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讲主要工业地域和我国的工业发展【答案速填】①自然因素②社会经济因素③工业集聚④工业分散【主干回顾】【核心精华】1.工业区位选择:(1)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思路。(2)工业区位选择在宏观上侧重于社会经济效益,在微观上兼顾生态环境效益。2.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的形成:3.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位置与交通条件: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等交通设施齐全,便于物资、人员、信息等的交流。(2)资源或原料状况: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3)社会经济条件: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地区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热点考向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典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审题·解题·悟题】【获取和解读信息】1.图表信息:信息1:沙特阿拉伯的位置特点:临海,具有海运优势;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水资源短缺。信息2: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丰富。信息3:甲、乙两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不同:甲地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乙地为港口城市。2.材料信息:信息1:沙特阿拉伯人口分布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信息2:甲地磷酸盐质优、量大。信息3: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3.题干信息:第(1)题:中心词“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第(2)题:关键词“不利地理条件”。第(3)题:辨析评价甲、乙两地的污染危害。【调动和运用知识】(1)工厂选址的一般原则:工厂一般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的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是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2)主导因素的确定,首先要看工业部门的性质,然后结合具体的区域,综合比较分析。工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更要侧重于对其发展变化的评价。(3)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①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加剧,一方面会产生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②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沙特阿拉伯临海地区交通运输方便,从材料可知磷酸盐矿产资源丰富优质,此外,还有丰富的能源及资金等。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甲地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水资源不足,影响工业发展,此外,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赞同与不赞同均可,若赞同应从对乙地污染比甲地严重的角度分析,若不赞同应从对甲地污染比乙地严重的角度分析。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方法规律】工业区位评价方法热点考向二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典题2】(2014·浙江联考)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发动机制造等环节。读日本汽车工业在亚洲部分地区的国际分工形态图,完成(1)、(2)题。(1)日本汽车工业在国外生产的特点是()A.高标准化、高附加值B.高标准化、低附加值C.低标准化、低附加值D.低标准化、高附加值(2)与日本相比,中国本土吸引日本汽车产业流入的优势不包括()A.技术水平高,可保障产品标准化程度B.工资水平低,可降低产品成本C.经济发展快,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快D.与日本位置近,利于汽车产品交易【审题·解题·悟题】【获取和解读信息】1.图表信息:信息1: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的汽车工业在日本国内生产。信息2: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汽车工业在中国、东南亚本土企业和东亚日资企业生产。2.材料信息:产品设计、发动机制造等环节为汽车工业的核心技术,对技术水平、创新能力要求高。3.题干信息:第(1)题:中心词是“日本汽车工业”,关键词是“国外生产”。第(2)题:关键词是“中国本土”“不包括”。【调动和运用知识】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在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最可能是由于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选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或发达地区,最可能是由于该地市场广阔;选择在发达地区,可能是由于该地科技发达、资金充足。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区位选择目的不同,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析】(1)选B,(2)选A。第(1)题,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汽车产品适于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依据图示,国外生产主要集中在坐标的右下部,则可以体现低附加值和高标准化程度)。第(2)题,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技术水平低。【方法规律】工业生产环节的一般分散规律工业分散时一般会把处于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进行转移,而把产品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保留在本地区。
本文标题:【全程复习方略】2015届高考地理二轮 专题突破篇1.2.3第3讲主要工业地域和我国的工业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55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