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养老制度改革方案的经济分析
养老制度改革方案的经济分析摘要:建国以来,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成为热词。我国六普数据显示;依赖政府转移性支付养老的占29%,依赖家庭养老的占49%,处于严重的未备先老的局面,亟待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两会”召开,养老制度改革成为舆论热点。清华提出八个改革方案:含并轨和延退。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养老制度改革;并轨;延迟退休;延长缴费年限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增长一直沿着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发展,人口增长速度大幅下降。但基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总量十分庞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达13.5亿左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13.26%,其中65岁以上占8.87%;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以上人口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另外,15-60岁人口占70%左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由数据分析可知,在未来40年内,我国将处于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阶段。长久以来,伴随着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养老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逐步推广,标志着我国养老体系的逐步形成。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国家财政统一筹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个人和企业分别承担8%和20%的标准缴纳,城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承担,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集体、政府共同支付。截至2012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3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2981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446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416万人和619万人。按照国务院部署,连续第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2年全国企业参保退休人员调整后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721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837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87万人。其中,60岁以下参保人数349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990万人。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13075万城乡居民领取了基本养老金。2012年底,“两会”召开后,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养老制度的改革问题成为民生热点话题。清华提8个方案改革养老体制:含并轨和延迟退休。据有关方面称,并轨制方向已经明确,还将延迟退休或延长缴费年限。养老金并轨,势在必行。2013年10月21日,关于养老金的改革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名为《机关养老金不并轨改革都似“耍流氓“》的文章。养老金“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双轨制”显示出制度上的不合理,二者待遇差距明显,有失公正。同样是退休干部,企业按月缴纳退休金,公务员不缴纳养老保险,可退休金反而更高,而伴随着工资标准的提升,原本3-5倍的养老金差距会进一步扩大。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这种”差别对待“所造成的后果,毫无疑问,得由并轨来解决。并轨的优势很明显。首先,它可以在工资水平上涨的形势下,逐步缩小两种退休人员间的收入差距,而养老金作为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一环,它的合理分配,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其次,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与收入分配改革密切相关,双轨制改革对收入分配改革来说,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最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在养老制度上的双轨制,而制度之间又缺乏合理的转移接续安排,如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中途离职只能‘净身出户’,阻碍了人才合理流动,养老金的并轨可以是问题更加简便化。事实上,养老金并轨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决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近期新华社记者回访发现,“多数纹丝未动,只有广东开始‘破冰’”。但养老金改革事关社会公平,再难也得往前推。养老金改革作为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部分,整体推进的大体趋势无法逆转,这也是中国继经济体制改革后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我认为,在养老金改革的问题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协调一致。对机关事业单位来说,其优厚的养老待遇是广大毕业生报考公职的重要原因。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大家更愿意选择“铁饭碗”,这种就业取向充分暴露了养老金的差距,功利主义很明显。事实上,这一状况严重影响了就业形势,大量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一方面,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不到员工。这种严峻的就业状况,无疑是养老金差距待遇带来的后遗症。而并轨,恰好能够改善这种就业局势,均衡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促进广大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选择的多样化。历年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来源:中公教育)2014年国考本月进入倒计时,新京报记者统计,这场被称作“中国第一考”的考试,报名人数已由1994年的4400人,增至此次的152万人,20年间涨了344倍。但是即使在并轨的形势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仍需有所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8%,企业缴纳20%,显然,企业的负担过重,这带来了养老金的持续性下降。即使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养老保险,我国的养老保险大约可以平稳运行八年,而伴随人口的老龄化,内部的赡养比正在从1:3降至1:2,参保率每降低1%,领取者每增加1%,平稳运行期即减少一年以上,养老保险体系终将崩溃。如何增强养老金的持续性呢?首先,企业承担的比例可以适当减少,同时,政府也应参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对这些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职工给予补助。政府在设计职工和企业如何缴费的同时,还必须从制度上不断强化自身之于养老保险的公共投入责任,拓展和丰富养老保险在“缴费”之外的公共资金来源。要知道,养老保险并不只是一种纯粹个人和企业责任,也是一种政府须兜底的公共责任。综上所述,养老金改革方向已基本明确,实施并轨民心所向。但双轨制作为一整套制度,有着严格的体系构架,“牵一发而动全身“,试点的失败并不奇怪。即使举步维艰,双轨制必须破除。清华提出的另一个方案是延迟退休,实际上,这一方案是实施并轨的附加方案。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延迟退休解决的是目前养老金收支瓶颈问题。根据京华时报,针对社会热议的延迟退休问题,胡晓义称,因问题争议较大,还暂无定论。胡晓义说,针对这个问题目前仍只局限在“延长退休时为了解决养老金收支平衡问题”角度比较狭窄。胡晓义表示,去年我国新增劳动力首次出现了下降情况,中国劳动力已结束了无限供给时代。因此不能再无限制地使用劳动力,必须节约人力资源,使劳动力发挥更大效率。胡晓义表示,目前我国以解决青年就业为重点,国家今后应着眼于放在开发中老年就业岗位方面,更好地支持中老年人就业。不难看出,收支瓶颈的出现与养老保险资金的效率性密切相关。根据人民网的报道,如果自1998年以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资金进入市场投资运行,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业绩)年化收益8%计算,截至2011年,减去年度支付后还有累计结余额3.8万亿元(等同一个基金市场)。人社部的信息显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仅为1.9万亿元(视为个人账户资金)。可见,年均损失投资收益1000多亿元是个事实。更严重的问题是,新一届政府正在陷入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年增10%的陷阱,难以自拔,越来越背离了政府保基本的原则。目前在我国,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是55岁,男性退休年龄是60岁。如果为了短期内养老金的顺利支付,而选择牺牲老年职工的利益,忽略他们的健康状况和退休意愿,无异于亡羊补牢,必然会顾此失彼,更重要的是,缺乏人性化。既然问题出在养老金的效率问题上,就应当提高其效率,尽量弥补损失,努力使养老金的收支实现平衡,甚至是进一步增加收益,为老人谋取更多的福利。与延迟退休相比,延长缴费年限的呼声更高。这一方案,在人性化的问题上比延迟退休更高一筹,而且其养老待遇更加优厚,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一些国家规定,领取全额养老金需要缴费满35年、37年、40年,否则就要递减养老金的水平。而我国是在15年的门槛上做加法,每多缴一年,就多领一年。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支付缺口大的背景下,延长缴费年限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对于养老金的持续性也有很大帮助。养老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权利公平、待遇公平、规制公平”的精神,按照老龄社会的时间表,坚持“公平、持续、简便、效率”原则,用GDP的1%~2%,建立全覆盖的、全国统一的、分步实施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二元结构养老金制度,具有安定民心、提高政府信誉和促进老龄社会发展的一举多得的功效。养老制度改革,是实践这一目标的第一步,争议必不可少。相关方面表示,改革方案预计在明年年初正式确定。无论最终的方案是怎么样的,并轨是必然选择,延长缴费年限也是一个具有优势的方案。参考文献:【1】人民网《清华提8个方案方案改革养老体制:含并轨和延退》【2】北青报《如何看待延长“缴费年限“》【3】京华时报《人社部:望参保者能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本文标题:养老制度改革方案的经济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5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