]方鑫.邓小平社会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5):62-65.[11]杨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J].奋斗,2014(9):13.[12]郭慧梅、任帅军.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及其当代意义[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5(9):76-78.
本文标题:《毛中特》概论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374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