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9年辛苦整理)
1公共基础知识——科学发展观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50题)1、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形势2、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A、改革发展B、改革调整C、开放巩固D、改革开放3、()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中国现代化D、社会主义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善民生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D、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A、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B、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D、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A、密切联系群众B、理论联系实际C、独立自主D、实事求是7、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要提高()。A、拒腐防变的能力B、抵御风险的能力C、领导发展的能力D、应对危机的能力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政策不断加强。A、爱农支农B、支农爱农C、爱农惠农D、支农惠农9、过去五年,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实施()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A、“走出去”B、“推出去”C、“引进来”D、“迈出去”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A、奠定了主权国家的基础B、提供了前提条件C、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D、提供了物质基础11、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项外交工作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广泛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A、引导性B、建设性C、指导性D、领导性12、十六大以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A、勇往直前B、艰苦奋斗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1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2A、改革开放B、快速发展C、与时俱进D、社会和谐1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A、最新成果B、最新运用C、最新理论D、最新思想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A、思想基础B、理论基础C、政治基础D、政治保障1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我国未来的三大历史任务是()。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B、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建设、经济建设D、继续新型工业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A、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能力B、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C、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D、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崭新的命题。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发展是硬道理”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的新机遇新挑战。A、经济国际化B、经济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贸易全球化22、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过去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A、科学化B、信息化C、规范化D、集约化2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社会公平正义C、民主法治D、诚信友爱24、又好又快发展是()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A、科学发展观B、可持续发展观C、八个统筹D、以人为本25、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保障发展的(),坚持以人为本,使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共享,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出现两极分化。A、普惠性B、协调性C、效益性D、均衡性26、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提高发展的(),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防止增长代价过大。A、普惠性B、协调性C、效益性D、均衡性27、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全体党员B、统治阶级集团C、最广大人民群众D、工人阶级328、应当怎样认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间的辨证关系?()。A、生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生态良好决定着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可持续程度B、生态良好是基础,只有生态良好了,才可能有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C、生活富裕是基础,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是目的D、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过大,国家应当把主要精力从发展生产转移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来2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坚持把()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A、改善人民生活B、解决民生问题C、提高人民生活D、民生问题30、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追求政绩,一些地方上马了大量的“形象工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更是屡见不鲜,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这种现象()。A、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B、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C、表明宏观调控具有缺陷D、依靠市场调节可以克服3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A、行动指南B、重大战略思想C、重大指导方针D、必然要求32、经济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其实质是()。A、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效益是企业的生命,必须着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D、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33、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是()。A、既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B、既坚持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C、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D、既要发展,又要解决人民的利益问题34、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也就是要()。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A、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B、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C、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以大带小D、统筹城乡、功能完善、以大带小36、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50%的水泥,同时带来了大气、水土、植被、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的严重后果。上述事实说明我国()。A、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B、市场监管体制还不完善C、生产力较为落后4D、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的3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依法自愿有偿C、尊重农民意愿D、公平合理合法38、一些地方“圈地”搞开发,从局部看,减少一小片耕地,似乎并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但从全局看,如果每个地方都如此蚕食耕地,中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就成了天大的问题。上述事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必须()。A、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C、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D、提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39、与循环经济不同的是,以往我们是“以资源换增长”,这种做法()。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C、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D、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40、把握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要求决策者()。A、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B、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利益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C、努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D、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41、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我们()。A、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B、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必考虑外部的风险和挑战C、把从战略高度运筹大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石D、学习国际社会先进的发展理念42、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就是要()。A、把环境效益置于评价体系的首位B、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C、在我国杜绝污染企业的生存和发展D、取消GDP43、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用()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A、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A、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路线5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继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要以()为主线。A、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B、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46、当前我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A、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B、节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7、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有机统一。A、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B、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党派参政议政4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A、统筹城乡发展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49、我们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主张()。A、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B、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C、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50、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二部分:填空题(50题)1、首次以中央决定的形式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及其内涵是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
本文标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9年辛苦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7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