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七十九团中学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姓名陈静科目物理所用教科书书名八年级物理上册时间2015.11.19所教年级八年级所教册次、单元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设计主题光的直线传播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到东西2.新课教学:光源,光沿直线传播及其条件、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光速3巩固小结4布置作业2.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本节内容是光学部分的启蒙章节,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却没有具体系统的了解过光学知识。学习本节内容后学生将能解释影子、日月食等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乐于探索的意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意义。3.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动手能力较强。但刚学习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4、教学目标分析1、了解光源、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知道光速2、通过观察和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5、教学重点难点2【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解释光现象。6、教学方法讲授、启发、交流讨论相结合7、教学准备课件、手电筒、激光笔8.教学过程设计3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在黑暗的屋子里我们为什么看不到物体?答:因为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讲述: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存在是因为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一是物体本身发出的光线,比如灯泡、太阳、手机屏幕、萤火虫;二是物体反射的光线,比如月亮,钻石。前者我们叫做光源(板书: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光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光源,一类是人造光源。提出问题: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二、新课教学观看PPT,领略大自然美妙风光的同时提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提出问题: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吗?结论:光在玻璃、水等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提出问题:如果介质不均匀呢?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光线会发生偏折。罕见的自然现象“海市蜃楼”就是因为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发生偏折而形成的。讲述:由于光总是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自然界中太阳光可近似认为是平行光线。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讲述:1.影子的形成:光在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会在照射不到的地方形成阴影。2.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由物、孔、屏三者的距离决定,像的形状由物的形状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树林中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实像。3.日食:三球共线,月球在中间。4.月食:三球共线,地球在中间。提出问题:夏天的夜晚雷雨阵阵,我们通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我们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那么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我们开灯的瞬间灯就亮了,光的传播是否不需要时间?讲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2000m/s,用“c”表示,空气中可近似认为是30000000m/s,水中的光速约为三分之二c,玻璃中的光速约为四分之三c。三、巩固小结4四、课堂检测五、布置作业9、作业设计看PPT10、板书设计5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分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二、光的直线传播1.条件:同种、透明、均匀介质中2.光线:带箭头的直线,用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是光束的理想模型。3.现象:①影子②小孔成像③日食④月食4.应用:激光准直、排队、打靶5.光速:c=3*10八次方m/s11.教学反思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60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