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1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学科门类:文学二级类:艺术类专业代码:660209英文名称:MusicPerformance一、培养目标突出应用,服务基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二、培养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1)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2)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操守。2、文化与身体、心理素质(1)具有健康的体魄、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体质健康情况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水平。(3)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3、专业素质(1)基本掌握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2)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参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3)熟悉国家有关教育的法规和方针政策,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观,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具有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4)具备一定的发展后劲与潜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基本能力(1)外语水平达到借助工具书能查阅外文资料。(2)计算机水平达到能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2(3)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标准二级乙等及其以上水平。(4)具有初步的管理工作能力和一定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5)基本掌握现代教学手段。三、主干学科音乐学四、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中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歌曲伴奏、钢琴、声乐、乐器演奏、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中学音乐教学论五、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艺术实践和教育实习两个环节。艺术实践是指学生平时在校内外的音乐会、综合类文艺演出以及第二至第五学期每周两学时的排练选修课。它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和重要环节;教育实习是指学生到中小学的教育实习课,第六学期安排八周。六、学分要求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应获得最低学分数为126学分。七、学制三年制专科八、主要课程简介《基本乐理》(ElementalTheoryofMusic):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乐谱知识、节拍、节奏、音程、和弦、各种调式及转调移调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的概念及原理,并能熟练地应用于艺术实践活动之中,同时为学好其它相关专业理论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共计4学分,54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基本乐理》,李重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16次印刷。《视唱练耳》(Solfeggio):专业基础课通过系统训练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调性感以及音乐听辩与听写,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音乐作品内涵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本课程共计8学分,116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3《视唱练耳》首调版,上、下册,孙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基础和声学》(BasicHarmong):专业基础课通过以和声理论、和声写作、和声分析为主的讲授,使学生基本掌握和弦的构成与连接、和声序进的逻辑及其在作曲初步中应用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传统音乐作品的能力和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共计4学分,62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等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月版。《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MusicFormandWorksanalysis):专业基础课曲式是音乐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作品的存在必须依赖一定的结构形式。本课程通过中外音乐作品的讲解分析,使学生基本了解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原则,熟悉各种曲式的结构程式及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分析、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为从事教学、表演及创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共计2学分,32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伟杰、陈丹布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中国音乐简史》(HistoryofChineseMusic):专业基础课本课程通过对中国远古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音乐形态历史演进的讲述,使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古代与近代音乐文化知识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并热爱我国音乐文化传统,增强发展中国民族新音乐的信心。本课程共计2学分,30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中国音乐简史》,夏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音乐简史》(HistoryofWesternMusic):专业基础课本科程通过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对音乐本体的解析,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西方音乐历史的整体发展脉络以及音乐风格的传承和演化,以达到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获得良好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判断”能力。本课程共计2学分,32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4《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谷文娴、陶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中国民族音乐》(ChineseFolkMusic):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修养,在今后从事表演、创作等工作中能够积极继承优秀民族音乐传统。本课程共计2学分,32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中国民族音乐》,江明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声乐》(VocalPerformance):专业技能课本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运用人声进行艺术表现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技巧及初、中级声乐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并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教学和课外声乐辅导工作。本课程共计6学分,82学时,第一、二学年1+2授课方式,第三学年1+1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为独立演唱,其中,期中测试成绩占15%,期末考试成绩占85%。使用教材:《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胡钟钢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声乐作品》(初、中、高级),黎信昌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04年第1版。《外国声乐作品》(初、中、高级),黎信昌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05年第1版。《钢琴》(Piano):专业技能课本课程是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钢琴弹奏技术与表演艺术的一门学科。要求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及音乐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范奏能力,达到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工作的要求。本课程共计6学分,82学时,第一、二学年1+2授课方式,第三学年1+1授课方式,考核方式为独立演奏,其中,期中测试成绩占15%,期末考试成绩占85%。使用教材:《高等师范钢琴基础教程》,李晓林等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3月版。《歌曲伴奏》(SongsAccompanying):专业课本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歌曲即兴伴奏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不同风格、类型、调性歌曲的分析并将相近课程如:《钢琴》、《基础和声学》、《基本乐理》和《声乐》等知识与技能加以综合运用,使学生具备快速的、综合的反映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本课程共计4学分,64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580%。使用教材:《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冯德钢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合唱与指挥》(ChorusandMaster):专业课本课程是音乐表演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音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合唱排练的基本训练手法及合唱指挥的基本指挥法,具有组织、训练、指挥合唱队活动的能力,为今后担任合唱教学工作以及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共计4学分,62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合唱指挥及中外合唱作品精选》,文思隆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中学音乐教学论》(MiddleSchoolMusicTeaching):职业技能教育课程本课程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研究中学音乐教育全过程的一门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教育的发展史,了解、掌握世界较有影响的几种音乐教育法,为今后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打好基础。本课程共计2学分,30学时,考核方式为平时考查成绩占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80%。使用教材:《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郁文武、谢嘉幸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九、课程与学分、学时构成课程类别总学分总学时备注学分数%理论实验实践总计%通识教育课程通识必修课3125640(50)69036通识选修课64.5在四个模块的选修课中,选修6个学分,其中,文、理互选至少4个学分。965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24193174197050专业主干课1512197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1821287专业任选课8128职业技能教育课程118.5158101689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31013周小计12610019241006十、专业教学计划(附后)7十一、素质拓展计划十二、有关说明(一)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按教学计划规定上专业技能必修课,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声乐、钢琴、器乐演奏(一种)、舞蹈或形体舞蹈训练与编导基础等四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任务。1、声乐小课开设办法(1)第一学期全体学生集体声乐大课,每周两个学时。(2)第二至第四学期声乐主项学生:各班依据学期末专业考试成绩,排在前三分之一者,每两个人一节小课;后三分之一者每三个人一节小课。限选声乐学生:每5个人一节小课。2、钢琴小课开设办法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钢琴主项学生:每两个人一节小课。限选钢琴学生:每20个人一组上集体课。3、乐器演奏小课开设办法项目类型活动内容学分分配品德与行为修养入学教育、毕业教育、行势政策教育及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等1人文素质与艺术修养人文素质培训及院、系、班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1身心健康与发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训及院、系、班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1技能证书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技能培训及证书和就业技能及就业指导培训活动1科技与创新国家、省、院、系举办各种科技、专业竞赛和创新活动:参与实验室活动及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校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等1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各种社团及活动1合计68器乐主项学生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每两个人一节小课。限选乐器演奏学生第三、第四学期每5个人一节小课。4、舞蹈小课开设办法舞蹈主项学生以集体课形式上课,每周4学时。限选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课的学生,第一学年以集体课形式上课。(二)第三学年为专业自主发展学习阶段声乐主项成绩优秀学生(按每班20%计算,四舍五入)1对1上课形式,其他声乐主项学生1对2上课形式。器乐主项学生原则上1对1上课形式,声乐主项学生自愿改选键盘或器乐专业主项的视键盘或器乐专业教师课时量[每人不超过14节(兼任大课教师)或16节(只上小课老师)]采取1对1或1对2上课形式。本阶段学习,选择舞蹈专业技能学习的学生仍以集体课形式上课,每周4学时。
本文标题: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0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