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昆明盘龙江滨水区实地调研
康强强谢威朱彦孙慧慧昆明盘龙江滨水区实地调研盘龙江概况堤岸空间的设计原则滨江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滨江两岸的道路交通绿化营造休憩场所2456目录1城市滨江堤岸空间分析总结783盘龙江概况1盘龙江被誉为昆明市的“母亲河”,属金沙江下段右岸一级支流,是流入滇池的最大水系。盘龙江主源起于崇明县梁王山北麓的葛勒山的喳啦箐白沙坡,在岔河嘴与右支甸尾河汇合后入松华坝水库,松华坝以下穿过昆明市主城区而流入滇池。松华坝水库(本次调研区域)滇池盘龙江东流穿蟠龙桥、三家村至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经上坝、中坝、雨树村、落索坡、浪口、北仓等村,穿霖雨桥,经金刀营、张家营等村进入昆明市区,过通济、敷润、南太、宝尚、得胜、双龙桥至螺狮湾村出市区,经官渡区南窑川南坝走陈家营、张家庙、严家村、梁家村、金家村至洪家村流入滇池。从其主源到滇池全长95.3km,径流面积9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57亿立方米,河道流域高程为1890-2280m,径流面积最宽处为23km,最窄处为7.3km。本次调研区域为人民中路与东风东路之间的河段区域。堤岸空间的设计原则2设计原则空间延续性原则亲水性原则设计结合自然原则历史文化和地域传统保护原则空间延续性原则01利用公园节点和曲折多变的道路将绿化景观联系起来,使其成为连续的堤岸空间。亲水性原则02岸边设置踏步可以与水体接触但是实际上...有一道门阻隔了亲水行为。设计结合自然原则03澳大利亚亨利滨河路,恢复的湿地,森林和人行道在托伦斯河边的范围内,形成原始自然的景色历史文化和地域传统保护原则04盘龙江旁边留有1936年建的龙云公馆城市滨江堤岸空间分析3滨江堤岸空间行为分析滨江堤岸空间场所分析滨江堤岸空间构成要素231滨江堤岸空间行为分析3.11.交通行为车船交通、步行交通、交通转换等。2.游憩行为堤岸空间作为城市开放绿地空间,承载最多的是人们的游憩活动。在河岸的某个位置设置休息点,台阶的踢面加高,踏面加宽,适应休憩场所的要求,引导人们在此产生休憩、观景的行为。地面材质多为石材,亲切性较差,若为木材等给人亲切感的材质,引导人产生休憩行为的效果更佳。3.观景行为建筑及公共游园分布江畔,自然景色与人工景色交相呼应。滨江堤岸空间场所分析3.21.滨江堤岸空间的特性系统性与整体性过渡性与开放性连续性与流动性该区域内河道两岸的建筑、公园等延河道的蜿蜒分布,景观公园与河道两岸景色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商业建筑群商业建筑群云南震庄迎宾馆金牛公园河道2.堤岸空间与两侧空间的关系组建堤岸空间的边界是由一侧的城市建筑用地轮廓与水体所界定,建设用地的适当咬合和渗透,使得堤岸空间的形态呈多变的面貌。空间的过渡并不是需要完全的通透与开敞,适当的分隔和遮挡会带来更有意味的曲折空间,正如小区道路的“通而不透”原则。空间的凹进和凸起所形成的阴角和阳角。便起到对边界的钝化作用,人们被这些空间所吸引而滞留,促进了两侧空间的有机融合。昆明市中心盘龙江两岸绿化,与城市开放空间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补充滨江堤岸空间的构成要素CONTENTS3.31.宏观环境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界的水体和水面风光、堤岸的地形地貌、和城市风光、城市轮廓线等。2.微观环境构成要素我们所能触及的铺地及地形变化、各种环境小品、绿化、包括休息设施、辅助设施、运动设施、无障碍设施等等。3.堤岸空间的空间构成要素滨江游园、广场、桥空间、码头空间作为滨江堤岸空间的节点来创造,游步道则是联系起这些节点的通道。金牛公园4.人的行为活动滨江环境的设计应注重对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的行为的引导性。可以通过地面的铺装材质,景观植物的布置来引导人们发生各种的行为活动。各种地面的铺装效果,适应不同的通过方式,产生不同的行为。连接城市间两条主干道——快速通过河道沿岸观景——休闲散步休憩场所——停留休息滨江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关系4滨水区往往成为商业、工业和交通的焦点,可以唤起历史的记忆,并在城市肌理中将之强调出来。交通焦点商业工业焦点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独特的资源,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它往往是城市活动空间的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活动核心滨江两岸的道路交通5在滨水区交通系统组织上,应布置便捷的公交系统和步行系统,将市区和滨水区连接起来。这条道路将城市与该滨江环境联系起来,在城市道路上布置了公交体系等,人们可以很便捷的来到这个地方。虽然这片区域为滨水区,但是也应该和城市紧密的联系起来,滨水区的交通与城市主干路的交通联系在一起,并没有单独分离出去,滨水区的道路对于城市交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除了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的滨水区域还应该有这种方便人们行走的步行系统进入这片滨水区。这种路也算是进入公园前的一个过渡。在滨水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在材质和道路的规划上的变化来营造气氛。在公园内,开辟出几条这种小路,穿插在树林中间,并用碎石铺路,营造出一种很舒服,很惬意的氛围,让人们在这中间尽情的享受大自然。在邻水的道路,也不是直直的一条,在局部会突出或者凹进去,通过这种手法,使邻水的道路不是那么单调,呆板。这样也能体现出人们与水的一种交流。在道路的两旁,有几条这种相对比较宽的小路,这种路与刚才的相比,没有那么曲折,在铺装上也采用了比较规则的方砖,主要是与城市的主要道路区分开来。在道路的两边,人们也可以自由的停下来休憩,与繁忙的城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合理的地方:在这个楼梯旁边坡道的处理上,没有算好坡道的距离,导致坡道在保证了坡度比合理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最终这个坡道成了一个摆设。绿化营造6除了青年路邦克大厦一段的河堤距离建筑物较近,几乎没有绿化带外,城区内的盘龙江两岸大部分河堤除规划路外,平均都预留了35米以上的退让带。绿化区域是盘龙江与江边建筑有效的过渡带,起到了阻断与隔音的作用,既能美化城市,又能给行人提供乘凉休息,江的东面有一个历史建筑群,西面为金牛公园,两者与盘龙江的绿化很好的结合,丰富了行人游览景观。城区内的沿江河堤虽不算宽,但平均35米以上的宽度绝对不能用窄来形容。说盘龙江城内两岸河堤退让带窄,完全是因为沿岸种植了树形较高的桉树,给人们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江畔的绿化带处理的还是比较合理,通过绿化带来分隔不同的人行路线,行人能在树荫下游玩,让行人有一种游园的体验。不过,绿化带的植物种类还是比较单一,应借鉴旁边金牛公园的植物种类来丰富该绿化带。金牛公园绿化景观盘龙江畔绿化带亲水平台都是用砖石构成,缺乏绿化的融入,让人感觉比较生硬,不够亲切,平台两个弧线围合起来的区域应该进行改造,让植物融入其中。该处改造为绿地或设计一个景观小品,丰富观景平台游览空间。休憩场所7健身性休憩活动娱乐性休憩活动自然性休憩活动文化性休憩活动社会性休憩活动竞技性休憩活动23456城市滨江休憩场所1盘龙江临江的人行步道的一侧均设置供行人休息的平台,且平台均有树荫笼罩,避免了休息的行人受到日晒。不过,倘若将休息台面的材质换为木材,与石墙面明显区分开来,会使江畔材质元素更加丰富,使平台更加具有亲和感。步行道休息空间亲水平台亲水平台靠近江畔的金牛公园,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是为江畔的行人提供一个休息场所,第二个功能是为金牛公园里的游人提供休息和疏散的场所。休息平台与江畔的道路有一定的高差,利用踏面较宽的阶梯来处理这一高差,宽踏面可供行人休息,平台弧线的处理更符合游人的心理需求,与附近方形的高楼形成对比,体现出平台的亲水性。不过,该亲水平台缺少了一些必要的挡雨设施,雨天不利于行人避雨,我认为可在该平台的弧线走道处设置遮雨的廊道,形成灰空间,既能丰富平台的空间样式,又具有其实际使用功能。江畔人行道江畔人行道旁的各处休息空间江畔主要人行道旁边的绿化景观中设置了若干具有私密性的休息空间,让江畔景观动静结合。江畔设置了通往江面的阶梯,该功能有两个,一是工作人员到江中对河道进行清理的功能,二是游客到江中乘船进行游览的功能。但是,第二个功能在实际中却没有体现出它的价值,该处应该建造一个小型码头,对乘客开放。总结8本次调研主要从堤岸空间的设计原则、空间分析,滨江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滨江两岸的道路交通,绿化营造,休憩场所等方面分析了昆明盘龙江的滨江环境。总体来说,盘龙江穿城而过为昆明市区提供了良好的景观环境,为市民在繁杂的城市里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的休闲娱乐空间,在景观环境的布置,河道与城市建筑相互联系方面,有较好的处理。但是,在细部的一些方面,存在不足,如江畔一些基础设施开发欠缺,游客无法更全面的融入江畔的环境之中,江水存在污染等问题。盘龙江沿岸景观应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加强与城市的联系交流,应进一步开发一些沿江的旅游项目,提升盘龙江的景观价值,增添昆明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将盘龙江打造为昆明的一张城市新名片。
本文标题:昆明盘龙江滨水区实地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47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