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赵氏孤儿》(课件)
2020/4/301赵氏孤儿2020/4/302学习目标1巩固重点文言知识。2学习《史记》以矛盾冲突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认识中国传统思想中“义”的丰富内涵,体会人物的高尚精神。2020/4/303①梦见叔带持要而哭②韩厥告赵朔趣亡③而朔妇免身④衣以文葆⑤国人哀之,故见龟策通假字腰促娩褓现2020/4/3041.然亦君之咎2.而贾为司寇,将作难3.乃治灵公之贼4.以致赵盾5.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6.走公宫匿7.若幸而生男8.即女也,吾徐死耳9.赵氏先君遇子厚10.子强为其难者11.谬谓诸将军曰12.赵氏孤儿良已死重点字词过错担任发难究治招致,招来果真,假使遗憾逃跑侥幸如果对待勉强哄骗确实2020/4/30513.其赵氏乎14.而叔带去周适秦15.唯君图之16.矫以君命17.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18.及赵武冠19.赵武涕泣顿首,固请曰20.后必且复索之揣测恐怕是离开到图谋,考虑假托如果没有本来冠礼坚决一定2020/4/306且后必且复索之拊手且歌死且不避且放白鹿青崖间将表并列尚且暂且2020/4/307词类活用1.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2.婴不肖,不能立赵孤3.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4.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为动使动使动使动2020/4/308文本内容探究•概括故事情节2020/4/309•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概括本文所记叙故事的情节。2020/4/3010•开端:(托梦)•发展(灭族)•高潮(搜孤藏孤)•结局(立孤):•尾声(辞孤):叔带托梦,昭示厄运屠岸作难,灭赵九族公孙舍生,程婴救孤景公占卜,谋立赵孤赵孤成人,程婴成仁2020/4/3011•探究一•文章第三段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的?2020/4/3012“赵氏孤儿”•赵朔妻:走、匿———矛盾缓和屠岸贾:索———形势危急•赵朔妻:祝———又趋缓和屠岸贾:复索———再次危急程婴:谬———矛盾高潮杵臼:呼•诸将:攻、杀、喜———矛盾缓和赵孤:匿2020/4/3013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走、匿(赵朔妻)索(屠岸贾)脱(赵孤)复索(屠岸贾)矛盾缓和谋救(程婴、公孙杵)公孙杵臼死众将喜程婴匿•形势危急又趋缓和•再次危急矛盾缓和2020/4/3014程婴经历万难,得以把赵氏孤儿扶立。为什么最后还选择了自杀?•以前不死的原因是想谋立赵孤,现在就死的原因有二,一是赵孤已立,任务完成;二是为报答赵宣孟和公孙杵臼的知遇之恩。•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2020/4/3015纪君祥《赵氏孤儿》把屠岸贾单独杀孤改成要杀举国同岁之孤儿;把公孙杵臼买他人之子换孤,改成以程婴亲子换孤。故事的改变有何作用?悲剧色彩更加浓重,更加彰显儒家的主流人格精神。王国维认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2020/4/3016文中哪些内容感动了你?•程婴忍辱负重杀身成仁•公孙杵臼慷慨牺牲舍生取义2020/4/3017主旨•《赵氏孤儿》中的忠奸斗争、家庭仇恨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是一个民族在善与恶面前的整体态度。作为一个弱小人物,公孙杵臼的视死如归、舍生就义的精神,将中国古代生死观、价值观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程婴的忍辱负重、舍身就义的作为,则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义的丰碑。2020/4/3018经典事例•变法失败后,面对即将举起的屠刀,谭嗣同从容地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2020/4/3019例说“义薄云天”•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能想起哪些“义薄云天”的人和事?2020/4/3020经典事例•在汉代,就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提出要削藩的政治家晁错,•民族气节传诵千古的外交家苏武。•为挽救北宋内政外交的困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不惧个人的荣辱得失,毅然掀起了政治改革的先河;•后继者王安石更是忍辱负重,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无畏气概,再次进行改革。2020/4/3021训练•选取其中的一个人物,以“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为开头,写一段议论文字。2020/4/3022•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剧:《桃花扇》、《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一、《窦娥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代杂剧作品,关汉卿著。内容叙述长安窦天章进京赴试,将女瑞云押为童养媳,被婆婆蔡氏改名窦娥,夫死寡居。无赖张驴儿父子欲占婆媳,投毒误死父,昏官判窦娥死刑。法场上,她以血溅素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明愿,果然灵验。三年后,其父察访,终于昭雪。作品以强烈的悲剧效果,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该剧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富于表现力,有感在动地的艺术力量,是元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相结合的优秀作品。2020/4/3023•二、《汉宫秋》《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元代杂剧作品,马致远著。写汉元帝时,奸臣毛延寿投敌献美人图,匈奴发兵索取皇妃王昭君。文武百官惊慌,昭君挺身出塞和亲。临行,昭君在灞桥“留下汉家衣服”,至番汉交界处因不愿进番族之境,又举酒南望浇奠,后纵身投黑江而死。昭君死后,元帝深居汉宫,思念成梦,醒来又听孤雁哀鸣,更引起了无限愁怅。剧本着重描写了昭君对大汉的感情,谴责了文武百官的无能。作品写人细致,富于心理描绘,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但是所写不合史实,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真实性。2020/4/3024•三、《梧桐雨》《梧桐雨》全名《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元代杂剧作品,白朴著。故事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和唐传奇《长恨歌传》,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爱情。由长生殿庆七夕、沉香亭舞霓裳、马嵬坡缢死、深秋雨夜哭奠贵妃4折组成全剧。在这个传统的爱情题材里,白朴根据自己的时代感受,含蓄地批判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特别是把传说中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秽事写进作品,就与歌颂李、杨爱情的主题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梧桐雨》高超的艺术技巧向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通过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来塑造其精神面貌,更为出色。整部剧作着意描写唐明皇的内心世界,忆旧、伤逝、相思交织在一起,伤感情绪和秋雨细敲梧桐的凄凉萧瑟的氛围,和谐一致,情景交融,构成一种诗剧的境界。《梧桐雨》对后世以李、杨爱情为题材的戏曲创作影响深远,清代传奇名作《长生殿》即受其影响。2020/4/3025•四、《赵氏孤儿》《赵氏孤儿》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又名《赵氏孤儿大报仇》,元代杂剧作品,纪君祥著。故事取材于《史记•赵氏世家》。内容叙述晋灵公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20年后,孤儿长成,程绘图历教史实,终报前仇。作品描写了忠正与奸邪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权奸的凶残本质,歌颂了为维护正义、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气势悲壮,感人肺腑。
本文标题:《赵氏孤儿》(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3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