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佃农理论目錄壹佃农理论的选题背景贰佃农理论的行文思路及结论叁佃农理论的创新之处肆我们的启发一章佃农理论的选题背景在1949年土地改革中,台湾农业政策按照地主和农民分成,规定地主不能超过农业产量的37.5%,最终导致农业产量急升。问题的实际背景:在当时,经济学的主流思想是,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任何来自政府的干预都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问题的经济学背景:张五常的思考:发现,经济学现有的理论背景与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存在着矛盾,正如林毅夫所言,新理论的产生无异于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对旧现象的新解释,即从现有文献没有的新角度去解释已经发生过的现象。第二,现有理论无法解释新产生的现象,那么目前张五常发现的问题就为他用第二种思路去创立新理论带来了契机。当然在着手创立新理论之前,张五常进行了数据核实工作,排出了台湾政府对数据造假的嫌疑,因此,张五常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二章佃农理论的行文思路及结论建立一个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佃农理论01再将政府分成约束加入建立的佃农理论中,结果从经济理论推导出产量上升了021.完全市场机制下的佃农理论创立过程佃农通常是指封建地主制经济下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西欧封建领土制经济下,分成租地的农民。分成租佃制两个或多个当事人为生产出某种相互同意的产出,而把私有资源组合在一起,然后,合约当事人根据他们所放弃的生产资源的某些权利来约定一个共同接受的报酬比例,据此来分享实际的产出。私有产权张五常认为私产包括三种权利:使用权(决定使用权),自由转让权,不受干预的收入享受权。这三种权利可以替代私产所有权相关概念界定假设①有两种同质的生产要素,h和t,其中h代表单位佃农所承担的土地量,t代表每一佃户所投入的劳动量假设②:在地主将土地租给多佃农的情况下,每一佃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0102提出理论前的相关假设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地主的土地资源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根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一个佃农耕种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土地的边际产出量随着h的增加而减少,h是佃农租种土地的面积。地主将土地租给多个佃农1.在市场机制下,地租所占比例并不是地主追求财富最大化可以调整的唯一变量,地主还可以通过把土地分配给多个佃农耕种来获得更高的地租总额。2.在一定生产力、生产技术条件下,劳动力与资本存在最优比例。当劳动力规模低于这个比例时,增加劳动力数量则提高资本的边际产量,当劳动力规模高于此比例时,增加劳动力数量则不会甚至降低资本的边际产量。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地主的土地资源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地主将土地租给多个佃农2.地主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时的经济均衡条件:佃农决策:根据机会成本原理,如果佃农的耕种收入与他在其他方面可选择的收入一样高或者更高,那么只要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大于0,而且除土地之外所有的耕作投入保持不变,那么佃农就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地主决策:为了使财富最大化,地主会提高地租所占的比例r,直到佃农的耕作收入等于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3.所以当佃农数量没有超过一定值时,增加耕种现有土地的佃农人数时,土地的边际产出曲线,相对于只有一个佃农的情况,会向上移动。但是,佃农所得租地减少会导致地主所征收的地租比例下降,当佃农数量增加到某一点时,会导致地主从每一个佃农那里获得的地租减少,最终将导致地主地租总额减少。4.此时地主实现地租最大化的条件:第一:每单位耕地面积的地租等于土地的边际产量。第二:佃农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工资。第三:地租等于土地的产出弹性,也等于总产量减去地主租佃的净成本(地租)除以总产量。2.有市场干预的佃农理论创立——具体政策:政府规定地主分成从70%降到37.5%减租对土地转让的影响01减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02政府政策最终导致的结果:地主减租形成补偿性合约再安排理论形成耕作集约度理论对合约的这样一种修订,这种修订在不存在交易成本和风险的情况下,对最初所规定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不产生任何影响。除非法律禁止合约的重新安排,否则从法律上限制地租率将会在合约当事人之间导致各种不同的合约重新安排,以恢复市场上的合约条款在减租前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合约的重新安排可看作是减租所造成的转移效应。补偿性合约再安排概念实现途径补偿性支付土地使用权再安排补偿性支付手段(1)地主每年一次性收取一笔款项作为减租的补贴(2)减租前由地主承担的耕作成本全部转移给农民(3)地主要求对减租前允许佃农自己消费的谷物进行分成重新安排土地使用权(1)地主收回佃农所承租的土地自己耕种,或租给他人(2)若合约规定在租期内不能收回土地,则通过支付违约金的方式收回(3)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卖给佃农,每英亩售价为减租前每英亩地租贴现值(4)若佃农没有足够的钱,可以分期付款,但每年支付金额不超过地租额根据台湾相关政策梳理发现,很多农业方面法律条文规定禁止补偿性合约再安排行为,且根据权威资料显示,在受到减租影响之后,进行补偿性合约再安排的地主所占比例不到10%。因此,张五常认为,在市场中,由于法律的强制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以及减租后带来的产量增加弥补了地租减少带来的收入损失,这两方面的原因解释了补偿性合约再安排行为的低发生率。也就是说,张五常认为减租后,地主通过补偿性合约再安排来弥补自己损失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是通过市场中减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来弥补损失。减租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耕作集约度理论23不存在任何类型的补偿性支付交易成本为01假设除土地外所有耕作成本都由佃农承担集约度理论的三个假设1输入标题耕作集约度理论:假设政府减租后,没有任何非法补偿性支付,那么,减租后,非土地资源会从其他各种用途上转移到佃农的农地上。因为与同样的资源用在其他地方相比,在这些农场中,土地的边际产出会较高,佃农(一种劳动力资源)的边际产量会较低,也就是说佃农投入的边际产量将会低于相应的边际机会成本。减租后,为了使土地收入最大化,只要佃农额外投入的边际回报大于0,地主就有可能诱使佃农提高耕作的集约度。三章佃农理论的创新之处12在市场机制下,打破了传统的佃农理论中,地主只能将土地租给一个佃农的思维惯性,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地主将土地租给多个佃农的情况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政府干预下的佃农理论,证明了政府干预对于资源配置的积极影响,为政府有效干预市场经济提供理论支撑。四章我们的启发3.通过看经典,我们发现作者写作过程中的严谨,在提出新理论之前,还要对数据真实性进行核实,同样也看到作者理论功底深厚,也激励了我们以后对理论的积累和学习我们的启示
本文标题:佃农理论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157591 .html